有人說:成熟就是懂得在合適的年紀干該干的事。
還有人說:成熟就是在一張標配的床上,睡出自己的身形。
更有人說:成熟就是明知道前途未卜,卻依然勇氣信心滿滿。
我們讀過很多元氣滿滿的勵志書。現(xiàn)在有太多的雞湯文,充斥在網絡空間,讀著讀著突然就失去了興趣。
文字的魅力在于,它存在著很大的想象空間,讓你從字里行間去感悟人和事,從別人的故事里尋找可以借鑒的契機和經驗。而太過空泛的東西,往往會很快讓人失去興趣。
我是一個寡淡而又涼薄的人。
打小起,我就不是個戀家的人,我喜歡那種拉起旅行箱說走就走的人生,看看山水人家,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呆上三五天,就自己一個人,誰都不認識,誰都不用理會。這樣就覺得自己很安全,很享受。
然而,生活不是讓你拉起行李箱,就能自我放飛。就能去開心。我喜歡自由,不喜約束,父母總是說我野蠻生長,不受控制。我的叛逆和任性讓他們總是喜歡不起來。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有心是自由的,因為總要身不由己的,去很多不想去的地方,做很多不喜歡的事。而成熟,就是在這樣的時候,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喜歡,卻還要認真去做的。
人生不僅需要行為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態(tài)度。你可以不喜歡,但態(tài)度不能不端正。
小時候,盼望著快快長大,長大了,卻想回到小時候。孩子好奇成人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總想著快快長大,不再被約束。
但孩提時代,你永遠想不到,長大的代價和被約束,會比小時候更甚。他們不了解自己向往的世界有多殘酷。
如果說,自由是人終其一生都在不停追求的,最終的東西,那么成熟則是,通往真正的自由路上的里程碑。
我總是固執(zhí)的拒絕成長,拒絕成熟,用著最簡單的規(guī)則來處理各種紛繁的人和事。
然而生活總是會讓你在碰壁之后,進行深刻的反思,被成長不可避免。
復雜的事情簡單化,你要有一顆包容忍受一切的博大胸懷,即使受了委屈,吃了虧,你也咽得下,消化得了。
這就是成熟,當你屈服于生活,不得不成熟起來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生活,成了你無比向往的美好存在。
所以,每個人都想要有一個美好的,可供回憶的童年。追憶童年只是對眼前,不得不成熟起來的心智,和即將遠去的天真,的一個祭奠而已。
慢慢的,隨著成長,我們會隱藏自己喜歡簡單生活的習性,并有意識的參與各種,自己并不喜歡的社交和應酬,因為你不光是你自己,你還是兒女,夫,妻,以及孩子的父母。
身上有了責任和義務,你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你會變的跟這個社會的規(guī)則越來越契合。
你對孩子的教育模式開始向著自己曾經的模式靠近,畢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國人父母傳統(tǒng)的夙愿,也是每一個兒女,面對父母的期望,成長路上不可避免的一道枷鎖。
他們不僅背負著自己的抱負和理想,甚至于背負著父輩的期望和遺憾。
小時候,父母夸你的懂事,老師表揚你的優(yōu)秀,這所有的特質,就是你逐步走向成熟的標記。
善于思考,善于規(guī)劃的孩子,總是早熟的,他們清楚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通過努力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過早的扔掉自己的童真,任性不再是被允許存在的特點。過早的走進規(guī)則社會。
盤點人生的起起落落,我并不是一個早熟的人,卻是一個要強的人。
我固執(zhí)得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成長,終于我讓自己長成了一顆別人眼里的歪脖子樹。
越活越豁達,越活越通透,人生無非就是為了吃喝玩樂行幾件事,簡簡單單來,瀟瀟灑灑的走。行走在這人間,做幾件可供回憶的有意義的事,有幾樣自己喜歡的小菜,獨獨鐘情的佳釀,不需很大牌,適合小酌即可。不再為了不可得而絞盡腦汁,平淡的接受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我依然故我,不想改變。卻懂得了,除過說走就走的旅行,人生還有牛奶和面包需要奮斗,有詩和遠方的召喚,也有紙醉金迷的沉淀。
人生沒有多走的路,每一步都會有收獲。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時至今日,我亦有三五好友,想起他們就會暖暖的直達心底,再也沒有什么人和事能替代他們的存在,也有自己的偏好。
我照顧了自己想照顧的人,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安靜的努力著,靜靜的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不羨慕他人的富足,也不以自己的處境而耿耿于懷。
成熟,是需要時間和經歷去塑造的,沒有人可以憑空就成長起來。
如果遇見那個愿用十年陽壽換你一世無憂的人,請你一定要珍惜。如此,我得恭喜你,不用成長,就可以天真到老。
否則,你遲早都會成熟起來,即便你不想,生活也會教會你成熟。
不要拒絕成熟,因為不管你有多抗拒,他都會如期而至。
也不要過早的讓自己成熟起來,因為往后余生,我們總是需要一些可供回憶的談資,在夕陽的余暉里,慢慢走向人生的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