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同境相憐
臥下不到一個時辰,天就快亮了。
小云開始準備伺候蓁蓁梳洗,一邊忙著手中的活,一邊叮囑道。
“姨娘,家中晨昏定省是規(guī)矩,無一日敢耽擱。雖然老太太昨晚聽戲晚,熱鬧了一夜,今日必定晚起。但是,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去得晚了,太太是要責罰”
姨娘!是啊,她已經(jīng)不再是過去那個女兒家了,雖然連未來夫君都未見到。
蓁蓁只覺得,并非正妻,也就難免成為那個被挑選出來的新鮮玩意兒,裝飾打扮一番后,拿到眾人面前亮一亮相,然后放在一邊。
她想得通透,既然有規(guī)矩,就照辦吧!
此時,才認真地環(huán)視一遍這間屋子,應當是用心拾掇過,干干凈凈地。也不見什么華麗擺設,擺放的花草不缺,朝南有扇窗戶,看出去正對著園子的月洞門,這里是二樓看出去幾乎可以看見鎮(zhèn)上大半的景致。
蓁蓁本就是不喜浮華之人,這樣的布置也不覺潦草,還算是合她的心意。
“小云,你今年多大?來家中多少時日了?”蓁蓁一邊梳頭,一邊問著。
“回姨娘,小云今年十二,是家生的丫頭,自小就養(yǎng)在家中。爹爹是家中運鹽馬隊的馬夫,娘親是廚娘”小云說著就低下了頭,小小的身子縮在略有些寬大的粗棉布袍子中,嬰兒肥的臉上紅紅兩塊皴皮,頭低下去,扎在腦后的辮子就拖到了肩上。
“真好!你這樣是可以常常見到自己的爹娘的?!闭f著,蓁蓁想到自己嫁入這樣的深宅中,不知今后想見一次娘親小妹會是何時?思慮中暗自神傷起來。
小云顯然沒有看出蓁蓁的心思,竟自嚶嚶哭了起來。
邊哭邊說:“姨娘,去年冬月里爹爹跟隨馬隊運鹽去昆明,半道遇上土匪。嗚嗚........人沒了,娘親也是一道去的,生死不知.......他們回來的人說,多半也是沒了?!?p> 說道哽咽之處,蓁蓁也不知該如何安慰。
小云畢竟年幼,一口氣把自己的委屈和盤托出,絮絮叨叨地說:“爹娘在時,在家中也算有個倚靠。管家說我年紀小,干不了粗重活,就安排在太太處專門伺候花草,別的一應不管。今年,因有兩盆洋水仙沒在春節(jié)里開花,就說是我照管的不用心思,就罰........不.......就安排我待姨娘進門后專門伺候您,我......”
說到這里,小云猛的察覺自己似乎說錯了什么,突然楞住,不敢再哭,也不敢再說,像一個小小的刺猬,因為犯錯的緊張愈發(fā)縮緊了自己的小身體。
蓁蓁清楚知道文家娶自己進門就是為了續(xù)香火,而生兒育女這種事情又玄妙無比,有或沒有,假使有了是兒是女?都不確定。
文家不缺女兒,一切都還未可知,看慣世事的下人們,誰又會把前途耽擱在一個“買”來的姨娘身上?
想想,她自己和小云又何嘗不是一樣,家中的一時變故,就將往后一切拋進了未知之中。
想到這些,不禁對小云生出了幾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憐惜。
“傻姑娘,別哭了........誰又沒有幾分傷心事呢?既然是這樣,索性往后咱們一起,相互照應著過吧!”
小云不敢相信的睜大眼睛,看了又看。主仆兩人,擁在一處,又哭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