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戰(zhàn)國頭號霸主

第七十章 利國利民的商業(yè)模式

戰(zhàn)國頭號霸主 加石更 2378 2020-11-21 07:16:00

  深夜子時。

  安邑城內,賈府的前堂里,八個雕刻精美的火爐中,木炭被仆人伺候的正旺。

  原本夜深人靜之時,這里卻是燭火亮如白晝。

  府主賈清云乃是當?shù)赜忻纳藤Z之一,而猗侑口中那三成不愿意加入商會的商賈名單中,也有其一份。

  賓客滿座,酒香縈繞。

  看那深紅的臉色,賈清云該是喝了不少才對。

  “諸位難道都沒有看出來嗎?猗侑這是為了自己著想,可曾想過吾等?賦稅加了一半,若是再統(tǒng)一價格去出貨,試問諸位還有的吃有的飲否?”那一根粗圓且短的手指,接連敲打著幾案面。

  咚咚的聲響,讓在坐的其余微醉的商賈,皆是猛地一醒神。

  “可是新法以立,若吾等公然違抗,恐難免牢獄之災呀!”坐在賈清云左下的一人,露出無奈的神情。

  這話聽上去沒什么問題,可落入賈清云的耳中,卻是引起極大的厭惡。

  抬手間,賈清云將幾案上的酒嚼碰倒在地,其卻看都不看一眼,只是盯著一眾商賈道:“猗侑不都說了嘛,又不是必須加入商會。吾等只是不入商會而已,多的一半賦稅照給便是?!?p>  “可若是按照法令多交一半的賦稅上去,又能剩下多少錢呢?”從入門就一直在飲酒,很少開口的鄒余,非常不滿意的插了一句:“吾不入商會,是因為入與不入,都要多交那一半的賦稅,既然都要交,何苦非要入那商會?”

  將舉起半晌的酒嚼放在唇邊一口飲下,鄒余憤恨道:“實在不懂朝堂上的那些卿大夫想的什么,既想讓吾等入商會,還變著法的增收賦稅。此舉著實可惡?!?p>  “對,就是可惡?!辟Z清云很是贊成的拍手,“所以這商會絕對不能入。且勞煩諸位好好想想看,入了商會這貨價就要統(tǒng)一,吾等本就要多交一半的賦稅了,再統(tǒng)一了貨價哪里還有什么賺頭?”

  “不入商會,吾等還可以自由的和齊商、趙商、宋人、楚人進行交易往來。這貨價還可以加上一些,也就將那多的一半賦稅給抹平了不是?!?p>  鄒余聽其這般一說兩個眼珠子忽然就亮了,“賈兄這般一說,聽上去這商會就是個牢籠,若進去了,肯定是諸多牽制在,這損傷的利益似乎遠不止那多一半的賦稅了。”

  ……

  嚴緩那里住的是軍帳,條件簡陋。

  在加上太子申對猗侑這邊更加的不放心,所以就在猗府住著了。

  最近這兩日里,其都會隨著猗侑一起,到城邑中的鬧市去觀察。

  用太子申的想法來說,其并不想學秦國那般把商賈當做蛀蟲,給限制死了。

  商會只是為了穩(wěn)定市場,外帶一個監(jiān)督,是仿照后世工商管理的一個所在。

  至于那條非軍役之家,需要多繳納一半賦稅的法令,是為了更好的督促百姓參軍。

  所有舉措的目的只有一個,讓魏國繁榮昌盛。

  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商賈的貿易。

  而太子申最初的想法,是利用水晶珠這個巨大寶庫,來通過和列國經商,充盈魏國的國庫。

  商會一來可以準確的將國庫所需,直接送入國庫當中。

  二來也可以穩(wěn)定地方物價,減少商賈投機取巧來賺取暴利,影響到一方百姓的安定。

  簡單來說,如果某個地方出現(xiàn)了天災,商賈為了利益肯定會提高貨物的價格。

  而商會要做的,就是將物價穩(wěn)定。

  如果商賈從列國收購貨物的價格本身就有所上漲,那虧損的部分自然由商會來發(fā)補助金,或者直接由商會組織收購所需,再由商會去定價賣出。

  而太子申利用能夠煉制的‘稀世珍寶’,則是填補金錢空缺的必須品。通過商會在中的運轉,來滿足國庫和軍中的各種需求。

  日后如果國庫足夠富足,也可以由國庫出金,來代替水晶珠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

  國庫出的金錢會待天災之后,再通過稅收來逐漸的補充回來。

  一個有活力的經濟鏈,應該是對國家、商賈、百姓都有好處的。

  太子申不知道猗侑是否真的能明白自己想的是什么,如果其會錯了意,肯定會出諸多的矛盾。

  故而在思來想去后,太子申也只好親自出面觀察,并且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

  而調查的最終結果就是,第一輪對商戶的補助直接開啟,補助對象,是那些家中實在無法抽出男丁來服軍役的商戶。

  魏國連年征戰(zhàn),對家中僅剩一根獨苗的,的確應該給予一些關照。

  至于其余的,也就沒有什么好說的了,所有的一切按照新的法令執(zhí)行,因為其所獲取的利益在太子申看來已經足夠多。

  而且在商會發(fā)出支持解甲歸田者入會經商的通告之后,一些因傷不得再戰(zhàn)者,紛紛來到商會詢問詳情。

  在足夠強大的實力支撐下,商會完全有能力去扶持這些聽話的新鮮血液,讓這些為國盡力,卻家中仍舊貧寒的人,有一個走向美好生活的機會。

  一連十日的忙碌之后,部分商會把持下的市場,已經開始了正常的運轉。

  商會給出的各種補助金,也讓大多數(shù)小商戶感到非常的溫暖。

  因為經商同樣有風險,投機取巧不成,很可能血本無歸。

  而商會雖然規(guī)定了親民的物價,卻也將一些有關民生的貨物,如家畜、布匹等物列入扶持當中,和入會的商賈共同承擔一定的風險。

  與后世不同的是,糧食的價格被定在了一個相當高的位置。

  無論是商會給出的售價還是收購價格,都高到大多數(shù)百姓只會想著將余糧賣出,卻很少愿意花錢買的地步。

  高糧價的背后,一來可以帶動耕種的積極性。

  二來能讓百姓將家中余糧賣給商會,換得金錢購買其余所需。

  再者就是,新法不禁止魏國商賈自由交易糧食,而商會給出的收購價,讓其余商賈看一眼便沒了競爭的胃口。

  商會高價收購的糧食最終都會流入國庫,用來賑災和征戰(zhàn)。

  而商賈收購貨物一定是為了賺取差價,收購本國的糧食明顯無利可圖時,糧商更多會選擇從諸侯國低價收購,再回到魏國高價賣出。

  如此,經歷戰(zhàn)事導致國庫空虛的情況,可以通過這些商賈一次次的努力,積少成多,來快速讓國庫得到補充。

  ……

  就這樣過了二十日后。

  猗侑徹底被太子申的大手筆給折服。

  心情興奮的帶著新的帳簿,來到了太子申的面前,一條條的念道:

  “貨價的穩(wěn)定和統(tǒng)一,為市場注入了活力,雖說很多貨物的價格低了,可幾日下來,也讓一些商賈明白了您口中提到的,‘薄利多銷’的道理?!?p>  “還有就是,商會高價收糧的舉措,使得百姓富有,舍得進市場的人也越來越多。商賈實際上賺得比以往要多,賦稅的收入也會跟著增加不少?!?p>  “就目前的趨勢而言,需求的增加,會導致出關前往各國貿易的商隊也跟著增加?!?p>  “吾已將府上的商隊全部匯入商會,按照太子的意思,盡可能的從諸侯國中購置糧草、皮毛等物?!?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