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1
“雅”與“鄭”原本是音樂術語,前者為雅樂,后者則是鄭國民謠。春秋時代,鄭國和衛(wèi)國是靡靡之音的發(fā)源地,而儒家鼓吹禮樂治國,音樂要承擔道德教化的責任,自然對鄭衛(wèi)之音深惡痛絕?!墩撜Z》有記載說,顏淵向孔子請教治國之道,孔子講了幾個核心原則,其中一條就是“放鄭聲,遠佞人”,將鄭國的音樂和奸...
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1
“雅”與“鄭”原本是音樂術語,前者為雅樂,后者則是鄭國民謠。春秋時代,鄭國和衛(wèi)國是靡靡之音的發(fā)源地,而儒家鼓吹禮樂治國,音樂要承擔道德教化的責任,自然對鄭衛(wèi)之音深惡痛絕?!墩撜Z》有記載說,顏淵向孔子請教治國之道,孔子講了幾個核心原則,其中一條就是“放鄭聲,遠佞人”,將鄭國的音樂和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