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年在女兒國,三藏和女王已行夫妻之禮,雖無夫妻之實但有夫妻之名,當初女王是這樣說的:‘御弟哥哥,我愿將一國之富,招你為夫,明日高登寶位,即位稱君,我愿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女王對三藏何等真心,可三藏又是如何對女王的!”
在一顆大榕樹下面,一位身穿長袍的年輕人,正口若懸河的講述著,年輕人面前擺著張小桌,桌子上擺著折扇和醒木,說道興起時會拿起折扇揮舞,這應(yīng)該是位說書先生,但講的東西卻不太一樣,不管西游水滸還是三國紅樓,這位都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述,村上的老人也很愛聽,不管忙不忙,都要來聽上一段。
“列位聽聽,這干的是人事兒嗎?!女王好心要與三藏婚配,他們師徒卻聯(lián)手欺騙她,特別是那個豬悟能,把女王嚇的是失魂落魄,膽戰(zhàn)心驚??!”
說完這段后,年輕人抓起醒木,用力的拍在桌面上,似乎在發(fā)泄心中的憤怒,情緒稍微穩(wěn)定后,年輕人繼續(xù)道: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三藏對女王動心了嗎?”
“應(yīng)該沒有吧?”一個小孩舉起手,擦去流出的鼻涕,“他不是個和尚嗎?”
“小孩子懂什么!女王長的特別漂亮!三藏肯定動心了!”一個中年男人大聲反駁。
“他很小就出家了,不會懂愛情?!钡鹬禑煹睦先苏f道。
“欲知后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