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乾隆對老毛子都是很有心理優(yōu)勢的,他并非不知道老毛子實力強大,但卻有著謎一般的自信,堅定的認為:“羅剎地雖富庶,國雖廣大,然茶布等物,必須仰給內地。且其每年貿易,獲利甚厚,不能不求我通市。中國因得就所欲以控制之。”
這或許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那種“以茶制夷”的思想在作祟吧,這種看似有點無稽之談的施政治國理念可是中原王朝自唐宋以來的一貫觀念。
老朱家就尤其的相信這一點,從頭到尾二百多年里把“以茶制夷”的思想貫徹的淋漓盡致。
朱元璋就曾對就封川蜀的兒子朱椿說過,國家壟斷茶葉,目的是用茶換戰(zhàn)馬?,F在邊關松懈,私茶出境,拿我們有用之物,換些個無用的東西,讓別人盡收其利,而自己吃虧,這怎么能夠體現“以制戎狄”呢?為此,他推出了茶葉的金牌信符制度,形成了“茶貴馬賤”的貿易格局,把利益和控制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通古斯人大體上繼承了朱明的施政方略,如是,政界和士林就對此達成共識。他們都認為只要控制住茶葉,控制住了大黃,控制住了這些消油解膩通便的利器之后,就能控制住人群與疆土。卻忽略了這個時候的“夷”,是涉洋過海而來的其他人種,而非與中原王朝一直聯系緊密的北方少數民族。
當然了,于大清國政界和士林而言,像老毛子和英吉利這樣的外夷,與其他少數民族也沒有什么區(qū)別。
在這種心理和認知的影響下,乾隆能對沙俄沒優(yōu)越感嗎?
別看他對眼前的蒙古王公們很安撫,在內心深處啊,他甚至還希望著老毛子能把眼前這些人欺負的更狠呢。只有這樣這些草原上的王公們才會緊緊團結在大青果的旗幟下。
尤其是那些外札薩克蒙古,乾隆都當他們說的話是放屁。事態(tài)真嚴重了會有駐庫倫的辦事大臣或駐烏里雅蘇臺的定邊左副將軍遞折子的。
現在兩邊一個折子也沒遞來,可見事態(tài)是不嚴重的。
他回去京城了,頂多是下旨給庫倫和烏里雅蘇臺,叫兩邊的人向沙俄發(fā)個官面文書之類的。
“萬歲爺……”
傳旨太監(jiān)悄悄的走進帳中,乾隆正閉目養(yǎng)神呢。到底他也是六十有五的人了。
“何事?”眼睛沒有睜開,乾隆問道。
“稟萬歲爺,舒中堂六百里加急送來的折子!”要不然他如何敢這個時候進來呢。
作為乾隆身邊的人,這些御前太監(jiān)很清楚這位萬歲爺根本不勤政。
“舒赫德?”乾隆立刻睜開了眼。
這必是齊魯事有了進展了。
“呈上來!”
貼身的大太監(jiān)立刻下去幾步把折子接了過,恭恭敬敬的捧到乾隆跟前。
“好,好!”舒赫德果然是有大進展??汕∧樕蠀s一點笑容也沒有:“皇漢,皇漢……”
這是在鉆他的心,打大青果的臉啊。
短短的四個字被他念得抑揚頓挫,可聽在御帳其他太監(jiān)宮女侍衛(wèi)的耳朵中,卻無不從心底里泛起刻骨的寒意。
“傳旨,責令舒赫德徹查!”
乾隆胸口仿佛壓上了一塊大石頭,他堵心的慌。這個可惡的名號比’天地會’、‘洪門’之類的更可惡至極。
六十好幾的人了,憋了一口惡氣,乾隆立刻的就有點坐臥不寧了。
他在御帳里來回踱著步,就像一頭焦慮的猛獸,渾身都泛著一股凜凜殺意。
這些年來誰敢這樣的給他添堵?誰敢這么的招惹他?
這要是不把那群暗地里的反賊給挖出來,他要不好好的出了這口惡氣,乾隆覺得自己要少活了五年去。
就是這個時候,傳旨太監(jiān)又掀開簾子進帳來了。
“稟萬歲爺,舒中堂又有折子遞來了!”
出發(fā)時候還間隔半天呢,但從臨清到木蘭圍場,幾千里奔波下來,時間竟然被拉斷了不少。
乾隆渾身的不痛快為之一收,他覺得舒赫德這次一定給他帶來好消息了。
事實上上次也算是個好消息。
至少叫他知道了那兩個字不是嗎?
“呵呵,真是好一個皇漢啊。”
中原的那幾個無憂頭緒的案子是他們做的,給王倫逆賊錢財也是他們做的,甚至這次逆賊掉頭往東去魯中南,都還是他們做的。
竟然大言不慚的說有把握將大批的軍需物資送進山區(qū)里去,乾隆是一百個不信的。
這怎么可能呢?
那么多的糧食,要多少人去運輸???
魯中南的官軍都是瞎子嗎?
任這些賊子的手段再高明,總歸不是神仙術法,不管是他們在中原做的案子,還是在清水教面前搗的那些鬼,乾隆都堅信是皇漢根基深厚的緣故。
中原那幾個州府,大運河上,還有那清水教里,怕都不知道已在悄無聲息中被皇漢滲透的千瘡百孔了吧。所以那些賊子的手段才能這般的‘神乎其神’!
“于敏中!”
“臣在!”
別管內廷重臣有多少隨駕的,王公勛貴又有多少隨駕的,這商議國事,軍機處領班大臣總是無法繞過的。
于敏中是個漢官,別看他是個漢官,但他依舊是大青果的軍機處領班大臣,朝堂第一人。
當初乾隆二年乾小四復設軍機處的時候,規(guī)定,領班軍機大臣必須由滿人擔任,這一硬標準已經由乾隆自己親手打破了。
沒辦法。傅恒、尹繼善相繼死了后,滿清的大員雖然很多,但夠資格也有能力擔當起軍機處領班大臣的人卻是怎么也找不出一個。
不管是豐昇額、慶桂、阿思哈,還是阿桂、舒赫德、桂林等人,那都是起起伏伏,功勞不少,可犯的錯同樣不少。做軍機大臣可以,做軍機處領班大臣卻都有些不夠資格。
而福隆安、福康安呢,哪怕乾隆在他們二三十歲的時候就將他們抬入了軍機處,但履歷單薄,功勞也少,憑什么服眾?
八旗官員青黃不接,乾隆無奈之下只能自食其言,把軍機處領班大臣的位置許給了有二十年軍機處大臣資歷的劉統(tǒng)勛。
后者可謂是乾隆朝創(chuàng)造奇跡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