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袁枚,這袁枚乃是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今天的這個奇異故事,就發(fā)生在與袁枚先生在鄉(xiāng)試和會試時,同榜登第的,一個叫做陳紫山的人身上。
陳紫山名大蕰,江蘇溧l(xiāng)i陽人。當年陳紫山初入縣學的時候,年方十九,正是年輕力盛的時候,按照咱們現在的話來講,那就是年輕有為。
話說有這么一次,陳紫山也不知道怎么得了,突然間生了一場病,這病怎么看都看不好,是愈來愈嚴重,在大病的睡夢中,陳紫山恍惚之間,便見到了一位穿著紫衣袈裟的和尚。
看到這和尚陳紫山非常的好奇,還沒等陳紫山問清這和尚來歷的時候,那紫衣和尚就說:“阿彌陀佛!我乃是玄圭大師”
陳紫山一愣:“玄圭大師是誰啊,我不認識啊”
就在陳紫山在那里回想,有關于玄圭大師的事情時,這玄圭大師來到了陳紫山的面前,握著他的手說:“阿彌陀佛,你說你這小頑皮,居然瞞著我,來到了人間逍遙快活,是不是思凡了,你都來了這么久,不如現在就跟我回去吧!”
聽到了這話,陳紫山更納悶啊心想:“你誰啊你,好像我跟你很熟悉是的”
陳紫山剛要開口拒絕,畢竟家里大人告訴自己了,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壞人太多,而且現在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于是還沒等陳紫山答話,只見那和尚又笑著對陳紫山說:“哈哈,別急,別急,你別說,你別笑,我自知道你是誰,人間游,中進士、入翰林,享清福,黃粱一夢,夢醒,再回也不遲?!?p> 說完,那紫衣袈裟和尚又掰著手指,掐指一算,立刻嘆惜道:“阿彌陀佛!哎呀這一別,又要過十七年才能再相會?!?p> 說罷之后,那紫衣和尚轉身就走了。轉而陳紫山驚醒,是出了一身大汗,說也奇怪,陳紫山出了大汗之后,這怪病就那么好了。
后來等到乾隆四年,也就是公元1739年,這一年陳紫山參加了科考,結果得中進士,進而入翰林院供職,最終官至侍讀學士,從此陳紫山是有名有利,吃喝不愁,享盡了人間的福氣。
慢慢的時間一晃,陳紫山,就到了三十八歲,等陳紫山三十八歲的那一年的秋天,這陳紫山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又患了病疾,而且還是久治不愈。
這個時候,陳紫山想起了從前在夢中,那個紫衣袈裟和尚約他十七年后相會的日期,現在陳紫山一想,自知這回,自己的病是不會好了,他也倒是很坦然,便笑著對家人說道:“哈哈,大家不用操心,這十七年的期限已經到了,可是眼看到日子了,這玄圭大師還沒有來接我,可能他有要事纏身,改日期了,看樣我又能多活幾年了?!?p> 后來。有一天早晨,陳紫山起床之后,也不知道是怎么得了,忽然間焚香祈禱,而且還沐浴齋戒,這一天就跟沒事人一樣,又叫來了家人取來自己的冠帶朝服,并且穿戴整齊,一切準備完畢之后。
陳紫山對家人說:“大家也不用操心,昨晚玄圭大師已來接我,這幾日我就要去了?!奔胰艘豢催@架勢和陳紫山說的話,當時就明白了,看來這人啊,回光返照了,估計過不了三天就要完。
當時與陳紫山同榜的進士、翰林院編修,金質夫前來家中探望陳紫山。
這金質夫素來信神佛這樣的事,于是在陳紫山一旁大聲的喝道:“既然送他到世上來,為何又要把他拖回去,來來去去,走城門那,是什么緣故?”
這時候,陳紫山已經陷入了昏迷,迷迷糊糊的,正閉著雙眼,眼看人馬上就不行了。聽了金質夫的一番大罵之后,就掙扎著坐了起來,睜開眼睛說道:“阿彌陀佛!來時無礙,去也無妨,人間天上,一個壇場?!?p> 說畢之后,陳紫山盤腿坐定,沒一會,就斷了氣,死時的姿態(tài)就如同高僧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