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族人來投
周曄站起來之后,不好意思地笑了,周圍的人也都報以了善意的笑容。
其實,在這個年代,有孝心是一種佳話,不管多大年紀(jì),給自己的父母跪拜,都不會遭到笑話。
周屏也下船了,她有些怯生生的看著周曄,周曄的變化太大,她已經(jīng)有一些不認(rèn)得自己的哥哥了。
周曄拉住這個自己最疼愛的妹妹的手,輕聲道:“阿屏,一路上還好吧?”
周屏點了點頭,卻并沒有說話,她掙脫了周曄的手,跑到宋氏身邊去了,周曄知道,自己還要跟她相處一陣子,她才能重新跟自己熟悉起來,因此,他也沒在意。
周曄對周先道:“阿先,一路上還好吧?這一次來了多少人?”
周先道:“十二叔,這一路都是風(fēng)平浪靜的,這一次來的人可多了,有好幾百呢?!?p> 周曄道:“有這么多人啊?”
“是啊,族里的人聽說十二叔你做了南海郡丞,自然都想跟隨你,我們把家里人都搬過來了,其他的族人也有不少來了,還有一些鄉(xiāng)鄰也想要跟隨十二叔,所以我把他們都搬過來了?!?p> “這樣也好,那你趕緊指揮他們下船,我會把他們安頓好的?!?p> 對于族人大舉來投,周曄是樂見其事的,在這個時代,一個人最可信賴的力量就是自己的親族了,任人唯親也是有道理的,如果周曄孤零零一個人在南海做官,那很容易就被架空了,只有自己的家族興旺,才能保證他在南??さ牡匚?,只要周曄嚴(yán)格約束族人,不讓他們仗著自己的權(quán)勢為非作歹就行了。
當(dāng)然,最讓周曄高興的就是母親和妹妹都是順利到達(dá)了南海,這才是他在這個世上最親的兩個人,還有半個多月就是正旦了,這也是他在來到東漢之后過的第一個年,能夠跟自己的親人一起過年,這比什么都要好。
很快,宋氏和周屏便和周曄一起進(jìn)了城,來到了周曄現(xiàn)在住的地方。
宋氏看到他們的新家是這么大的一處宅院,很明顯有一些不安,她可是從來沒有住過這么大的房子,周屏倒是有一些興奮,他們原來的家太小了,能夠住上大房子,是每一個孩子的夢想。
周曄看出了宋氏的不安,他笑著說:“阿母,你就安心住下吧。”
宋氏想起了賈璜,她問道:“阿璜呢?”
周曄道:“阿璜也住這里,只不過這段時間他要在軍營中征兵,軍務(wù)在身,所以都要住在軍營中,今日晚上我讓他抽時間回來一趟吧?!?p> 宋氏點了點頭,便四處打量起自己的新家來,這也是每一位家庭主婦在住進(jìn)新家時的第一反應(yīng),她肯定在想著如何裝飾這個新家呢。
之前這個家只有周曄和賈璜兩人居住,兩個大男人對如何裝飾一個家都沒有什么興趣,平時只有他們的親兵每天來打掃一下,可是各種裝飾還是非常簡單的,現(xiàn)在宋氏來了,這件事情也正好交給她,免得她太悶了。
這一次隨周先而來的,還有不少鄉(xiāng)人,大約二三十人,都是在家鄉(xiāng)沒有什么產(chǎn)業(yè)的,聽說周曄當(dāng)上了南海郡丞,便想來投效周曄的,也就是在周家當(dāng)家仆,這一次也剛好讓他們都住進(jìn)來,這樣一來,這偌大的宅院也就有了人氣了。
宋氏選擇接納的家仆,當(dāng)然都是拖家?guī)Э?,又知根知底的老實人,他們剛剛安頓好,那些仆婦便按照宋氏的吩咐,開始重新布置起這個家來。
周先剛剛回來一個多時辰,便有客人上門來拜訪了,這位客人也是那十幾名富商中的一個,名叫賀光,他是做糧食生意的,自己家里在番禺縣中也有大片的農(nóng)田和莊園。
賀光上門寒暄未久,便拿出了一張地契,這張地契是他在番禺城外西北角一個莊園的地契,這個莊園有十幾頃地,他說是送給周曄安置自己的族人的。
周曄當(dāng)然拒絕了,就算現(xiàn)在南海郡的地價因為梁龍之亂而下跌了,這十幾頃地按照時價也是好幾百萬錢的財富,他當(dāng)然不能就這么收下。
不過賀光說這些地也是他當(dāng)年趁地價低的時候買的,并不值太多錢,周曄如果不想白白收下,等工坊賺了錢,再把這錢還給他就行了。
聽了賀光的話,周曄沉吟片刻,便收下了。
按賀光說的,這個莊園各種設(shè)施都很完好,只是由于梁龍之亂,賀光將莊園中的家仆都撤回來了,現(xiàn)在空無一人,應(yīng)該只需要稍稍修葺一下,便可以安置百人以上,這倒是周曄現(xiàn)在所急需的。
那些族人中愿意繼續(xù)務(wù)農(nóng)的,周曄準(zhǔn)備把他們安排在這個莊園里,如果是準(zhǔn)備做生意、從軍或者做工的,周曄準(zhǔn)備把他們安排在城里,這樣一來,也就能夠妥善安置這數(shù)百名族人了。
這些事情,周曄全部都安排給了周先去做,周先這幾個月做的事情估計比他這一輩子都多,雖然事務(wù)繁雜,可是也很好的鍛煉了他的能力,他的氣度比以前沉穩(wěn)了許多了,這也是讓周曄非常欣慰的。
果然,環(huán)境還是最能鍛煉人的,也許在史書上留名的那些人,只不過是有了機(jī)會,肯定還有更多的人,是因為沒有機(jī)會去做事,所以他們的聰明才智才被埋沒在了浩渺的煙海中。
而在自己的手下,有大量給人做事鍛煉的機(jī)會,誰敢說這里面不會出一些在史書上留名的人物呢?
就好比劉邦,他手下的人大都出自沛縣,而這些人個個都在史書上留下了大名,當(dāng)時與他爭天下的其他諸侯,他們手下的人能在史書上留名的卻是寥寥無幾,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就沛縣這么一個小地方風(fēng)水好,能出人才?其它地方出的就都是庸才?
以周曄的想法,這只不過是時勢造英雄,成者王侯敗者寇罷了,也許其他諸侯手下的人才并不遜色于蕭何等人,只不過因為他們失敗了,由勝利者書寫的歷史就沒有留下他們的名字。
而周曄所要努力的,就是讓自己和跟隨自己的那些人的名字留在青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