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選擇
“能行嗎?”
楊河皺眉道。
商量了半天從山上繞過去的可行性,一個方案漸漸成型,姜元明建議,由一個人,先帶著長繩從上面爬過去,在經(jīng)過每一棵樹時,都用長繩在上面繞一圈并加固,這根長繩用作保護安全的索道,為更多人趕到墳山那邊做好準(zhǔn)備。
這個辦法理論上是可行的,有了這條連接了多棵樹的索道,除非整片山壁再次垮塌,否則只要將自身的安全繩通過安全鉤掛在索道上,基本就能保證安全通過。
但那個打頭的人,要承擔(dān)的風(fēng)險可就大了。
“誰上?”
姜元明把目光掃過幾個隊員的臉。
一時間,沒人說話。
“怎么啦,都慫啦?”姜元明半開玩笑地說道。
“我去吧!”一個平時里訓(xùn)練很刻苦,話也很少的消防員,捏了捏拳頭,當(dāng)先開口。
“誰去都行?!本o接著有第二個人表態(tài)。
“我去?!?p> “我可以?!?p> 另外兩個人也不分先后地開了口。
面對危險,誰都會有遲疑。
但不管怎么樣,他們選擇了這身衣服,也就選擇了面對。
“行了,我去。”
楊河忽然開口。
“楊隊,你不能去。”姜元明表情一怔,開口勸道。
楊河笑了,反問道:“我怎么不能去?”
“你,你要在下面指揮撒。”姜元明想了個不是借口的借口。
“咋,不放心我的能力?”楊河開了個玩笑。
姜元明:“不是。”
“嗨,姜班長?!毖凵耦┝嗣辖ㄜ娨谎?,楊河說道:“總不能讓兄弟們擔(dān)風(fēng)險,我自己去,還倒放心些?!?p> “…那行吧,我跟你上去,”姜元明比劃了個從自己到楊河的手勢,“咱倆栓一塊?!?p> “別吧,你孩子還小……”楊河反過來勸姜元明。
“怕個卵,還有他老娘撒。”
“我的意思是,萬一立個功,你孩子那么小他還不知道驕傲……”楊河艱難地說道。
姜元明:“……”
其他人:“……”
楊河捂臉,想做個幽默的人,太難了!
擬定好計劃,剩下的就是實施。
在跟王友山交待了一句后,一行人又沿著山路向上了一層,之后他們的救援路線將會是反“L”,在到達(dá)王友山頭頂后,他們會垂下一條長繩,一個人通過“坐席懸垂”降到地面,再用救生吊帶將王友山拽上來。
整個過程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救援的進(jìn)度相當(dāng)緩慢。
雖然可以借助長繩下降,但山壁上因為沒人走,所以并沒有路,每一腳可能都是人類第一次踏足,這里面的歷史意義不提,光說風(fēng)險就充滿未知……
一腳踏空,不說直接掉下去,刮破點兒皮實在是太不意外了。
姜元明就踩空了。
在楊河小心翼翼地固定好用作索道的繩索后,姜元明把身上的安全鉤掛在另一端,還沒抓緊繩子,較小的石塊便是一松,緊接著整個人便不受控地往下栽倒。
“要糟……”姜元明心中“臥槽”了一下,順著長繩便滑向下面楊河的位置。
“咋…”楊河剛一回頭,一陣“劈里啪啦”的聲音已經(jīng)響到了耳邊,下意識地抓緊手里的繩子,另一只手則伸向身后的身影。
“嘶,?。 ?p> 手被并沒有固定,只是繞過一圈、還沒來得及打結(jié)的繩子回抽時擠了一下。
火燒火燎的疼。
但是還好,他抓到了姜元明,而后者也其實在快摔到一半的時候就抓住了長繩,只不過慣性過大,還是在楊河的幫助下才算徹底停住。
“沒事吧?”
兩人同時問出一個問題。
“我沒得事,你咋樣嘛?”
姜元明抓著繩子,跟楊河同時扶著一棵樹。
“沒事兒。”
楊河用力甩甩有些發(fā)麻的手,手套里面似乎有點滑。
剛剛驚險的一幕讓兩人在之后的前進(jìn)中更加小心,終于,晚上九點三十七分,楊河居高臨下,看到了那個抬頭向上的身影。
兩人隔著近二十米的垂直高度和搖曳的枝椏,終于相見。
……
跟隨工作組一起趕來的,還有一輛印有“Ctv”標(biāo)志的新聞采訪車,工作組的車停下后,車上的人走向迎來的顧長良,新聞車上下來的記者和扛著攝像機的攝影則忙著調(diào)試機器,做著現(xiàn)場直播前的準(zhǔn)備工作。
看到央視的新聞采訪車,剛從村西作為臨時安置點的小學(xué)走訪回來,有些說不出壓抑的孟妍眼前一亮,情緒也稍微上揚了一些。
她現(xiàn)在手里有一些可以算的上是獨家的素材,本來打算晚一些去鎮(zhèn)上用電腦發(fā)回他們報社的,但如果能供給央視,這對一個入職還不長的新人來說,可以說是相當(dāng)不錯的機會了。
這次來的前方記者是負(fù)責(zé)到東洲這邊的伊楠,孟妍自然是知道她的,但對方應(yīng)該不會對自己這個只有過一面之緣的小記者有印象。
“伊楠姐~”
調(diào)整了下自己的面部表情,孟妍微笑著走到新聞采訪車前。
“你是……”伊楠正對著鏡頭,根據(jù)導(dǎo)播的提示調(diào)整自己的站位、衣著、妝容,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微微側(cè)目。
晃了下自己手里的記者證,“我是言城晚報的記者,我叫孟妍,伊楠姐,去年新樂廠火災(zāi),咱們見過面?!?p> “哦……”伊楠表情柔和了一些,眼眸轉(zhuǎn)動,看到孟妍手里的相機,隨即詫異道:“你們報社就來了你一個人嗎?”
“不是,他們都在那邊呢……”
孟妍指著遠(yuǎn)處緊張的救援現(xiàn)場,搖了搖手里的相機,“我主要負(fù)責(zé)挖掘一下救援現(xiàn)場背后的一些人和事,記錄一下不直接參與救援的無名英雄……”
“哈……”
伊楠倒是很好地控制住了,眼神動了下,臉上沒什么反應(yīng),攝像大哥沒忍住笑了一聲。
都是從萌新過來的,虧她說得還挺高大上,像是已經(jīng)開始挖掘內(nèi)容深度。可是這是新鮮的現(xiàn)場,沒在最核心的地方做采訪,說白了,就是最好的資源還輪不到她,還只能在外圍搜集一些邊邊角角的新聞。
運氣好,挖掘到有爆點的內(nèi)容,就能借此積攢些資本更進(jìn)一步,運氣不好,很可能就一直出不了頭。
?。ㄟ@本書沒什么成績,沒什么讀者,問題當(dāng)然在作者。
循序漸進(jìn)地展開情節(jié),想讓主角的轉(zhuǎn)變抉擇更加合理,這樣的想法我覺得當(dāng)然是沒問題的,但對于一個新手來說,對于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來說,我還根本沒有掌控好這個度的能力和這樣做的資本。
結(jié)果就是深陷自我懷疑之中,每天被些無用的思考牽扯了很多精力,上一周工作更是忙到心態(tài)都快崩了……
我很喜歡DOTA2這款游戲,里面有一些英雄臺詞特別好,有一句叫做“與其感慨路難行,不如馬上出發(fā)”,所以其實無用的糾結(jié)沒必要,而我也認(rèn)清了一件事,我不想放棄的,是寫點兒什么,是自己愛寫和別人愛看統(tǒng)一起來的東西。
還有另一句DOTA2早期的宣傳語,也是新書的精神內(nèi)核:是投降,還是變得更強?
我希望能在面對困境的時候選擇面對,至少這樣不會因為沒有努力過而遺憾,所以我選擇繼續(xù)上路,能不能變強不提,至少在試錯的路上多走走,也許就能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