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高僧食畢,長安君遂向花若、無邪問道:
“花若、無邪你們可有要問高僧的事由?”
二人搖搖頭,花若道:
“就當前來說,看到高僧除了問卦,我還真想不到其他要問的?!?p> 長安君會心一笑,遂向高僧問道道:
“敢問高僧,既然,人終會有一死,那何謂生之意義?又何為生之要義呢?”
高僧笑看長安君,徐徐捻須餓,不緊不慢道:
“觀死無常,其根本用義,乃是讓人棄舍現(xiàn)世的五欲八風。
正是因為人生是無常的,所以人世間的這些五欲八風就不要了。因為,人終有一死,要得再多也會死。正因如此,所以我要珍惜自己當下的每一刻,把它用在該用的地方,用它來做有意義的事情。
將我們內(nèi)心當中的貪著棄舍,清凈內(nèi)心,使之更加有心力,去精進修法?!?p> 長安君沉吟不語,片刻后,又問道:
“做有意義的事,或者說修法,修行,又到底是修的何物,所為何事呢?”
高僧笑道:“快樂無憂,故名為佛。若要我說世間的修行人所為何事?那便是在參悟人生最究竟的幸福?!?p> 就在長安君聞出此一問題時,花若、無邪二人便早已經(jīng)做好傾聽長篇大論的準備了;哪只,竟然從高僧口中聽到這么簡單的句子,在座的三人不禁心弦震蕩,繞梁不止。
須臾,只聽得長安君喃喃道:“快樂無憂,故名為佛?這真真乃是人間最大的幸?!皇?,在生命的起落之間,要人永遠保有‘快樂無憂’的心境又是何其不易?。 ?p> 高僧笑道:
“人人皆具佛性,但并非人人皆能成佛,因此,對于塵世你我來講,如何訓練心靈的敏感,讓它可以去仔細地體會我們生活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真義,倒是更易于實現(xiàn)了?!?p> 座下三人似懂非懂,無邪質(zhì)問道:
“敢問高僧,為何說快樂無憂就是佛?為何佛就是要讓人追求最究竟的幸福?不快樂,不幸福,不行嗎?況且,大多數(shù)人的現(xiàn)狀,恐怕都是如此。“
高僧徐徐道:
“人一旦煩惱,就讓靈魂不能安住了,也叫做沒有命了。所以,唯有心安,才能命安;唯有命安,才能人安;反之亦然。命若不在,又談何其他呢?”
高僧一席話,讓三人沉默良久,半晌,花若抬首問道:“高僧,敢問,為何,一人即使讀遍萬卷書,依然不一定能平安喜樂呢?“
高僧道:“其一,書中道理,乃他人之經(jīng)驗所得??吹?,若做不到,這些又與我何干呢?再者,誰又說平安喜樂,一朝得道便可一勞永逸呢?正所謂,長修,長得;不修,難得,這恐怕才是真相?!?p> 三人聞言,均陷入深思;此次有緣問道高僧,三人可謂受益各有深淺。
是日。長安君、花若、無邪三人又齊聚君侯府的書房,理亂堂內(nèi)。
茶桌前,長安君將一個精致的折扇遞給無邪。
“嗯?”韓無邪一臉詫異,卻依然伸手將折扇接了過來,輕輕一掌,即刻發(fā)現(xiàn)此扇內(nèi)的玄機——此乃是一把專門為左利手之人所定制的折扇,開合處與右利手的正好相反。
無邪左手執(zhí)扇子,開了又合,合了又開,既訝異,又感動;看看扇子再看看長安君,一時竟不知該說什么好。
長安君只沖著他頷首一笑,再無贅言。
原來,韓無邪天生乃是左撇子,并因此,其父西風王常常為之不齒,為了訓練無邪使用右手,經(jīng)常用打罵的方式來糾正韓無邪,要求他改用右手,非要他與“常人“一樣才肯罷休。
長安君乃事在與花若、無邪三人的一次喝茶聊天時,才發(fā)現(xiàn)了無邪的這個小秘密。
那天,三人正聊著天,無邪端起茶壺想為面前的二位添茶。
他先是下意識地用左手去拿茶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左手拿上茶壺后,壺嘴朝外,根本沒法兒倒茶。
于是,無邪只好放下茶壺,用不太習慣的右手拿起茶壺柄;七搗八弄,一不小心竟將桌上擺放的一只酒泉夜光爵杯給碰掉了,只聽得清脆的一聲響,這只看起來就名貴異常的器皿瞬間化成了無用的玉石碎片,散落地上;無邪手一松,茶壺也翻到在桌上。
長安君一手借住茶壺,一手抓住無邪的手,問道:
“你的手沒事吧?可有燙著?”
事發(fā)突然,無邪愣怔了一下,看了看遂成片片的夜光杯,又看了看自己被長安君握住的手,一邊收回手,一邊歉意道:
“對不起了長安君……”
“沒燙著就好。”長安君輕淺笑道,“回頭讓人來收拾即可?!?p> “可是……”花若一臉可惜的望著地上的碎片,“這不是你最喜愛的杯子嗎?好像……還是皇帝御賜的夜光爵杯吧?”
只是,關(guān)于花若說的這些,他無邪又豈能不知呢?
打碎了長安君的所愛,長安君非但不責怪,反而還一心只關(guān)系自己的手是否被茶水燙傷;思及此,無邪一邊悔恨,一邊感慨。
確實,這只白如羊脂、晶瑩剔透的夜光爵杯乃皇帝所欽賜,“曾經(jīng)”是長安君的最愛,已隨他多年。
這只由玉石精心雕琢而成的杯子,紋飾天然,杯薄如紙,光亮似鏡;冬天盛燙酒,它不炸;夏日斟冷酒,它亦不裂;即使輕輕碰擊,它也不易碎裂。若是在夜晚,對著皎潔月光,把酒倒入杯中,這杯體便會頓時生輝,光彩熠熠,這“夜光杯”之名,也正是由此而來。
只可惜了,這僅在片刻之間,杯子便香消玉殞于無邪之手。
長安君聞花若所言,笑而不語;只拿著杯,給三人的茶盞中倒入新茶;倒畢后,方才緩緩道:
“物,再怎么重要,又怎能比得過人?更何況,喝酒飲茶,石杯、木杯、夜光杯,又有何究竟之區(qū)別?”
花若、無邪若有所思;無邪望著眼前這杯剛被斟滿的茶杯,竟暮然想起小時候,自己因各種笨手笨腳而摔碎東西時的場景。
那時候,無邪大概也就是四五歲左右光景,韓亦儒大約一兩歲左右。
因為年紀小,好動、又好奇,經(jīng)常會碰掉、打碎各種東西;因此,幾乎隔三差五的,兩人就會因為不小心碎物而被父王獅吼一通,若所碎之物稍顯貴重,一頓毒打是絕對避免不了的。
王后心疼兩個兒子,總會替他們求情道:
“他們兩個還小,不懂事,手腳也笨拙,難免會不小心;等他們大些……”
每當這時,西風王總是同一番說辭應答:
“大些?小小年紀若不嚴加管教,等到他們二人大些就更管不著了!”
在嚴苛的西風王韓敬山看來,世界上仿佛永遠只有兩種人:能干的聰明人和不能干的笨人;兒童的行為能力與成人之間的確實存在的差距,卻并不在他的注意和區(qū)分范圍之內(nèi)。
總之:只要是他韓敬山的兒子,就必須按他說的做,而且一定要做到他期望的標準,否則,即便是自己兒子,這責罰起來也是毫不手軟。
理亂堂中,三人沉默著坐了片刻;長安君忽而抬首向無邪,吟吟笑道:
“無邪,你原是左利手?”
無邪一驚,隨即點頭道:
“是??!被長安君發(fā)現(xiàn)了?我父王從小便監(jiān)督、訓練我使用右手。吃飯、寫字、端物皆需用右手,只可惜,我這老習慣,卻是怎么也改不了了。”
無邪一邊說,一邊兀自笑著。
花若恍然大悟道:
“哦!怪不得,你的字,老寫得怪怪得,畫兒畫的也是怪怪的,原來是因為你一直用不習慣的右手來寫字、畫畫的緣故?!?p> 花若摸摸頭腦勺,歉意道:
“對不起哈,我以前不知道,還一直笑話你的字和畫?!?p> 無邪搖頭道:“沒事。”
“為什么要改?”長安君不解道,“左利手不也一樣?!?p> “就是??!長安君所言極是,左利手就左利手唄,為什么一定要勉強改成不習慣的右手?!被ㄈ羿阶斓?。
無邪露齒一笑,道:“從小父王對我要求比較嚴苛。他也是希望我能和其他人一樣,做個大多數(shù)人,這要比做個異類要好得多。”
“是嗎?何以見得?”花若一句話,倒是把韓無邪給當場問住了,不知該如何作答,只好反問道:
“難道不是嗎?”
花若若有所思,沉吟半晌道:
“倒也有幾分道理,大隱隱于市,泯于眾人,確實是韜光養(yǎng)晦的好法。”
長安君只字未言,但,自從他發(fā)現(xiàn)無邪是左利手后,對無邪的不同非但不以為怪,還處處忍不住替這位左利手的小伙伴著想,四處為無邪張羅一些左利手的物件,供他方便使用。
比如:當自己用刀的時候,長安君就會想:
“無邪用刀習不習慣?平常能看到的刀,都是右利手的,刀口朝左,會不會經(jīng)常劃傷無邪的手?”
這么想的結(jié)果,便是命人特地去定制了左利手的刀給無邪。
每當仆從幫自己更衣的時候,長安君又會想:
“無邪穿衣、脫衣服,會不會因為左開襟而特別別扭?”
于是,便又特定命人去定制了兩套左利手的衣服給無邪。
而今天這把特制的折扇,也正是在長安君自己掌扇之時所想到的,于是忙又去幫無邪定制了一把左利手的折扇。
這長安君對無邪的處處之接納,對其另類及其性格的珍視,確實讓人感動;不光無邪,任何人與之相處,無不感到前所未有之自在與自由;若問,一個人可以開明到何種程度?將長安君視作是一個兼容并蓄、涵納包容以及善于發(fā)掘身邊人身上閃光點之楷模,恐怕也是絲毫不為過的。
花若亦有長安君的些許風范,只不過,對于年少的他來說,輕狂的頑皮與陽光之氣乃是他身上更為顯著的兩道耀眼之光,由此,便少了些許的沉穩(wěn)與深思熟慮。
長安君處處為無邪著想,為他添置各種適合左手之物品,可謂貼心異常。
無邪在長安君的函容中,深深體會到這種”無條件之友愛“,內(nèi)心對長安君非常感激敬重;然而,嘴硬心軟的他,外表卻依舊是桀驁不馴的叛逆之言行。
但此種種,長安君從不以為意;應當說,普天之下,恐怕唯有他長安君一人,才能透過這叛逆、狷傲的外表,洞見韓無邪心中所藏匿的、一顆少年的無邪、柔軟之心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