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顧父那里獲得喜歡,得到肯定和支持,對于顧陳年來說,不是很難。
只要她能一直保持頭腦清醒,思路清晰,目標(biāo)明確,然后,堅持不懈,夠努力,夠勤奮,把學(xué)業(yè)搞好就行。
顧父就會很滿意了。
畢竟,讓顧家成為‘文人之家’‘才人之家’,每個孩子都跳出農(nóng)門,改變命運,成為‘人上人’,他們自己過上光鮮體面有尊嚴(yán)的生活的同時,也有能力回報父母,孝順雙親。
自己和妻子的晚年生活有保障,豐衣足食,讓同輩人羨慕甚至暗暗嫉妒,顧家的門楣也能因為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得以光耀,那就是顧父畢生最大的志向和心愿。
顧父期待那一天的到來,等到了實現(xiàn)的那一天,他覺得縱然自己死了,也可以安心閉眼,含笑九泉了。
顧陳年還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在生活中,自己能盡心盡力做好父母的幫手,勤勞些,能干些,不怕累,不怕難,有擔(dān)當(dāng),能扛事,最好再任勞任怨。那么,父親對自己的喜歡,則可以巨增數(shù)倍。
雖然,要兼顧搞好自己的學(xué)業(yè),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真挺難,挺不容易的。
還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十多年的成長過程中,一點點上手,一點點累積,顧陳年的表現(xiàn),在顧父那里,很受肯定,在顧母那里,也算可以。
甚至,鄉(xiāng)鄉(xiāng)鄰鄰,和顧父顧母聊天閑話時,說到顧陳年,也都一個個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贊。他們夸顧父顧母會教育小孩,家里的幾個孩子都很優(yōu)秀,特別是老大顧陳年,那真是學(xué)習(xí)也好,干活也棒。他們讓顧父顧母不要小氣,趕快給他們傳授傳授經(jīng)驗。
顧父聽了,喜形于色,但同時還是會自謙一下。
顧母雖然也面帶笑意,卻會說:“哎,也還好,就那樣,她也有很多地方惹大人生氣的。”
別人會覺得是顧母謙虛了,但只有顧陳年知道,母親的態(tài)度和說法,是她的真實所想。
顧陳年知道,自己,似乎無論怎樣做,都不太能得到母親的真心喜歡。雖然,她也很困惑,百思而不得答案。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做錯了什么,為什么就是不投母親的眼。
顧陳年有時候真的很希望,母親那邊能和父親那里一樣,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做人簡單點,大家都省事,也讓她能有個努力的方向,不要像只無頭的蒼蠅那般,不好嗎?
當(dāng)然,再后來,成年后的顧陳年,上了大學(xué)后的顧陳年,開始兼職的顧陳年,以及后來正式工作了的顧陳年,終于明白顧母喜歡什么了。
那就是錢,首飾和衣服還在其次。
以及對她的兒子、孫子們好,無條件地好,補貼,持續(xù)地補貼,不間斷地各種補貼,千萬不要吝嗇、摳搜和小氣,顧母就可以給予女兒們好臉色,給予她們表面上的熱情和喜歡。
顧陳年數(shù)年里,隔三差五地給些錢,然后,很多地方都出手很大方,也因此,后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她和顧母的關(guān)系,一度非常的融洽和諧。
甚至,比她的妹妹顧陳月,還得顧母的好臉和招待。
當(dāng)然,這些,就是后話了,先按下不提。
彼時,尚且年輕的顧陳年,還因為自己總是不投母親的眼緣,而悲苦、孤單和遺憾。
到底該怎么做才對呢?
到底要做到怎樣才算好呢?
如果,有標(biāo)準(zhǔn),就好了。
如果,可以量化,就更好了。
哪怕有個表格,有個清單呢?
這樣的話,顧陳年覺得自己也好一條一條對照,然后盡全力都做到,都做好。然后,他們滿意,自己也高興,皆大歡喜,那該多好。
真是可惜了。
女人的心思,太難猜了。
都說女人心,海底針。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顧陳年覺得,母親的心,深似海,她真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顧母的喜歡,似乎不像顧父的喜歡,它好像與孩子們的學(xué)習(xí)好壞無關(guān),與他們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無關(guān),似乎那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天性。
天生的就喜歡,或者不很喜歡。
大概,那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東西,那是一種自然而然。
多年以后的顧陳年,經(jīng)歷了一些世事后的顧陳年,才終于不得不承認(rèn)和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如果實在對一個人無感,如果實在不能看順眼和喜歡,那是真的沒有辦法的。
也不是成見,就是一種心理和喜好上的自然而然。
半分都勉強不來,也半分都無需去勉強和爭取的。
因為,人和人之間的緣分,總是有深有淺的。甚至,有良緣,也有孽緣。哪怕是至親血脈之間,也逃不出,躲不過。
看淡一些,順其自然便是了。
但尚且年輕的顧陳年,希望盡善盡美的顧陳年,卻好長時間不能釋懷。
無論她怎么做,做了多少,怎么調(diào)整和改變,顧陳年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永遠(yuǎn)都到達(dá)不了母親喜歡的那個點,似乎永遠(yuǎn)也無法變成母親喜歡的樣子。
后來,希望通過努力去獲得顧母的喜歡,讓顧母也心疼和喜歡自己的心愿,顧陳年老早就放棄了。
她不是放棄努力,該做什么顧陳年還是會去做,還是都會努力做好,但她放棄了去求一個喜歡的結(jié)果。
一直求而不得,努力再多,堅持再久都求而不得的東西,顧陳年不要了。
母親的喜歡,其實自從顧陳年記事開始,似乎就與她無關(guān)。
顧陳年記得自己每天放學(xué)后,都帶著妹妹顧陳月一起整理屋子、打掃院子,洗衣服,把水缸打滿水,割草喂羊,燒豬食喂豬,把雞趕回籠子,帶領(lǐng)妹妹弟弟們做完作業(yè)。
每天如此,日復(fù)一日。
她只為了父母親干了一天活后,回到家里可以少干一些,輕快一些,能夠多歇一會兒。
夏天到了,知了猴出來了,顧陳年每天還會帶著妹妹弟弟們盡可能抓很多。第二天上學(xué)前,她一早起床,和小伙伴一起,騎車到永安縣城賣了換錢,然后再趕回家吃飯上學(xué)。
春種秋收的時候,顧陳年會幫忙拉板車,拖糧食,幫忙晾曬,幫忙搬運和儲藏。
小學(xué)三年級后,長大了一些的顧陳年,甚至開始學(xué)著燒飯。雖然第一頓的米飯,柴火點多了,飯焦了糊了。
但即便如此,即便她做的再多,即便她心里再體貼父母,行動上也全力付出了,顧陳年的其實也清楚,自己并沒有得到母親真心的喜歡,更別提疼愛了。
顧陳年曾經(jīng)不明白,為什么大弟弟顧陳彥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得到母親的喜歡?
母親會把他摟在懷里,而阿彥也可以隨時抱著母親,他們對彼此各種親昵。而自己,卻始終不敢上前,不敢靠近母親。甚至,連她的胳膊,自己都沒有勇氣去上前挽起。
而她的不敢上前,母親也并不在意,她甚至從未察覺和發(fā)現(xiàn)。
顧陳年想,大概,母親也不需要來自她的親近。
再后來,顧陳年發(fā)現(xiàn),自己不敢做的事情,自己的妹妹顧陳月也不敢。自己沒有的東西,阿月可能就更沒有了。因為,阿月甚至都不敢開口,跟母親提上一提。
母親給阿彥和阿沫洗衣服,從來不抱怨,卻會對給自己和阿月洗衣服有很多不滿。
母親早上單獨給父親燒的甜水雞蛋,有阿彥的一份。顧母跟姐妹倆說,父親是壯勞力要賺錢,而阿彥喝的,也不過是因為鍋里剛好還剩了一碗而已。
大鍋灶稀飯邊上那一圈稠稠的米,永遠(yuǎn)都是阿彥的。母親說,阿彥也就喜歡稀飯中的那些米,其他的東西,他也沒有很愛吃的。后來,那碗米也稍微分了一些給小阿沫。
阿彥有任何的不舒服,顧母都很緊張。而顧陳年和顧陳月兩個人很多次的小毛小病,甚至顧陳年的咳嗽都快咳成了百日咳,或者顧陳月被狗咬到,在顧母看來都不算什么。她還可以在說笑間,當(dāng)成閑談的笑料。
顧陳彥在顧母的眼里,幾乎從來都沒有任何過錯。而兩姐妹,或者說特別是顧陳年,往往是‘年齡最大’‘最不懂是的’總是‘斤斤計較’‘跟弟弟過不去’。
可真的是斤斤計較,真的是和阿彥過不去嗎?顧陳年覺得,明明自己也一樣很疼愛阿彥,甚至遠(yuǎn)遠(yuǎn)超過母親以為的。
顧陳年很小的時候,覺得顧母對待幾個孩子很不公平,她曾經(jīng)試圖喚醒母親意識到,也力爭都要平等過。
后來,她失敗了,很多次都失敗了。
后來,顧陳年年齡漸長后,她覺得母親不應(yīng)該那樣慣著阿彥。溺愛阿彥,對阿彥本身來說,是非常不好的。
都說慣子如殺子,都說慈母多敗兒,顧陳年覺得,阿彥不應(yīng)該那樣被嬌慣。
阿彥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話,肯定是不可以的,他沒有基本的生存技能,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是真的不行的。
隨便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洗衣服,顧陳年覺得,顧陳彥總是要會才好的,即使他是一個男孩。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最好,他也都應(yīng)該要好好學(xué)學(xué)的。
“家里有兩個姐姐,還有什么非需要他干的呢?你們兩個伸個手,分分鐘就都干完了的事,何必非要讓阿彥也得會,難道你們就非得要拉著他一起干嗎?我看,你就是心里覺得他閑著了,覺得你們干了那么點活兒,虧了,屈了。”
不用顧陳彥反抗,或者有什么不滿,顧母就直接代他以上對下給全盤否了。并且,顧陳年又落了一頓數(shù)落,及一身不是。
如果,將來上學(xué)住校了,阿彥該怎么辦呢?顧陳年想說,但想了想,還是選擇了閉嘴。
然后,后來的后來,在很多事情上,顧陳年都選擇了閉嘴。而妹妹顧陳月呢,則是一向都不言不語的。
是的,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個道理,顧陳年也懂。可不都是家人嗎?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擁有同樣血脈的至親。
如果,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都不說,你不做我不做,大家都不做,或者都象征性地點一下,如果,都那樣的話,都選擇維持表面的和諧,那么,這個家庭,這樣的家人,真的有意思嗎?
后來,長大成年后的顧陳月,很悲哀又無奈地跟姐姐顧陳年說過她的真實感受。
“爸疼你,媽愛阿彥,阿沫都是附帶稍的,但至少他還是個男孩子,也能說會講挺讓人開心的。我是家中的老二,又是個自小就被父母嫌棄的不討喜的女孩,一路成長到大,都是最不起眼最不被關(guān)注的那個。”
“我有什么勇氣和膽量能跟咱媽對上呢?你還有爸是你的依靠和支撐,你也不是沒試著說過,但你說了有用嗎?還不是每次都被咱媽強勢鎮(zhèn)壓?后來,連你不是也不再爭取,不再指出問題,表達(dá)意見了嗎?”
“而我,一直以來都是爹不疼娘不愛的,什么事有我說話的份?我能敢張嘴表達(dá)嗎?就算我張嘴了,有人聽嗎?其實,我也曾經(jīng)試著說過一兩次的,可有人在意嗎?媽根本都是直接忽略,完全不在意,不重視,不當(dāng)一回事的?!?p> 顧陳年這才驚覺,原來,不止是顧陳年覺得自己不討母親的喜歡,就連她覺得和母親關(guān)系尚算親近的妹妹顧陳月,和她的感受也是一樣的悲慘。
后來,顧陳年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顧陳彥上高中住了校后,得到了驗證。因為他什么都不會,褲子臟了后,第一次洗衣服,還是他宿舍里的舍友幫他洗的。
農(nóng)村鄉(xiāng)下的普通家庭,甚至是經(jīng)濟困難,處于窘迫中的家庭,硬是養(yǎng)出了一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連洗碗洗衣服都不會的文弱書生,也是稀奇了。
當(dāng)然,那也是后話了。
后來的后來,顧陳年成年后,看到了更多的東西,這才發(fā)現(xiàn),類似這種寒門少爺,在清溪,在農(nóng)村,甚至在很多很多地方,在很多很多家庭里,其實,一點也不稀奇。
女兒是根草,無論她的生命力有多頑強,無論她有多么努力,多么渴望雨露陽光,想要快樂茁壯成長,都是很難的。很多時候,真的要看運氣。
次女有次女的悲哀,長女有長女的不幸。如果在家中的排序是三、四、五的姑娘,也許會更慘。
其實,顧陳年稍微大一些后,她就明白了。
當(dāng)三歲不到的她,拿著蘋果,歪著頭,好奇地打量著家里同時多出來的兩個小孩時,顧陳年不知道,她的童年,在那一刻,就結(jié)束了。
屬于她的母愛,在那一刻,或者說,在更早之前,在她還不知道在家外面她還有個妹妹,而顧母的肚子里還有個小弟弟的時候,屬于她的獨一份的母愛,早就已經(jīng)一點點稀釋,最后幾乎消失了。
就算顧母因為曾經(jīng)的家中獨生她一個時,對她有過的天然本能的母愛,但后來因為又生多了幾個小孩,因為女兒兒子對她的影響不同,因為要用更多心神去面對貧瘠生活的磨礪,那份顧陳年曾經(jīng)可能也擁有過的,來自顧母的喜歡和愛,也就只是短暫地出現(xiàn)了那么三兩年后,就消失的無影蹤了。
再無處可尋覓。
或者,喜新厭舊,也是人之常態(tài)吧。獨一份時,沒得選,有了新的,更喜歡的,原來的那個,便什么都不是了。
顧陳年的印象里,她隱約記得,一個一歲多,短短的頭發(fā),小鼻子小眼睛,臉小小的,人也小小的一個小女孩,怯生生地站在一個小床旁邊。小床上,還有一個更小的,在襁褓中的小嬰孩,他閉著眼睛,好像在睡覺。
有個不知道是誰的聲音,有點年紀(jì)了,高亢且蒼老,她對顧陳年說:“小陳年,那是你的妹妹和弟弟喔,你以后要好好照顧他們啊?!?p> 年幼的顧陳年懵懂無知,妹妹和弟弟是什么呢?什么是妹妹弟弟?
后來,顧陳年知道了。
妹妹弟弟的出現(xiàn),意味著,不光父母的正式工作沒了,她的獨生子女證失效了。曾經(jīng),如果她不吃,放爛了都沒人碰的蘋果,從此以后,就要一分為三了。
然后,又一分為四了。
還好,她還擁有四分之一。
那也不重要,但屬于她的喜歡,屬于她的本來就稀薄的母愛,不復(fù)存在了。
顧母常對顧陳年說:“你應(yīng)該慶幸,是生在我和你爸的家庭里。你看看,別的那些誰誰誰家,在農(nóng)村,很多時候,家里面,吃的喝的,都是只給男孩的,女孩們什么都沒有的?!?p> 顧母說:“我們自己原來在家,從小到大,跟你外公外婆生活的時候,也是那么過來的。不對,比你們苦多了,你們現(xiàn)在,怎么能跟我們以前那種情況比。以前,我們家里,有限一點的好東西,也都是你舅舅一個人的。我和你姨她們都知道,但也絲毫不帶眼熱的?!?p> 顧母說:“從小到大,你雖然是姐姐,是家中最大的,什么東西沒分給你過呢?就連上學(xué),也沒讓你停下來,不是嗎?你看,那誰誰誰家,那些家中的姐姐妹妹,早早的就輟學(xué)去打工了。我小的時候,念書也好,還不是被你外公早早安排下學(xué),在家?guī)阄逡趟齻兞藛???p> 好吧,母親,您是對的。顧陳年想。
我感恩。
我比起您,已經(jīng)過得很好了,已經(jīng)很幸運了。
至少,我還有的吃穿,至少,我還一直在讀書上學(xué)。您說過的很多次,讓我不要繼續(xù)讀書了,停學(xué)算了,都只是嚇唬嚇唬我罷了。只是為了,刺激我更加用功而已。
那些話,那些類似的花,顧母說的多了后,顧陳年知道,自己對母親而言,就真的只是長女,只是一個姐姐了。
后來,顧陳年其實也想過,如果阿彥不是男孩子,不是父母親的第一個兒子,不是他們先有了兩個女兒,后各種爭吵打鬧,千方百計躲著很多檢查,才生出來的兒子,如果阿彥和自己,還有妹妹阿月那樣,也是個女孩,他還會得到母親那樣的疼愛和維護(hù)嗎?
顧陳年沒有答案。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么多的如果。
但如果,父母親對孩子的關(guān)注和喜歡,尚且還需要孩子盡全力去付出,去爭取,才能獲得。甚至,無論怎樣做,無論做多少,可能都求而不得。
那么,那樣的愛,還偉大嗎?還無私嗎?還純粹嗎?還珍貴嗎?
成年后,顧陳月很肯定和平靜地對姐姐顧陳年說:“我認(rèn)為,母愛是一種本能,只要生了孩子,就自動會被激發(fā)出來,是無條件的,沒有任何前提得。就是想去愛,只要看到,哪怕想到自己的小孩,就很愛,非常愛。是純粹的,沒有任何想法和條件的??上?,我們不曾擁有罷了?!?p> 是的,也許顧母也是愛她所有孩子的。只不過,后來因為各種原因,她忘了,她變了。
如果,在這個世上,想要得到自己父母親的喜歡和愛,都那么困難。那么,其他人的呢?
其他人那里的喜歡,又豈會是那么容易白白就能得到的?
如果,至親血緣,生身父母的喜歡和愛,以及親親熱熱對待的態(tài)度,都是有條件的,都是要拼盡全力,才能勉強獲得一些,還不一定穩(wěn)定和長久。那么,人世間,還會有來自他人的,無緣無故的喜歡和愛嗎?
即便是有,自己又何德何能可以得到呢?顧陳年并不認(rèn)為,自己上輩子積了什么德,否則,為什么,她沒成年,就要經(jīng)歷那么多的煎熬和苦累呢?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東西,都是明碼標(biāo)價的。
舍得舍得,必是要先舍而后得。若想得到,必先給與。要想獲得,需要對等置換。除了交換,別無他法。
顧陳年一直是那么認(rèn)為的,非常堅定。
所以,她不愿意,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占任何人的便宜。如果,她沒有辦法,或者不確定,自己可以很快同等回報別人的話。
否則,一旦不勞而獲,白白獲得,她的心里就會背上沉重的壓力和負(fù)擔(dān),此后的日子也沒辦法過得坦蕩、安穩(wěn)和輕松。
她會覺得虧欠。
虧欠感,會讓顧陳年,寢食難安。
所以,如果還不起的,如果不能很快還掉的,顧陳年的選擇通常是,不如索性一開始就不要。
千萬,莫生出不該有的貪心和妄念。
在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最好和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件,都不要有很深的牽連。
一切,都簡簡單單、清清爽爽、明明白白,互不相欠,才是最好。
無論和誰。
無論什么時候。
無論在哪里。
無論是怎樣的情形,守住本心,守住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