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這是本宮深夜來此的目的?!壁w岑說完,接過魏安手托的一本書籍就交給李綱。
李綱接過書籍一看,霎時一臉惶恐道:“殿下這是?”
“李公,你是兩朝老臣,我大宋之頑疾想必你是清楚的,如今正值新舊交替之際,當是變法求變之時。而這本《大宋軍政改革啟示錄》,正是本宮的幕僚團隊針對時下我朝軍政頑疾,共同撰寫出來的改革框架。”
接過書籍,正準備翻看手中之書的李綱聞言,立馬來了興趣,對著趙岑說道:
“殿下,老朽斗膽了,既然殿下對當下時政感興趣,那老朽就來考校一下殿下,請殿下說說我大宋走到如今境地是和何因故?”
“一是土地兼并。“趙岑不再作做毫不猶豫的認真答道:“這是自秦皇一統(tǒng)六國,建立起大一統(tǒng)的華夏政權以來,歷朝歷代都面臨的問題?!?p> “歷代王朝建國之初,王朝君主把土地均分于民,使得人人有田種安居樂業(yè)。
所以一般來說,只要開國君王不是太混蛋,新朝之初都會迎來一個太平盛世。
但是,農耕型王朝最顯著的問題就是,農民靠天吃飯對天災人禍的抵抗力太低。稍有變故,就會導致農民顆粒無收,無法再維持生存下去,而唯一能夠為繼生存下去的出路,就是出賣土地一途。
長此以往,隨著時間的推移,破產的農民越來越多,所以土地就會逐漸從多數(shù)農民的手中,聚攏到少數(shù)的富戶名下,這就形成了地主。
而失去土地的農民,只能依附于地主求生,被迫接受主地主的剝削,使得生活更加困苦。”
“縱觀我大宋歷朝,對土地兼并的抑制,是歷朝歷代最為寬松的,所以我朝的土地兼并問題也是最嚴重的。土地大量的流入官僚和地主富戶手中,致使農稅逐年萎縮……”
李綱看了一眼趙岑,笑道:“可是縱觀前朝的稅收為何不見減少,反而逐年有升呢?”
趙岑答道:“那是因為商稅的收入漸豐,抵消了農稅的缺口。我朝不抑商,使得工商業(yè)空前發(fā)達,大大緩解了土地兼并帶來的隱患?!?p> 李綱暗暗點頭,繼續(xù)問道:“那另一個問題呢?”
趙岑毫不猶疑地說道:“二是歷史遺留問題,所導致而面臨的困境?!?p> “哦”老者一聲輕疑?!暗钕履愕故钦f說是什么問題?有哪些困境?”
趙岑搖頭一笑,邁著小碎步道:“我朝是采用科舉和封蔭兩舉并行選官。因為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霍亂天下的緣故,太祖立朝之初就以史為鑒,唯恐再走前人老路,所以用文官制衡武將。
又恐皇權失控,又用士大夫制衡皇權,而官員又是職、權、俸三分而定。這種無處不在的制衡之道,致使冗官難除,職權不明,朝庭做事的人少,看戲的人多,政令難行也成必然,朝令夕改更是常態(tài)……”
“另一個大問題便是國都開封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汴京地處平原之地,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若北方騎兵來犯,一過國境線白河和古北口,就是一片坦途,千里之地盡在鐵騎之下。
即使有黃河天險阻攔,可是別忘了北方來敵多在冬季劫掠,冬季黃河枯水結冰,騎兵渡過黃河不過三兩日就能兵臨東京城下。
為此,朝廷不得不續(xù)養(yǎng)重兵戍衛(wèi)京師,而陳兵幾十萬的禁軍糧餉,每日消耗都是天文數(shù)字,這使得無數(shù)糧餉平白的耗費在了這一地理劣勢之上。”
“兒皇帝石敬棠,把燕云之地賣給了契丹,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屏障,我朝北地千里國境亦是無險可守,只能駐扎重兵用人去填,這就進一步加重了軍費的消耗……”
趙岑兩世為人,在幾百年后的華夏爭論最多的便是是宋朝,而他時常游離在這個華夏古文明最巔峰的時代論壇中。
寬松的國內政治環(huán)境,使的當時宋朝文化、經濟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很不幸的是,這個經濟文化高度文明的朝代,卻是一只溫順的綿羊,而他的身邊卻圍著一群惡狼。
兩宋滅亡,有人惋惜,有人咒罵,有人怒其不爭……
然而宋朝的國際環(huán)境,平心而論是非常的惡劣。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像宋一樣,面對如此復雜的邊境問題。也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會把自己的國都暴露在狼群之中。
北方騎兵若想侵宋,只要越過國境線,就可繞過所有的城池和防線長驅直入,從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直達開封城下也不過三兩天時間。
有明一朝號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可朱棣定都北京,看似兇險,但是別忘了,北京有山海關,有萬里長城,還有燕山山脈!明軍依托燕山山脈的天然地理優(yōu)勢構建防御體系,可以依宣府,薊州,大同三個重鎮(zhèn)作為軍事支撐。
同時北京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這段防線的總后方,也是明軍開展后續(xù)軍事行動的策源地。
而歷史一再證明,哪怕燕山防線被攻破,只要北京不丟,整個河北就固若金湯。
可是開封呢?要險無險,要關無關,沒事還經常被黃河改道來個游泳泡澡。
有人可能覺得,趙岑說的有些夸張了,那不還有黃河天險呢嗎?
呵呵!您想多了。
宋時期,冬季氣溫比現(xiàn)在低很多,冬天黃河是枯水結冰期的。
1126年1月2日金軍于白河(今北京密云縣白河峽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云縣古北口鎮(zhèn))大敗宋軍;兩天后,宋將郭藥師降,宋燕山府防衛(wèi)崩潰;不久破宋中山(今河北定州)派來援軍三萬人,1月14日又破宋兵五千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1月22日克信德府(今河北邢臺),最后兵圍汴京城遭遇宋軍頑固抵抗,最后因金軍孤軍深入不得不退兵。
然而 1127年金軍再度南下,依然選擇了冬季黃河枯水結冰期,失去了黃河天險可守,這次腐敗的北宋王朝直接悲劇了,整個王朝君臣直接被一鍋給燴了。
這就是北宋末年金軍兩次大規(guī)模南下,為何都是選擇在冬季黃河枯水結冰期南下的原因,沒有黃河天險據(jù)守,京師汴京整個北部就是一馬平川。
南宋建立一路南逃,即便茍且偷安依然得面對南有交趾諸夷邊患不斷,北有金人虎視眈眈。
還有,南方乃是富庶之地,這意味著有充足的糧餉和兵源,對于一個新興的政權,這是巨大的優(yōu)勢。
但對于退守東南的偏安政權來說,江南之地實在是太繁華了,會使得重整河山的壯志一天天消沉下去,溫柔鄉(xiāng)亦是英雄冢。
在這樣的國際大環(huán)境下,南宋更顯得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