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存亡之秋

第十二章 鐘士季入主成都

存亡之秋 學(xué)者鳳鳥 5056 2022-04-11 08:05:00

  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春正月初一。

  洛陽朝廷發(fā)布詔令,命鐘會進軍成都,抓捕鄧艾,并用囚車押鄧艾回京。司馬昭以相國府騎士曹屬朱撫為使者,前往蜀中,傳達詔令。

  同一日,賈充離開洛陽,向西出征。

  司馬昭決定在正月初三、初四之間,挾魏帝曹奐,行幸長安。

  正月上旬。

  司馬昭派往蜀地的使者朱撫,到達涪縣。

  涪縣中軍營帳,鐘會從使者手中拿到皇帝詔令。

  閱之,鐘會對諸將道:“這是皇帝詔令,亦有相國親筆令,請諸將一閱。”

  于是衛(wèi)瓘、胡烈等相繼傳閱。

  衛(wèi)瓘道:“既然朝廷與相國下令抓捕鄧艾,我軍兵力五倍于鄧艾,大軍一到,鄧艾必開城認罪?!?p>  胡烈道:“鐘將軍,可命我為先鋒,率軍包圍成都?!?p>  杜預(yù)卻道:“鐘將軍,武力抓捕,恐非相國所望。”

  羊琇道:“請鐘將軍再圖可行之策。”

  看來雖然朝廷已下令抓捕鄧艾,但如何實施抓捕卻又是一個問題。

  鐘會看了眼姜維,又對衛(wèi)瓘道:“衛(wèi)監(jiān)軍,你以廷尉持節(jié)監(jiān)督二軍,可執(zhí)行軍司之權(quán),前去成都,以詔書抓捕鄧艾。”

  衛(wèi)瓘見鐘會將任務(wù)交于自己,感到驚訝,不知所言。

  鐘會又道:“衛(wèi)監(jiān)軍,請你先去成都,我將移屯雒縣,若鄧艾敢不從命,我便立即率軍,征討鄧艾?!?p>  衛(wèi)瓘雖不情愿,但不敢違令,只得答應(yīng)。

  衛(wèi)瓘看著手里詔書,道:“鐘將軍,我想請二人與我同去?!?p>  鐘會道:“請直說?!?p>  衛(wèi)瓘道:“朝廷派來之使者,夏侯使者與朱使者。”

  鐘會于是看著二人,道:“夏侯使者與朱使者,我令你二人隨衛(wèi)監(jiān)軍同去成都?!?p>  夏侯和與朱撫皆表情艱難,也只能領(lǐng)令。

  入夜,鐘會住所。

  鐘會與姜維密謀。

  姜維道:“今詔令下達,令衛(wèi)瓘先行,借鄧艾之手除掉衛(wèi)瓘,然后你親率大軍以鄧艾抗命為由,進軍成都,擒拿鄧艾?!?p>  鐘會道:“此計連除兩人,我便可入主成都?!?p>  姜維道:“賢弟自淮南成名以來,算無遺策,司馬昭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都是你之功勞。如今又平定巴蜀,威德振世,民眾稱贊你之巨大成功,而主上會擔(dān)心你會背叛,當(dāng)你入主成都之日,你認為自己還能安全回朝乎?”

  見姜維言語突變,鐘會皺緊眉頭,心中發(fā)涼。

  姜維接著道:“昔日韓信沒有在戰(zhàn)亂中背離漢王,卻在和平時讓人懷疑,大夫文種不跟從范蠡去隱居江湖,很快就伏在利劍上被冤屈致死,這難道是因君主昏庸或臣子愚蠢?皆是利害關(guān)系造成之局面。等除掉鄧艾,大功建立之時,大德已然顯著,何不效仿范蠡泛舟絕跡,功成身退,登峨眉之山嶺,隨仙人之云游乎?”

  聽到這里,鐘會卻笑了,對姜維道:“伯約,你之言論或太過遙遠,我做不到,況且目前之情,亦未到你道這般地步?!?p>  姜維嘆了口氣,道:“其他事皆是士季你智力能夠明白,不勞煩老夫也。”

  鐘會笑道:“我心里有數(shù),請兄長放心。”

  同一時間,衛(wèi)瓘住所。

  衛(wèi)瓘、夏侯和、朱撫正在交談。

  夏侯和激動道:“此行艱難,衛(wèi)監(jiān)軍為何請我二人同行?”

  朱撫亦激動道:“鄧艾麾下有二萬人,衛(wèi)監(jiān)軍才一千人,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何以抓之?”

  見二人難受,衛(wèi)瓘安慰道:“二位使者,正因為艱難,所以我才請二人與我同行?!币姸艘廊徊唤?,衛(wèi)瓘接著道:“抓捕鄧艾,當(dāng)智取也。你二人是朝廷派來之使者,而我是伐蜀監(jiān)軍,只要按照我之計策,我等不廢一兵一卒,便能擒獲鄧艾?!?p>  于是衛(wèi)瓘將自己的計策告知二人,二人聽后,皆認為可行。

  稍晚,蜀軍軍營。

  張翼、廖化、董厥收到姜維密信。

  張翼道:“大將軍欲借鐘會之手殺掉鄧艾,然后再借機殺掉鐘會,命我等做好準(zhǔn)備,時機一到,一舉復(fù)國。”

  廖化感慨道:“國家已經(jīng)滅亡,而大將軍依然為復(fù)國竭盡全力,若丞相在天有靈,也會為此感動?!?p>  董厥道:“只是這難度實在太大,就算能除掉鄧艾、鐘會,入蜀魏將多達數(shù)十員,魏兵更有二十萬之眾,大將軍如何英勇,才能事成?”

  張翼道:“這或許就是大將軍看到有可乘之機,所以愿意一試?!?p>  廖化道:“我軍有五萬人,雖被關(guān)押,并未解散,或許大將軍會努力使鐘會信任,使我軍重獲兵器鎧甲,便能舉事?!?p>  張翼、廖化、董厥三人雖覺復(fù)國一事難度頗大,但皆為姜維之壯舉感嘆。

  到了正月十三日,入夜,成都郊外軍營。

  衛(wèi)瓘等人來到官軍營帳,命麾下親兵到諸營,以皇帝詔令通知軍營所有將領(lǐng)到官軍營帳集合。

  另外衛(wèi)瓘告之諸將,若到軍營,爵位賞賜與原來一樣,敢有不來者,誅滅三族。

  新一日,雞鳴時分,軍營諸將都被衛(wèi)瓘召來,于是衛(wèi)瓘告之眾將,皇帝詔令逮捕鄧艾父子,其余人一概不問。

  眾將得令,不知所措。

  衛(wèi)瓘讓夏侯和、朱撫監(jiān)視與安撫諸將,他本人則乘坐使者車,去往成都城門,入城后直達皇宮。

  此時鄧艾、鄧忠父子還在殿中睡覺。

  只見衛(wèi)瓘乘車直接到達鄧艾寢殿,命令親兵破門而入,逮捕鄧艾父子。

  鄧艾父子于睡夢中被驚醒,醒來已被衛(wèi)瓘所擒。

  見來者是衛(wèi)瓘,鄧艾道:“衛(wèi)監(jiān)軍,我犯何罪,為何抓我?”

  衛(wèi)瓘拿出詔令,道:“朝廷有令,逮捕鄧艾父子!”

  鄧艾看過詔令,道:“我鄧艾乃忠臣也,為何會到如此境地,白起當(dāng)年之殘酷,今日重現(xiàn)矣!”

  衛(wèi)瓘道:“鄧將軍,等到洛陽,再向朝廷伸冤,押走!”

  于是鄧艾、鄧忠父子被押出成都,當(dāng)路過軍營時,營中諸將見鄧艾父子入囚車,心有不甘,紛紛拿起兵器,欲救回鄧艾,便圍住囚車。

  鄧艾部將段灼道:“鄧將軍乃國之良將,滅蜀之功臣,何以反叛!”

  鄧艾部下樊震道:“請衛(wèi)監(jiān)軍留下鄧將軍,我等諸將愿上表朝廷,澄清黑白!”

  于是鄧艾手下將士皆激動萬分,持兵器威脅,場面或?qū)⑹Э亍?p>  見況,衛(wèi)瓘不帶親兵,站于諸將身前,呼吁安靜,并道:“諸位,諸位將士,我知真相并非如此,欲上書進言,告知朝廷鄧將軍之功勞與忠心,我將親自為鄧將軍申辯冤屈?!?p>  夏侯和道:“我以相國府左司馬與使者身份,與衛(wèi)監(jiān)軍一同上表申辯?!?p>  朱撫道:“我以相國府騎士曹屬與使者身份,亦與衛(wèi)監(jiān)軍一同上表申辯?!?p>  諸將見三人如此之言,便不再激動,卻未放下武器。

  如此看來,衛(wèi)瓘欲憑三寸之舌平定營中諸將,并非易事。

  只見這時,鄧艾發(fā)話道:“諸位將士,不要再爭之。等我到達洛陽,當(dāng)由國法處之,若我真有罪,甘愿領(lǐng)罪??赡愕热绱顺秩薪佘?,只會被人落下口舌,就算無罪,亦成有罪。所以請諸位聽老夫一言,放下兵刃,皆散去矣!”

  于是在衛(wèi)瓘、鄧艾的多次勸道下,鄧艾麾下將士終于不再堅持,逐漸散去。

  衛(wèi)瓘便將鄧艾押入自己營帳,派人告之鐘會。

  不久之后,鐘會到達雒縣。賈充在去往漢中的路上。司馬昭與魏帝曹奐在去往長安的路上。

  鐘會住所。鐘會與姜維密謀。

  鐘會道:“今日衛(wèi)瓘書信,告知已抓捕鄧艾,看來借鄧艾之手除掉衛(wèi)瓘未能成功?!?p>  姜維思索片刻,道:“鄧艾已捕,衛(wèi)瓘麾下不過千人,不足為慮,今當(dāng)議大事也?!?p>  鐘會道:“兄長繼續(xù)說來?!?p>  姜維道:“明日到達成都,便將鄧艾押往洛陽,收編其部下,此時賢弟所統(tǒng)大軍及歸降蜀兵共計二十余萬人,猛將精銳皆在己手,威震西蜀,功名蓋世。”

  鐘會道:“當(dāng)若何?”

  姜維道:“若情況有變,便不再居于人下?!?p>  鐘會站起身來,在房中來回走動,此時他心中多有矛盾,他看著姜維,道:“我率全國半數(shù)軍隊占據(jù)成都,若司馬昭懷疑我,我必不可活矣!”

  姜維道:“是也!若司馬昭懷疑你,你當(dāng)尋求自保?!?p>  鐘會道:“如何自保?”

  姜維道:“可稱益州牧,占據(jù)巴、蜀之地。后命我率五萬蜀兵,作先鋒出斜谷,進攻長安,賢弟則率大眾在后。在取下長安后,命騎兵走陸路,步兵走水陸,順渭水而下,五日便可到達孟津,步兵與騎兵會師洛陽之時,即可平定天下。”

  鐘會道:“若不能平定天下,又當(dāng)如何?”

  姜維道:“退保蜀地,當(dāng)作劉備?!?p>  見姜維如此策略,鐘會認真思索起來,當(dāng)想到自己的身世時,道:“家父開國功勛,逝后配享太祖庭廟。家母受國家恩惠,逝后為誥命夫人。家兄為后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我潁川鐘氏一門皆忠臣,我怎能擁兵反叛?!?p>  姜維勸道:“賢弟此言差矣!你之起兵并非反叛國家,只是針對司馬昭一人。近聞郭太后崩,將以郭太后遺詔廢司馬昭,賢弟勤王,輔佐魏帝?!?p>  鐘會止住姜維,道:“此大事也,容弟深思?!?p>  于是鐘會、姜維徹夜商議,若鐘會入主成都后,情況有變時,當(dāng)如何為之。

  正月十五日,鐘會到達成都。

  同一日,鐘會用囚車送走鄧艾。

  鄧艾一走,鐘會大舒一口氣,因為在鐘會眼中,所忌憚之人,便為鄧艾。

  而此時姜維雖未能直接殺掉鄧艾,但鄧艾能被送走,也算除掉眼中釘。另外在姜維眼里,鄧艾比鐘會難對付多了。

  至此,衛(wèi)瓘?fù)瓿墒姑姇胫鞒啥?,姜維先除一害,蜀中形勢發(fā)生改變。

  鐘會又發(fā)布命令,收編鄧艾部下。

  在正月十五元宵之日,鐘會的聲威達到頂峰。

  不久,鐘會、姜維等人進入蜀宮,來到正殿。鐘會看著身前的皇帝寶座,試坐小許。

  黃昏,一封密信傳至劉禪寢宮。

  季漢太子仆蔣顯親手將密信呈上,劉禪打開一看,信中道:愿陛下忍數(shù)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fù)安,日月幽而復(fù)明。欲偽服事鐘會,因殺之以復(fù)蜀土。

  通俗意思為:希望陛下忍幾日的恥辱,臣姜維打算讓國家由危險轉(zhuǎn)為安寧,讓日月幽暗轉(zhuǎn)為重見光明。如今假裝侍奉鐘會,尋找機會便會殺掉他,以此恢復(fù)國家。

  劉禪見信,大為感慨,拿給太子劉璿,劉璿閱之道:“父皇,大將軍欲憑一己之力,恢復(fù)國家。”

  劉禪對蔣顯道:“大將軍已回成都?”

  蔣顯道:“是的陛下,大將軍還道,只要司馬昭懷疑鐘會,他便會勸鐘會起兵,討伐司馬昭。等到大將軍重持兵甲,便會借機殺掉鐘會,再將其余魏兵誅殺或收編,之后陛下便能復(fù)位。”

  劉禪道:“真是一個大膽之計策,真乃患難見忠臣也。大將軍之舉又令寡人增多感傷,是否出降稍早邪!如今寡人已無法起草詔書,當(dāng)傳口諭,以姜維為丞相、錄尚書事,領(lǐng)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維。就由蔣愛卿去傳諭!”

  蔣顯道:“臣遵令!只是臣目前還不能去傳達諭令。”

  劉禪道:“這是為何?”

  蔣顯道:“大將軍讓我留于陛下寢宮,等待軍令?!?p>  劉禪微微點頭,道:“也好,卿依舊服侍太子。”

  蔣顯道:“遵令!”

  此時皇宮正殿。

  鐘會、姜維,及鐘會四位僚屬杜預(yù)、羊琇、鄧殷、向雄,鐘會養(yǎng)子鐘邕等匯集一同,慶祝元宵。

  姜維等人舉樽道:“恭喜鐘將軍入主成都。”

  鐘會亦舉樽道:“同喜,請!”

  飲畢,鐘會對姜維道:“伯約,要不明日一起去看望蜀主,你與他一年多未相見,當(dāng)甚為想念?!?p>  姜維嘆氣道:“若不是小人黃皓,怎會有今日之局面,我深感痛心,不愿往矣?!?p>  鐘會安慰道:“兄長嚴(yán)重,黃皓已被鄧艾所殺,何必再生怨氣?!?p>  姜維只好道:“是,伯約明白。不過有傳聞,黃皓重金收買鄧艾部下,因此逃過一死?!?p>  鐘會道:“還有此事,我立即派人調(diào)查。”

  這時,有軍士送來書信。杜預(yù)拿到,轉(zhuǎn)交鐘會。

  鐘會打開一看,是司馬昭寫給自己的信,文曰:恐鄧艾或不就征,今遣中護軍賈充將步騎萬人徑入斜谷,屯樂城,吾自將十萬屯長安,相見在近。

  鐘會閱之,大驚,并道:“擒拿鄧艾,相國知我能獨辦之,今率大軍前來,必覺我有異心。”

  此信眾僚傳閱后,皆驚訝不知何意。

  姜維道:“君疑臣,則臣必死!”

  鐘會思索一陣,道:“事已至此,當(dāng)速起兵。若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p>  眾僚屬見鐘會如此言論,更為不解。

  杜預(yù)道:“鐘將軍,此事極為可疑,當(dāng)深思而行?!?p>  鐘會道:“深思?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遺策,四海所共知也。而今我功高名盛,怎會有好歸宿?!?p>  羊琇道:“鐘將軍,如今雖擁兵二十萬眾,但大小將領(lǐng),心思不同,怕不能約束而追隨鐘將軍?!?p>  鐘會道:“這好辦,明日請護軍、郡守、衙門騎督以上,以為郭太后發(fā)喪為由,前來朝堂。以郭太后遺詔,起兵討伐司馬昭。”

  鄧殷道:“鐘將軍,相國真要殺我等乎?”

  向雄道:“鐘將軍,可有他策乎?”

  鐘會見眾人不明白,于是看著姜維。

  姜維道:“諸位,此時司馬昭率十萬大軍前來,形勢危在旦夕,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鐘將軍被殺之日,爾等僚屬將無一幸免?!?p>  鐘會道:“你四人跟隨我一路出征,早成司馬昭眼中釘。杜長史,你與我長期在司馬昭府上共事,司馬氏誅滅曹爽,南闕弒君,可曾忘之。羊參軍,你昔日只是泰山郡一小吏,我任司隸校尉時,見你為人君子,破格提拔,你才能入朝,亦隨軍出征。鄧主簿,我欣賞你之才干,將你由澠池令召為主簿。向功曹,尚書王經(jīng)死后,你以過失入獄,是我將你從獄中救出,征召為功曹。你四人有今日之功,全因我之成全,當(dāng)堅定意志,與我共舉大事!”

  鐘會一番訓(xùn)話,四人皆沉默。

  鐘會接著道:“本將軍決定,明日為郭太后發(fā)喪,遍請諸將入宮,若有不來者,誅滅三族!”

  正月十五日,鐘會入主成都,囚車送走鄧艾,本以為能穩(wěn)坐巴蜀之地。不料此時,司馬昭書信送至,使本就疑惑不安的鐘會更敢害怕。為尋自保,只能起兵。那么明日,諸將來到宮中,鐘會將如何宣告起兵之事,而諸將之反應(yīng)又是如何,之后又將發(fā)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鐘會討伐司馬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