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存亡之秋

第八章 益州學子論諸葛

存亡之秋 學者鳳鳥 5699 2020-08-15 09:15:00

  數(shù)日后,正午,陳術(shù)家。

  此時陳壽還在房中睡覺,見有敲門聲,陳壽無奈去開,開門后道:“申伯,今日還早,可多睡覺?!闭f著便打了個哈欠。

  陳術(shù)走進他寢房,道:“承祚,雖是周末,但已正午,可起床也。”

  陳壽看了看天空,道:“咳,好像真是?!贝┲路r,陳壽繼續(xù)道:“找我有事否?”

  陳術(shù)略有著急,道:“你難道忘了,你我約定今日將各自所寫之《益部耆舊傳》拿出來交換品讀。”

  陳壽這才想起來,搔頭片刻,表情尷尬道:“好像是有這回事。”于是陳壽趕緊把衣服穿好。穿好衣服后,他道:“稍等,我去洗個臉。”

  等陳壽洗臉回來,將一書卷拿到陳術(shù)身邊,道:“申伯,請看?!?p>  陳術(shù)一看,即不滿道:“承祚,這是怎么回事,半月就這么點,你在欺負我?”

  見朋友生氣了,陳壽趕緊賠禮,道:“抱歉申伯,小弟萬分抱歉?!?p>  陳術(shù)嘆了口氣,道:“承祚,你讓我說何才好,你來看我所寫?!标愋g(shù)說后把自己寫的部分拿給他看。

  陳壽仔細一看,感覺質(zhì)量還很不錯,他不禁念道內(nèi)容:“‘(張)嶷出自孤微,而少有通壯之節(jié)?!?。這個寫得好,蕩寇將軍張嶷,帶病出征前線,最后殉國在襄武那鳥地方,惜哉!”

  陳術(shù)聽后從他手里拿回書卷,道:“你還知我寫得好。你這半月在作何,就寫這么點。你我當初之約定難道忘了,你要這樣下去我以后自己寫,不和你共同編著。”陳術(shù)說后便要離開,陳壽趕緊把他拉回,讓他坐好,扶背安慰道:“老兄,著急作甚,你讓我解釋一下可否,解釋完再走亦不遲矣?!?p>  見他嬉皮笑臉,陳術(shù)道:“也好,我看你怎么說。”

  兩人坐好后,陳壽道:“我之前去拜訪過周巨。”

  陳術(shù)疑惑道:“周巨,就是那個精通天文占術(shù)之儒林校尉周巨,周國師?!?p>  陳壽道:“正是?!?p>  陳術(shù)道:“你找他作甚?”

  陳壽道:“你我不是約定合著一部《益部耆舊傳》,我一直在收集資料,便去了周巨家?!?p>  陳術(shù)道:“那他怎么說?”

  陳壽笑道:“周巨那人,知識雖廣泛,卻不想多說?!?p>  陳術(shù)道:“那你具體問別人何事?”

  陳壽道:“天下大勢,費祎故事與我之未來,你要先聽哪個?”

  陳術(shù)道:“天下大勢,費祎故事,你之未來,可先說費祎?!?p>  陳壽道:“費祎在延熙十四年時回到成都,然后去找他。他告訴費祎,成都沒有宰相位。費祎聽后很哀傷,年底便離開成都。一年多后,費祎被刺?!?p>  陳術(shù)道:“此事挺玄乎!大將軍費祎沒事找周巨作甚,是否人一旦年紀大了皆信占術(shù)?!?p>  陳壽微微點頭,道:“或有可能。后來我追問下,得出刺殺費祎之六個嫌疑人?!?p>  陳術(shù)道:“哪六人?”

  陳壽道:“一、郭循,二、魏國,三、姜維,四、天子,五、陳祗,六、黃皓。”

  陳術(shù)琢磨許久,道:“這也太難分析,不過有一人必為真兇。”

  陳壽道:“你認為,那會是誰?”

  陳術(shù)道:“不好說,不過我覺得應(yīng)該不是魏國。你知道我是漢中人,離邊界不遠。郭循那人我還是了解,他在涼州并無名氣,而魏國朝廷壓根就不知有這人。郭循作案過后,魏國那邊過了半年才反應(yīng)過來,說是追封為侯,結(jié)果姓名都搞錯了,別人叫郭循,結(jié)果追封之人叫郭脩?!?p>  陳壽道:“還有這事,那他到底叫郭循還是郭脩?”

  陳術(shù)道:“誰可知邪!”

  陳壽道:“不是魏國刺客乎?”

  陳術(shù)道:“真不是。你再想想,郭循為何要為魏而殺費祎。你看我朝歷代官右之人,諸葛丞相、蔣琬、費祎、姜維,里面最保守最迂腐者便是費祎。魏國殺他對自己有何好處,也沒看到魏國因此出兵,國內(nèi)因此而動蕩。再說郭循,不過是西平一中郎,這樣之人歸國后居然可做到左將軍之職,他感激我國還來不及,怎會為過去從沒重用過自己之魏國舍棄生命,這實在說不通?!?p>  陳壽點了點頭,道:“也對,若不是魏國指使,那便為郭循自己主張,或是姜維、天子、陳祗和黃皓所指使?!?p>  陳術(shù)站起來,道:“你這人,也太閑,研究這方面,自己細想便可?!?p>  陳術(shù)說后欲走,陳壽又把他拉住,道:“申伯別走,我話還沒說完?!?p>  陳術(shù)只好站在那里,道:“趕緊說,說完后我還要回去繼續(xù)寫書?!?p>  陳壽笑了笑,道:“我不是還未工作,我就問周巨,我應(yīng)為誰效命。我舉出太子、姜維、陳祗三人,問他選誰,他卻說皆不行?!?p>  陳術(shù)又感疑惑,道:“真如此?此三人乃之棟梁,皆不可效命?”

  陳壽道:“是,他這么說,使我也困惑。但更奇怪之事是當我從他家走出,發(fā)現(xiàn)他家斜對面那戶人家可不簡單?!?p>  陳術(shù)道:“那戶人家如何?。”

  陳壽道:“那便諸葛家?!?p>  陳術(shù)驚訝,道:“諸葛家!葛侯諸葛思遠宅??!”

  陳壽道:“正是!”

  陳術(shù)認真一品,道:“原來如此,我明白矣。周巨之意,便為暗示你應(yīng)去投奔葛侯!”

  陳壽湊近他身前,道:“你敢確定?”

  陳術(shù)道:“絕對如此!”

  陳壽想了想,道:“可是,我與葛侯未又交情,如何才能認識他?”

  陳術(shù)笑了笑,道:“這還不簡單,你認識壽良否?”

  陳壽道:“蜀郡成都人壽文淑。”

  陳術(shù)道:“就是他,他如今在編著《諸葛亮集》,編完之后肯定要拿給葛侯一看,你可以去拜訪他,與他交談?!?p>  陳壽大悟,道:好辦法,老兄,你可與我一起去找壽文淑?!?p>  陳術(shù)搖頭,道:“不用,我對葛侯無任何興趣,你自己去便可,再說我還要回去繼續(xù)寫《益部耆舊傳》。”陳術(shù)道后便離開了。

  陳術(shù)走后,陳壽左思右想,感覺機會來了。

  關(guān)于壽良這人,算是益州才俊,陳壽認為應(yīng)該寫點東西給他看,這樣或許更好一些。想到這里陳壽沒有猶豫,拿起筆來,稍加思索,寫出: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杰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jié)納。及曹操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zhì),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quán),求援吳會。權(quán)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曹操交戰(zhàn),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

  通俗意思:諸葛亮在年少的時候就才華逸群,英雄之氣度,他身高八尺,相貌非常偉美,當時的人驚異他的才能和容貌。因為遭遇漢末動亂,他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避難,躬耕于田野,沒有追求名譽地位。當時左將軍劉備聽說諸葛亮有特殊氣概,于是三次到草廬中拜訪他;諸葛亮深感劉備的英雄姿態(tài)與杰出才能,于是解下農(nóng)衣表達誠意,與劉備深交。到了曹操南征荊州時,劉琮獻出荊州投降,使得劉備失去大勢,軍隊弱小,沒有自己的領(lǐng)地。當時諸葛亮時年二十七歲,便向劉備獻上奇策,親自出使孫權(quán),請求東吳援助。孫權(quán)一向佩服仰慕劉備,又見諸葛亮奇特儒雅,非常尊重,于是派兵三萬人援助劉備。劉備得到東吳援助便與曹操交戰(zhàn),大敗其軍隊,又乘勝出擊,平定了長江以南地區(qū)。

  從容寫畢,陳壽放下筆來,不等吃飯,便持書卷,飛快跑去錦官城。

  此時皇宮。

  陳祗、許游正在劉禪之旁。

  劉禪道:“吾最近在想一事,想聽陳愛卿之意?!?p>  陳祗道:“卿陛下明示?!?p>  劉禪指著前面樓臺,道:“補修宮殿,可譙大夫若知肯定將勸諫,這事該如何看待?”

  陳祗道:“陛下,臣認為可適當修建?!?p>  劉禪道:“那又如何適當?”

  許游道:“陛下,譙大夫在宮外,宮內(nèi)消息并不非靈通。再加上大將軍停止北伐,了卻譙大夫之心愿,故適當修建,合情合理也?!?p>  陳祗道:“正所謂緊一口松一口,他不讓陛下出兵,陛下采納,總不能再阻止陛下生活??催@破舊皇宮,稍微修建,有何不可。難道魏國和吳國就不建皇宮,聽聞二國之皇宮比我國壯麗許多,為何二國之帝王可享受,而陛下奮斗數(shù)十年還不能也?”

  許游道:“陛下乃天子,譙周為臣。臣能勸諫而不能干涉,還望陛下早定主張?!?p>  在陳祗、許游二人的反復勸導下,劉禪有些心動了,但還是不能立即決定。

  見皇帝如此,黃皓急了,走近補充道:“陛下辛苦一生,五十余歲還被人像小孩一般管理,何以如此?老仆為此傷感,日日不能正常飲食。若陛下再過不好,那才是我等臣民之不幸矣!”

  許游道:“臣許游斗膽請求陛下下詔,令臣負責補修皇宮一事?!?p>  黃皓道:“陛下,可以下詔矣。等魏吳二國使臣到來,看到我國巍峨宮殿,才知王氣所在,人心向背也!”

  劉禪于是站起來,向前走了兩步,道:“陳愛卿、許愛卿,你二人可知鎮(zhèn)水神獸?”

  陳祗道:“陛下,臣略有所知,鎮(zhèn)水神獸指石犀牛。漢大儒揚雄《蜀王本紀》有曰: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壓)水精,因曰犀牛里。”

  劉禪道:“揚雄這篇為何意?”

  陳祗道:“意思是說以前蜀江水大,容易造成危害。當時秦蜀郡太守李冰制作五枚高大石犀牛來鎮(zhèn)水,在府中安置兩枚,在市橋安置一枚,在蜀江中安置兩枚。”

  劉禪道:“那這五枚石犀牛今在何處,可移至宮中否?”

  陳祗看著許游,許游道:“陛下,臣記得當年蜀郡郡府安置有二枚,依舊于府中,可移至這二枚?!?p>  劉禪道:“善!許愛卿,此事交由卿去辦理。”

  許游道:“臣遵令!”

  劉禪看著陳祗,道:“吾還有一問。”

  陳祗道:“請陛下明示。”

  劉禪皺眉道:“我還是擔心譙大夫,這樣,汝二人修建時動靜不要太大。人手不夠便去找羽林軍,吾讓諸葛思遠以侍中監(jiān)管羽林軍,找諸葛思遠借人,就說是吾之意。另外大將軍那邊汝二人不宜打擾。他是丞相留下之老臣,為人節(jié)儉,亦看不慣吾興土木?!?p>  陳祗、許游皆道:“臣明白?!?p>  黃皓道:“再過三月,陛下便有新宮殿也?!?p>  劉禪道:“說實話,我并不期待新宮殿,為何?因吾比父皇節(jié)儉太多。父皇雖在位時間不長,可各種官府、城墻、亭樓之修建從未停止,另還有惠陵,漢昭烈廟。吾在位幾十年都沒父皇幾年建得多,吾甚至連一座像樣宮室都沒建過。汝說吾有何期待,幾十年之后,都五十余歲,不過是簡約補修矣?!?p>  陳祗道:“是,陛下乃圣君、仁君、愛民之君、節(jié)儉之君?!?p>  許游道:“臣亦如此認為?!?p>  不久,錦官城。

  陳壽去往錦官城的路上,見路邊有個小攤,再看招牌‘軍屯鍋魁’之字,摸著肚子,好像今日還沒吃一口飯,于是他走到那里買了一個,邊走邊吃。

  當他走到一個叫錦里文學的地方,停下了腳步,這里便是壽良白天常來的場所。

  吃完鍋魁,于是走進。

  還未找到壽良,卻遇見一人,那人是同窗李密。

  見李密正在那閱讀,陳壽道:“令伯?!?p>  李密樂道:“承祚?!?p>  陳壽道:“好久未見,你今日挺有精神?!?p>  李密道:“你也一樣,在這里找書閱讀否?”

  陳壽道:“不是,我是找人?!?p>  李密看了看左右,道:“此地乃州學之地,聚集國中三千學子,你要找何人?”

  陳壽道:“壽良、壽文淑。”

  李密道:“壽文淑,真巧,我見他今日有來此地,還未來得及交談,走,你我一同去找他?!?p>  陳壽道:“好!”

  于是二人一同去往壽良所在的房舍。

  當見到壽良時,見他正和李驤、杜烈一起研究文學。

  于是陳壽、李密、壽良、李驤、杜烈五人同坐一堂。

  壽良道:“承祚、令伯,上次譙大夫在家里會友,你等二人很不給面子,皆沒到來?!?p>  李密道:“文淑誤會也,當時我隨大將軍在前線作戰(zhàn),便無法趕來?!?p>  陳壽想了想,道:“我家里有事,所以遲矣?!?p>  李驤看著陳壽,道:“家里何事,如此嚴重?!?p>  杜烈勸道:“罷了,皆已過去,還提作甚。承祚今日來州學之地,有何貴干?”

  陳壽道:“那我就直說,我是有事找文淑?!?p>  壽良道:“找我?有何事?!?p>  陳壽道:“我聽說你在編寫《諸葛亮集》,可有此事?!?p>  壽良道:“沒錯,我正在編著?!?p>  陳壽道:“可否拿來品讀?”

  壽良想了想,道:“請稍等。”片刻后,他拿出一卷,走到陳壽邊,道:“這便是?!?p>  陳壽接過書卷,品讀起來。

  只見陳壽忽然面部崢嶸,如食苦藥,連連搖頭,很快便將書卷還于壽良。

  見況,壽良與眾人皆驚。

  李驤道:“承祚,怎如此表情。”

  李密道:“此文有不妥之處?”

  陳壽嘆了口氣,道:“也罷,編神仙故事,或不能流傳后世?!?p>  壽良把書卷放回案幾,道:“承祚,我這也不完全為編造,解有真實故事為背景,只是稍微夸張小許,這樣便不能流傳后世乎?”

  陳壽從袖中拿出一卷,道:“你看這個?!?p>  壽良接過書卷,閱讀起來:“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當念完全文后,面色震撼,于是眾人爭先傳閱此卷,皆驚嘆。

  壽良道:“承祚,此文出自你筆?”見陳壽點頭肯定,壽良贊道:“從前譙大夫說你是子游,確有其才,壽良我甘拜下風?!眽哿嫉篮蟊憔窗蓐悏?。

  陳壽見況,于是回禮。

  李驤道:“確實為好文章!”

  杜烈對壽良道:“其實你文章尚可,只需潤色之?!?p>  李密對壽良道:“我觀承祚今日前來,并不是與你比試文采,應(yīng)有他意。”

  壽良疑惑看著陳壽,道:“當為何意?”

  陳壽道:“令伯說得對,我今日前來確實不是為比試,而是另有原因?!庇谑潜娙俗?,陳壽將自己之前與周巨之談,陳術(shù)之薦,敘述而來。

  眾人一聽,這才明白,壽良道:“原來你想見葛侯,不早說也?!?p>  陳壽笑著拍拍他胳膊,道:“萬事開頭難,總有個過程。”

  李驤道:“我等好久沒去拜見葛侯,不如相約時間一起拜見。”

  杜烈道:“這個主意不錯,文淑和承祚可把各自作品帶上,一同交于葛侯閱覽?!?p>  李密道:“我看可行,我等益州學子可一同拜訪葛侯?!?p>  壽良對眾人道:“那就一起去見葛侯,就在明日午后,相約葛侯家?!?p>  “好!”眾人皆應(yīng)道。

  于是陳壽、李密、壽良、李驤和杜烈等五位益州才俊,相約明日前往葛侯家。那么他們能否見到葛侯諸葛瞻,之后又將發(fā)生什么事,請看下一章:修宮室拜見葛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