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朝,譙周感覺自己的勸諫沒收到良好效果。晚上在家,他便把自己關(guān)在書房,長時間思索。
他思索什么,思索白天周巨、黃皓、陳祗、許游這些人,沒一個心里為國為民,不過是朝中小丑,令人厭惡。而他感覺最惡心的人或許是尚書令陳祗。陳祗能把持圣上心思,又掌握實際權(quán)柄,真不是他靠一張嘴而能說服的。
只見譙周拿起筆來,準備寫點什么。
譙家前堂,譙周的三個兒子譙熙、譙賢、譙同正在那里。因為父親長時間把自己關(guān)在書房,這讓三兄弟都很擔心。
長兄譙熙道:“今日上朝,我聽說龐宏因輕視陳祗而被貶官。”
次兄譙賢道:“龐宏對大赦天下、更改年號等皆有不滿,因此得罪了陳尚書令?!?p> 三弟譙同道:“聽說父親對國家北伐政策不滿,與陳奉宗展開激烈辯論,所以今日回來之后心情格外沉重,飯也不吃便把自己關(guān)在書房,父親會不會也得罪了那個陳奉宗。”
譙熙搖了搖頭,道:“不知,但我相信陛下尊重學者,不應對父親有所動作?!?p> 譙賢道:“我贊同你觀點。陛下不會,可那陳尚書令便難料?!?p> 譙同道:“這個陳奉宗立功心切,連續(xù)幾年讓陛下出兵北伐,我看這汝南人根本不體恤我等蜀人,他似乎把蜀人當成他走向成功之工具?!?p> 譙熙嘆了口氣,道:“罷了,父親長時間把自己關(guān)在書房,已一個多時辰,我很擔心他?!?p> 譙賢道:“我也是,要不一起去敲門?!?p> 譙同道:“走,去試試?!?p> 于是譙熙兄弟三人走到書房門外,誰敲門比較合適,三人決定讓三弟譙同來,因為譙同為人忠厚質(zhì)樸,又繼承了更多父親譙周的學問,便得到父親更多的喜愛。
只見譙同向前一步,敲了下門。
譙周聽見敲門聲,明白其意,便讓三人進來。
譙熙、譙賢、譙同進來后站在譙周的案幾前,見父親正在寫字,誰也不好打擾。
又過了一陣,譙周放下筆來,看來是寫好了。
譙周抬頭看著三人,道:“你兄弟三人是不是很不解,為何家父在書房待了這么長時間,或有兩個時辰。其實家父正在寫文章,當下已經(jīng)寫好,可來看看?!闭f后,譙周將手中之卷交于譙熙。
譙熙接過書卷,一看標題,大驚,道:“父親,《仇國論》!”
譙周稍顯得意,道:“是之,你三人皆好好品讀父親這篇《仇國論》,讀過后各自發(fā)表意見。”
于是三人開始品讀此篇,譙周則飲口茶,后閉目養(yǎng)神。
《仇國論》:因余之國小,而肇建之國大,并爭于世而為仇敵。因余之國有高賢卿者,問于伏愚子曰:“今國事未定,上下勞心,往古之事,能以弱勝強者,其術(shù)何如?”伏愚子曰:“吾聞之,處大國無患者恒多慢,處小國有憂者恒思善;多慢則生亂,思善則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養(yǎng)民,以少取多;勾踐恤眾,以弱斃強,此其術(shù)也。”賢卿曰:“曩者項強漢弱,相與戰(zhàn)爭,無日寧息,然項羽與漢約分鴻溝為界,各欲歸息民;張良以為民志既定,則難動也,尋帥追羽,終斃項氏,豈必由文王之事乎?肇建之國方有疾疢,我因其隙,陷其邊陲,覬增其疾而斃之也?!狈拮釉唬骸爱斠?、周之際,王侯世尊,君臣久固,民習所專;深根者難拔,據(jù)固者難遷。當此之時,雖漢祖安能杖劍鞭馬而取天下乎?當秦罷侯置守之后,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或歲改主,或月易公,鳥驚獸駭,莫知所從,于是豪強并爭,虎裂狼分,疾搏者獲多,遲后者見吞。今我與肇建皆傳國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時,實有六國并據(jù)之勢,故可為文王,難為漢祖。夫民疲勞,則騷擾之兆生,上慢下暴則瓦解之形起。諺曰:‘射幸數(shù)跌,不如審發(fā)?!枪手钦卟粸樾±颇?,不為意似改步,時可而后動,數(shù)合而后舉,故湯、武之師不再戰(zhàn)而克,誠重民勞而度時審也。如遂極武黷征,土崩勢生,不幸遇難,雖有智者將不能謀之矣。若乃奇變縱橫,出入無間,沖波截轍,超谷越山,不由舟揖而濟盟津者,我愚子也,實所不及?!?p> 通俗意思:因余之國(虛構(gòu)國名)是一個小國,肇建之國(虛構(gòu)國名)是一個大國。兩國爭奪天下而成為世仇。因余之國有一個名叫高賢卿的人,向伏愚子請教道:“現(xiàn)在國事未定,國人操心,古代的事情中,能夠以弱勝強的國家,他們是用的什么辦法?”伏愚子回答:“我聽說,強大而無患難的國家容易不努力,弱小而充滿困難的國家常常做好事情。如果一個國家一直不努力就會發(fā)生動亂,努力想做好事情的國家就會太平安定,這是治國的常識。所以周文王愛護百姓,以少取多,越王勾踐撫恤民眾,以弱斃強,這就是古人的方法?!备哔t卿道:“過去項羽強而漢祖(劉邦)弱,互相戰(zhàn)爭,沒有停息的日子,之后項羽與漢祖以鴻溝為界,想返回而讓民眾休息,張良認為若民心已定,就很難發(fā)生動搖了。于是派軍隊追殺項羽,最終殺了他,這難道是用周文王的辦法嗎?肇建之國現(xiàn)有病患災難,我們就應該趁著機會,攻陷他的邊境,使得增加他的病痛而最終消滅他?!狈拮拥溃骸霸谝笊獭⒅車臅r候,王侯世代沿襲,君臣位置不變,民眾習慣了這種統(tǒng)治,已經(jīng)根深蒂固,很難移動開了。當處于這種時期,漢祖怎么能持劍策馬獲取天下呢?但是當秦國廢掉諸侯設置郡制之后,民眾不堪秦國勞役,天下土崩瓦解,每年更換國君,每月變易公侯,連鳥獸都驚駭了,不知道該歸附誰,于是豪強爭霸,天下就像被虎狼一樣分裂,力量強者就能收獲更多,遲鈍不努力者就會被吞滅。如今我們因余與肇建都是傳襲王位很久,不是秦末動蕩不安的時候,就像秦與六國并立的局勢,可像周文王那樣,成不了漢祖那樣。如果民眾疲憊勞苦,就是動亂發(fā)生的前兆,高高在上的人不努力,下面的人就會暴躁,國家就有瓦解的危險。諺語說:‘與其射箭數(shù)次都不能命中,不如謹慎發(fā)射?!灾钦卟粸橄夘^小利而轉(zhuǎn)移目標,不為看似而非的東西改變行動,等時機到了之后再行動,天數(shù)符合后再做事,所以商湯、周武王用兵能不戰(zhàn)而勝,成功原因在于能審時度勢,不使民眾過于勞苦。如果窮兵黷武,造成土崩之勢,若再遇到災難,就算是智者也沒有辦法了。如果能奇變縱橫天下,出入無阻礙,穿越急流,翻山越谷,不用船只就可以渡過孟津,這就不是我伏愚子的智慧所能做到的了?!?p> 譙熙、譙賢、譙同三人先后完成閱讀,便將書卷放回案幾,三人對視良久,皆不知該如何說起,皆做出一副很愁悶的神情。
這時譙周睜開雙眼,看著案幾上放回的書卷,輕輕將它拿于手中,抬頭看著三人,道:“老大老二老三,你三人已讀過此篇,皆感覺如何。”
見三人沉默,譙周道:“怎么,難道為父這篇《仇國論》寫得不好,還是沒看懂?!?p> 三人依然不語,譙周指著一人,道:“老大,眼目看著你父親,你先說?!?p> 譙熙只好看著他,道:“好,父親。我斗膽問一句,你這篇文章里提到之因余和肇建二國,是不是暗指我漢國和魏國?!?p> 譙周驚訝又欣喜,道:“你還挺聰明,不愧是老大,不過這不是暗指,而是明示。”
譙周看著旁邊一人,道:“老二,你說?!?p> 譙賢看著他,道:“父親,文中之高賢卿和伏愚子,這兩個人是不是指陳尚書令和父親你?!?p> 譙周樂道:“老二也很會分析,不愧是譙家人,沒白教你。老三?!?p> 譙同道:“父親,你之意是說,當今天下是秦與六國時期之天下,還沒有到秦末之天下。我國圣上可做周文王,但做不了漢高祖?!?p> 譙周非常開心地笑了,站起來走到三人身前,道:“分析也很透徹。你三人都說得對,因余和肇建就是漢國和魏國。高賢卿和伏愚子就是陳祗和我。當今天下也就是秦與六國時期之天下。這么看來,我這篇文章很通俗易懂,只要是個讀書人都能明白?!?p> 見他三人有些不開心,譙周拿起書卷往三人身上各拍了一下,提高語調(diào)道:“你三人為何這般愁苦,我這篇文章說不定可以流傳千古,你等應該為此而感到高興!”
“不是,不是!沒有,沒有!”三人連忙向父親表達歉意。
“那是為何,難道家父有寫錯之處?”譙周道。
譙周站在譙熙身前,道:“老大,你繼續(xù)說。”
譙熙道:“父親,我覺得這篇《仇國論》不是寫得不好,也沒有寫錯。只是有些話,若是不寫,或許更好?!?p> 譙周道:“此話怎講?”
譙賢道:“大哥之意是父親說得很有道理,只是某些人聽不進去?!?p> 譙周道:“誰聽不進去?”
譙同道:“尚書令陳祗,大將軍姜維,車騎將軍夏侯霸,這些人皆聽不進去,這些人只顧蠱惑圣心,不顧民意,堅持北伐,建立功勛?!?p> 譙周聽后大笑一陣,便將書卷扔回案幾,身子靠著案幾,低聲道:“說得對,說得太對了,這些人就沒一個聽得進去。我寫得再好,又有什么用,不過為自娛自樂耳!”
譙熙三人見父親情緒失落,彼此互視,不知該如何勸導、安慰。
只見譙周坐在地上,雙手搭在膝上,良久沉默了。
忽然,譙周抬頭盯著三人,鎮(zhèn)定道:“你三人信不信,就算有人聽不進去,也會有人聽得進去?!?p> 譙熙三人又感到困惑,沒有回復。
譙周道:“不信否,我馬上就讓你三個相信。你三個馬上幫我辦點事?!?p> 譙熙問道:“父親,何事?”
譙周道:“下月一日,召集蜀中學者、名士到我譙家赴宴,我要開師友會,要傳道授業(yè)?!?p> 譙熙道:“父親之意是舉行家宴,然后在宴會上把這篇《仇國論》介紹給蜀中學子,特別是做過你學生者?!?p> 譙周道:“沒錯,我之學生、蜀中名士、好友,盡量都要請來?!?p> 譙賢道:“這樣會不會人太多?!?p> 譙周道:“這會很多,我還恨少,怎么,都不愿意去?”
譙同道:“父親,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事一旦傳開,便無法改變也?!?p> 譙周道:“這點我會不明白?擔心什么,也不看看你父親是誰。再說我為大學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通,無所不曉,全國就沒有人比我更有學問。我在家中授課,諸學子聽到后還不狂喜趕來,誰會不愿意,你三人放心召集便是!”
“好,明白了父親!”三人只能答應了。
只見譙周推開三人,便去茅房方便。
方便時,譙周心里嘀咕著:“陳祗、姜維、夏侯霸,你等高高在上,掌握國家絕對權(quán)力,可國家再這樣下去遲早要完,看我怎么對付你等。”
譙熙、譙賢、譙同三人回到前堂,皆站著,無人就座。
譙熙道:“下月一日家中宴會一開,父親之《仇國論》便會在民間流傳。二位弟弟,若這樣做,圣上會不會因此怪罪父親?!?p> 二人想了一陣,譙賢道:“我想不會,因父親觀點很明確,是希望停止戰(zhàn)爭,休養(yǎng)生息,這有何錯?”
譙同道:“我想也不會,父親名望很高,又是長者,依我對圣上之了解,他是不會對父親動怒?!?p> 譙熙點了點頭,道:“希望如二位弟弟所言,那到底請何人前來較好?!?p> 譙賢道:“蜀中名士,家父學生,皆可以考慮?!?p> 譙同道:“如文立、羅憲這些?!?p> 譙熙道:“我知道該請什么人,你二人聽我安排?!?p> 于是譙熙很快整理出一份客人名單,三人便分別聯(lián)系名單上的人。
此時芒水、長城一線,季漢軍營。
話說楊戲因違反軍令,被關(guān)押在牢房中有一段時間了。也不知這段時間他自我反省的如何,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姜維并沒有要放他出去的想法。
李密,作為楊戲的同鄉(xiāng),這些日子他心里一直不是滋味。他不好直接勸姜維放人,便只能一個人抽空來牢房看望他。
一看李密來了,楊戲道:“嗟乎!天色已晚,李主簿前來有何貴干?”
李密走近,道:“文然,你何必跟我見外。再說看人不分早晚,只看有沒有心意?!闭f后李密把帶來的大肉扔給他,楊戲接過立即開吃,吃著道:“肉真不錯,酒,有帶酒否?”
李密勃然道:“文然,爾狂矣!還欲飲酒!”
楊戲嬉笑道:“這里人少,少飲無罪,令伯快幫我拿點?!?p> 李密道:“我可不敢,你有本事使喚其他人。”
楊戲放下手中肉,無奈看著他,道:“你讓我叫誰,這里就只有你我二人。你既有心意,再拿酒來有何不可。此地為大牢,飲酒或飲馬尿皆無區(qū)別,可放心去拿也?!?p> 李密笑了,道:“好,那我給你拿馬尿去?!?p> “別別別,罷了,飲水,我飲水總行否!”楊戲見他欲走,趕緊道。
李密便打來一些水,拿給他。
待楊戲吃好后,李密道:“你在這里好好待著,等姜將軍消氣之后,你才有機會出來。你必須老實一點,不要再給我惹事,明白乎?”
“明白,在下先謝老鄉(xiāng)。”楊戲道。
李密拍了拍身子,道:“你已吃好,可先休息,我走矣?!?p> 楊戲湊到他身前,道:“令伯,下次何時來看我?”
李密道:“別這樣,我不可能給你帶酒,軍令如山,豈同兒戲。我要這么做,下一個被關(guān)牢之人便是我。你記住,一定給我老實一點?!崩蠲苷f后便離開了。
楊戲見他就這么走了,感到?jīng)]趣,只能去睡了。
李密走出牢房便遇到負責巡夜的趙廣,趙廣道:“李主簿,可去看望楊文然乎?”
李密無法回避,只得點頭。
趙廣道:“楊文然之前鬧得太厲害,所以姜將軍很難短時間內(nèi)放他出去?!?p> 李密道:“這我知道?!?p> 趙廣道:“所以你千萬不要去找姜將軍求情,這會讓他更不高興。”
李密道:“謝謝趙將軍之提醒,我只是去給他送點飲食,沒有要幫他求情之意?!?p> 趙廣道:“這樣為最好,天色不早,你早點回帳休息?!?p> 李密道:“好,趙將軍你忙?!?p> 李密于是返回自己寢帳。
此時的李密,也確實幫不了他那位同鄉(xiāng)的忙,只能躺在帳中矮床,想著明日那些繁瑣的公務,想著想著,便睡著了。
譙周在家作《仇國論》,又想在家大搞師友會,看來他是一門心思要和當局者作對了。他這樣做真的對嗎,那么又會有哪些學者、名士到他家中,之后又將發(fā)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巴西安漢陳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