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是什么?是你學習一項技能后,對應的匹配一個工作。這個工作能給你帶來財富,可以維持生存的基本需要,稱之為立身之基。正如土地之于農(nóng)民,是生存活著的基本保障,是最原始的財富積累。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只要經(jīng)過社會培養(yǎng),自己學習,都能獲得一個職業(yè),做最初的財富積累。不同的是,有些人受社會風氣影響,從而扭曲了價值觀,開始盲目地追求物質(zhì),尋求金錢與名利,墮入物質(zhì)的輪回,而不是在解決生存以后,試圖尋找自己的事業(yè),自己的‘天職’,從而開啟一段精神世界的旅程,尋求心靈的快樂,探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那什么是事業(yè)呢?事業(yè)不僅僅是職業(yè)上單純地做大做強,更是承載了一個人最初的夢想,這個夢想可以于個人也可以于社會。就如一個人想著創(chuàng)辦一個公司,除了物質(zhì)金錢以外,還融入了創(chuàng)立者的夢想——或許是為了家族興旺,也可以是為了給失業(yè)人群安排工作,還可以是為了社會的進步等等。這時候,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大職業(yè),而是注入了靈魂,注入了思想,注入了物質(zhì)以外的精神層面的追求。這就升華了職業(yè),這融入思想和感情的職業(yè)就是夢想,可以給創(chuàng)立夢想的人帶來快樂,真正能夠帶來幸福的職業(yè)就是事業(yè),就是天職。好比一個作家,開始就是一個普通人,不被看好,不被認可,但有一天他成功的時候——當作品出版了,或改編了,給他帶來一筆財富的時候,他會流淚。為什么會流淚?外人看到的是那一筆物質(zhì)財富,這是社會大多數(shù)人用以衡量價值的東西;而作者收獲的是認可,是相信,是賞識,是精神財富。多少個日夜不停地思考并創(chuàng)作?多少人的冷眼與譏諷?在那一刻,淚花模糊了所有,看的最清的人已然看不清楚。他一直在替社會思考,不斷地摸索社會的道理由此引導人們走向幸福,而這一刻,他看清的是自己,看不清的也是自己。這就是一類人,一類對社會充滿激情和希望的人,他很快樂,需要那一刻擁有物質(zhì)財富才會被世俗認可,隨之而來的是精神財富,那是自己的所得,不是那些人的施舍。事業(yè)對于個人,不論大小,不論高低,更沒有貴賤。人生來就是找準自己的位置的,是真正讓自己覺得幸福的地方,就如一個淳樸的人喜歡種田一樣,為什么世俗就覺得這是不思進取呢?而為什么那些世俗又向往詩人所描述的那個‘桃花源’和田園生活呢?豈不是自相矛盾,故作高雅?那個種田的人去種田,從而摸出門道,不也可以做大做強,成為大的職業(yè)和事業(yè)嗎?就好比袁隆平走在田間研究水稻,像農(nóng)民一樣耕耘,沒人去阻止他和論述他。為什么一位找到自己‘天職’的人,享受著自己的幸福又要遭受非議呢?難道他不可以自己學習農(nóng)業(yè)知識嗎?不會研究突破難道還不能種植先進水稻嗎?這社會有很多普通的人,做著原本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是都被世俗的眼光排擠,慢慢地動搖了人生方向,選擇一條世俗認可的‘康莊’大道,卻再也沒有尋求人生的幸福。結(jié)論:職業(yè)可以成為事業(yè),事業(yè)也可以是一份普通的職業(yè)。只要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覺得有意義,世俗就不該排擠他,貶低他的道路。每個人不應該活在夢里的時候,還去嘲笑那些醒來的人,他們找到了歸宿,請你也醒來!
水青神云
小冰洋放棄娛樂,選擇創(chuàng)作,就是喜愛。作家或許是職業(yè),但創(chuàng)作是我的事業(yè),我走在這條路上遇到你們會很幸福。請多多支持,推薦給其他書友觀看,希望每個人都能醒來,都能尋求人生幸福,探索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