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華國武魂
“有句話說的好,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陳實笑道:“各位朋友,誰手里有吉他呢?”
“我!”在場的一人走了出來,手里拿著吉他,遞給陳實。
“謝謝了!”陳實接過吉他。
說實話,吉他這玩意,不少男的都會一兩手,原因嘛,當(dāng)然是因為裝逼。
高中好!高中好?。∪肓松鐣?,才知道最想回到的過去,不是小學(xué),不是初中,也不是大學(xué),而是高中,即使在經(jīng)歷一次高考也是無所謂的。
至于為什么,高中的妹子,比起初中和小學(xué)的妹子,更加熟透,比起大學(xué)的妹子,更加的單純。
“我就先下去了!”方樂安看著陳實笑道:“接下來,就是你一個人的時間!”
“好的!”陳實笑了笑。
“下面我要唱的歌名字叫《踏浪訴當(dāng)年》?!?p> “啦...啦...啦...
浮云在遠(yuǎn)山飄過,
前塵莫記多少,
童年共挽手嬉戲,
蹦跳過大橋。
今日又相聚在此地,
得失誰可料。
柔情望永不變,
此際最美妙。
踏浪共挽手輕訴,
童年樂趣多少?!?p> 許冠英陳實知道不少人對他的感覺就是文才,《僵尸先生》,但是除了這些許冠英還是一名歌手。只不過他歌手的光輝被他的弟弟蓋住了。
文武英杰,許氏四杰。
粵語歌曲流行就是從許冠杰開始的。
如果你不知道許冠杰,那么你肯定知道滄海一聲笑。
滄海一聲笑多個版本中,陳實最喜歡聽除了羅大佑他們的版本外,第二個就是許冠杰版本的滄海一聲笑。
“抬頭望燕子飛過,
低頭看浪潮。
今夕愿歡樂地相聚,
分手誰可料,
留存著愛的光輝
心里永照耀
啦...啦...啦...”
一曲唱閉,陳實呼出一口氣。
《踏浪訴當(dāng)年》,他很喜歡聽的一首歌。
文才在唱歌的時候,有一種滄桑感。
這一點陳實是模仿不來的。
陳實只能在歌曲中加上自己的元素。
雖然不如原唱好聽,但是有他的自己的風(fēng)格在里面。
許多名家再開始的時候,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這些名家早先的作品中都會帶有其他前輩的影子在里面。
名家的成名作,為什么會稱之為成名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走出了自己的風(fēng)格。
沒有自己風(fēng)格的作家,是不夠資格稱之為名家的。
“好!”方樂安帶頭叫好。
“怎么樣,我唱的還可以吧!”陳實看著方樂安。
方樂安豎起大拇指。
“對了,我沒有認(rèn)錯的話,你是陳實吧?”
這時候群里有一個不確定聲音傳來。
“是,是我!”陳實點頭道。
“我想問一下,陳實,你是寫武俠出身的,那么你可以為武俠寫一首歌嗎?”人群中又傳來一個聲音。
方樂安皺皺眉,他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情。
歌曲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寫出來的,剛才陳實唱的兩首歌都是原創(chuàng),他可以理解為這是陳實平日里的存貨。但是誰知道陳實還沒有存貨呢?
如果沒有。
方樂安走上前,看著陳實,問道:“陳實,你還沒有存貨,如果沒有,就算了吧!”。
“存貨?”陳實好奇看著方樂安,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想了想,才明白過來。
陳實拍著方樂安的肩膀道:“放心!我給你表演一場現(xiàn)場寫歌!”。
現(xiàn)場寫歌,穿越人士必備的裝逼技能。
在眾多小說中都出現(xiàn)過,沒想到有一天也會發(fā)生在他的身上。
都讓開!陳實的裝逼時刻開始了!
方樂安放心的點點頭,看陳實這意思還是有存貨的。
方樂安看著圍觀的人群道:“你們放心!陳實前些日子專門給武俠寫了一首歌,所以今天你們很幸運能聽到這首歌曲!”。
“……”陳實。
拜托,他剛想裝一手好B的,就這么被拆臺了?
想象的到時候說一句:“紙和筆來!”。
然后在眾人面前,寫下歌曲。
再看看眾人大驚失色的眼神。
嗯,想想就美滋滋。
可是,現(xiàn)在被拆臺!
陳實真的很想問一句,為什么兄弟你要拆我臺呢?
陳實沒好氣的看著方樂安。
方樂安被陳實的眼神看著心里有些發(fā)咻,不明白陳實此刻又在做什么妖。
“陳實,你能不能不要這么看著我!”
“哦!”陳實沒好氣道。
然后,看著圍觀的人群。
“這首歌如我兄弟說的一樣,我做了很久的準(zhǔn)備,既然大家有緣相聚在此地,我就把這首歌唱給大家。這首歌的名字叫《中華武魂》”
陳實放下吉他,看著周圍的人群。
這首歌他準(zhǔn)備情歌,像這種歌就不適合用吉他。
深呼吸。
“輕裘那長劍,烈馬狂歌。
忠肝和義膽,壯山河!
好一個風(fēng)云來去的江湖客!
敢于帝王平起平坐。
柔情那鐵骨,千金一諾。
生前和身后,起煙波。
好一個富貴浮云你奈我何!
劍光閃處,如泣如歌!
一腔血,流不盡江湖本色。
兩只腳,踏破了大漠長河。
三聲,嘆,嘆,嘆,只為家園古國!
四方人,傳頌著浩氣長歌!”
《中華武魂》曾經(jīng)是一部紀(jì)錄片的主題曲,記錄片所記錄的就是原世界的武俠電影的形態(tài)和神魄。
不過可惜的是這部紀(jì)錄片已經(jīng)殘缺不全了
在這首歌之前,還有個序。
序曰:
蓋俠士,古為善武、輕利、搏命者。浮生于亂世,名噪于道衰。披輕裘,挾長劍,策烈馬,引狂歌?;蚍鋈鯘?,救人于“急難之事”;或除暴安良,解國于“困厄之時”。其言必信,其諾必誠,其行必果。固常以勇武取重于諸侯,以信義顯名于天下。
鑒俠者之道,立乃立舍生取義之志,結(jié)乃結(jié)捐軀忘親之情。今日慷慨赴危難,明朝熱血酬知己,垂其丹心俠骨,上驚天地、下泣鬼神!
遙望古時,先有《史記》、《漢書》為俠列傳,后有樂府歌辭頌其豪情,唐詩百首贊其英姿,至明清之際綠林好漢豪俠已成文壇顯客。從古至今,對俠客各持褒貶,兼有喜怒者眾矣,是非功罪自有評說。
回首近代,國人承傳俠義小說之正脈,生發(fā)出自立于世界影壇的武俠電影。其間自有妖孽滋生、神怪泛濫,然而,后繼來者,競在武俠世界中高揚華夏志士崇俠尚義之古風(fēng),揮寫民族英豪彪炳千秋之正氣。使華國武俠電影終成世界銀海一道璀璨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