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賣布再次受挫
經(jīng)過戚陽的點撥,余青稚有了思路。
但是要真正做到前期投入的資金,還有機器都是很重要的?,F(xiàn)在最關(guān)鍵的就是如何籌備前期的資金,而且她如何使村里面的人相信她有那個能力給他們支付人工費。
余青稚現(xiàn)在打算是要找一家靠譜的商鋪來和自己合作賣布,因為她自己一個人想要一邊拉攏人為自己織布,一邊又去自己賣的話,精力足不足夠是一方面,最關(guān)鍵的是現(xiàn)在鎮(zhèn)上的各方勢力復(fù)雜,她一個小菜鳥肯定撈不到什么好。
雖然有了上一次失敗的經(jīng)驗,可是這一次自己有了新花樣的布,而且在之前的基礎(chǔ)上質(zhì)量更加好,也有了創(chuàng)新,說不定有商鋪看到合作的價值。
她選擇的第一家商鋪是客流量很大的一家商鋪,看這個商鋪的規(guī)格和客流量,就知道這家商鋪背后一定有實力,肯定能夠吃下自己的布。
余青稚背著幾捆布進(jìn)了商鋪,這一次的布都非常的重要。
她來鎮(zhèn)上之前用布細(xì)細(xì)的纏在這些布上面,肚里面還放了一些干草,就是怕布受到傷害。
這樣大的鋪子每天要見很多客人,伙計也研究出了一雙火眼金睛,一看這位姑娘進(jìn)來的樣子就不是要買布的樣子。
“這位姑娘需要買什么布,我們店鋪里新進(jìn)了一批棉布,價格不貴,花色也挺好看,你要不要看一看?”
余青稚知道伙計的想法,不過就算知道他的想法也不會影響到她。
“這位小哥,我是有一筆生意想跟你們談一談。”
“呀,您要是要買布,我倒是可以給你介紹介紹,不過你要是想跟我們做生意,恐怕我就做不了主了?!?p> 伙計略帶歉意說道。
“那小哥你們掌柜的在嗎?能不能請一下你們掌柜的?”
余青稚當(dāng)然沒有想過這樣一筆生意,能和店里的伙計談下來。
“這,恐怕不太方便……”
伙計一看余青稚就不是富有的人家,恐怕家底殷實都算不上,估計也是周邊村子上來的。
這樣的人能跟他們鋪子做什么生意?
“小哥,我是真的……”
余青稚想接著爭取,店里面的內(nèi)簾就被拉開。
“掌柜的?!?p> 伙計彎腰問好。
“嗯,我聽剛剛是這位姑娘要和我做生意?”
掌柜的穿著比較好的綢布,有些富態(tài)留著幾撮小胡子,眼睛炯炯有神,一看便是一個精明的商人。
不過,余青稚絲毫沒有怯場。
“掌柜,我有一樣生意要和您做?!?p> “哦?”
掌柜顯然沒有把一個小小的婦人放在眼里。
他們“云來布莊”是鎮(zhèn)上生意最好的一家布莊。
拉開其他鋪子好多距離,鎮(zhèn)上稍微有點臉面的人家都是在他們鋪子訂布。
這個小小的婦人嘴巴里說的生意可讓他提不起興趣。
余青稚但過自己會受到冷遇的情況,畢竟沒有誰在沒有見過貨品就敢和人交易的。
“掌柜的,您是一個識貨的人,我也不妨拿出來給您看看,這是我們家自己織出來的布,您看看這原料,這質(zhì)量絕對不輸于你鋪子里的布,而且我這塊布上的新花色也是現(xiàn)在市場上沒有的?!?p> 本來這個胖胖的掌柜的,一開始瞇著的眼睛現(xiàn)在倒是睜開了,雖然和瞇起來也沒有太大區(qū)別。
“這位姑娘,這匹布是你織出來的?”
掌柜有了一點認(rèn)真交談的意思。
“不過我說實話,你這塊布的料子和質(zhì)量在我這里可算不上什么,我們鋪子這種不多的是倒是這個新花色還勉強有看頭,如果你想賣給我的話,我倒可以考慮考慮,給你一個合適的價錢?!?p> 余青稚聽這個掌柜的意思就知道他沒有打算和她長期合作,只是想把她這次的幾匹布買下來,要不然就是自己去研究新花樣,要不然就是掛在鋪子里高價賣出去。
“那掌柜的,您說一個價錢?!?p> “嗯,這樣吧。”
掌柜摸著胡須,說出來一個價錢,“每丈六文,你覺得怎么樣?”
“六文?掌柜的,我也不是完全不懂的人,您這個價格出的可就太挖苦人了?!?p> 余青稚生氣可是還是要壓制自己。
價格實在是低得過分了。
本來以為這樣大的一間鋪子,就算是沒有和她合作的意向,也不會欺壓她太多。
想到果然是無商不奸,無奸不商。
上一次她和戚野自己隨便租了一個鋪子,以低于市價一半的價格四文錢賣出,可是上一次的布料遠(yuǎn)遠(yuǎn)不如這一次,而且上一次根本就沒有什么花色,只是普通的布匹。
可是這一次自己是花過心思的。
新花色現(xiàn)在市場上根本沒有流通,只要拿出去就是頭一份兒。
考慮到這些每丈起碼十五文,鋪子賣出去的價格自然更高。
余青稚笑著拒絕,“掌柜的,根本沒有誠意要跟我做這筆生意,多謝掌柜的,我還是去別處看看。”
余青稚轉(zhuǎn)身就走。
后面又走了幾家鋪子,可是每家鋪子都把價錢壓得很低。
可能這就是鎮(zhèn)上這些鋪子的默契。
余青稚來鎮(zhèn)上之前就考慮過自己這次的生意,肯定會碰壁,可是沒有想到竟然是處處絕境,連一條路都沒有留給自己,沒有辦法,她最后還是把布匹以每丈七文的價格,低價賣給了最后一家店。
總共賣了一百一十六文。
這一百一十六文,并不是單純的利益,還要除去之前買原料用的錢和之前找村子里幾個婦女織布的費用。
余青稚更覺得無力。
這里面的門道并沒有她想的那么簡單。
她餓的饑腸轆轆,街邊的包子攤,一層層白布疊在蒸籠上,冒出騰騰的熱氣,買了兩個白面包子三文錢,想了想她還是沒舍得吃。
等著回來家她自己做東西吃吧,好不容易賺了一百多文,這一下又花掉三文錢。
家里小孩本來身份尊貴,可是沒有機會來鎮(zhèn)上。白面包子,在平常不稀罕,可是現(xiàn)在家里的環(huán)境還是把這兩個包子帶回去給小孩吃吧。
余青稚都覺得自己變得圣母了許多。
算了,就當(dāng)自己心疼小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