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日短,一應符咒錢財俱完,加之先前觀其蹤時,覺此僵尸實力強勁,非他一人能除,又加上思念山門良久,有此借口,何不為?
故回山,請門派重寶——萬里追蹤符,于其文中收其氣息,千里尋尸,風雨無阻,日夜無休,終于在數(shù)日后,于一三線小鎮(zhèn)中發(fā)現(xiàn)其蹤跡。
道長大喜:“有心人,天不負?!?p> 連忙上前,尋到其具體位置——一破爛小旅館,欲除之而后快。
(此旅館歷史悠久,破爛不堪,其門前,還有一株枯朽的槐樹,樹皮凋零,無葉。)
然此道長性格實在過于暴躁,一心欲除尸,竟忽天時,此時乃傍晚,日落西山,月懸天際,為各類妖魔鬼怪喜愛之時辰。
此刻,這道長初一上前,尚未入其館大門,其氣血之旺,便如黑夜中燈火,綠葉中紅花,瞬間吸引了門前那槐樹的注意。
此槐樹也是不凡,其祖上乃宋代年間蘭若寺內(nèi)的樹精姥姥,幼時也曾食人,然社會改革開放之后,靈氣遁匿,其也身受重創(chuàng),靈性大失,無力再為禍人間。
常言道:好人不長命,禍害留千年。
就在其油盡燈枯,近乎灰飛煙滅之時,小明尸變了!
尸變之時,周身靈力聚集,凝而不散,將整棟小旅館都包裹在內(nèi)。
槐樹精喜:“天無絕妖之路!”
本是油盡燈枯之境,竟又枯木逢春,在這靈力的灌注之下重獲生機。
然康復日短,不能全,遂扎根于此,趁其(小明)修煉之時,偷其靈力,至道士到來之際,已然恢復全盛時期的半成功力。
其(槐樹精)本欲安心修煉,待恢復完全之后在作打算。
然道士至,其一身精氣,實在是太過誘妖。
“若能得之,何愁傷勢不愈!”遂趁其(道士)行至樓下之時,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