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嬸,你看今年風調(diào)雨順,糧食必定豐收,這宜陽縣的糧價因為流民之事才漲了一點,秋收之后,糧價必定暴跌,到時候,會有很多人想辦法去換取算賦錢,那糧價會進一步下跌的”
竇少君見趙大嬸認同,便繼續(xù)說:“這雪晴妹子的算賦錢就需要更大的代價才能湊夠,倘若我們?nèi)ベu甑糕,那我們不需要太多的代價就能賺取足夠的錢財。
你要是還不放心,我們還可以找人合作啊,找鄉(xiāng)親們一起去賣,這樣一路上也有個照應(yīng)?!?p> “我先想想?!壁w大嬸覺得竇少君說的有些道理,這糧食豐收了,糧價極有可能會下跌,到時候除去田賦這類能用糧食交稅的,其他都是需要用銅錢交稅,到時候那些糧商肯定會壓價。
他們家在豐李鄉(xiāng)的田算比較多的,到時候,虧得較慘的也是他們家,雖然自家還有些錢財,可俊熙也十四了,還得為俊熙考慮考慮,人多的話也可以試一試。
“好,我可以讓雪晴跟你一起做個甑糕,你先說說這怎么個賣法。”
“趙大嬸,你看這不是有王兄嗎?”竇少君給趙大嬸指了指王富貴,然后對王富貴說:“王兄,剛剛也聽明白我們這個小本生意了吧,不知道王兄有沒有興趣合作啊?!?p> “不知竇兄的這個甑糕是何物,在下可否先看看?!巴醺毁F聽的云里霧里的,只曉得他們想賣甑糕,卻不知這為何物,他只是來買黃金蟹的,對這個興趣不是很大,既然竇少君問到自己了,那就看看再決定。
竇少君去廚房端了一碗甑糕,雖然已經(jīng)涼了,但還是色澤分明,白里透紅,有一股淡淡的棗香。
王富貴嘗了一口,軟糯細膩,香甜可口,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此物應(yīng)市必定比螃蟹還要火爆,于是問竇少君:“竇兄,這準備如何賣啊,看你的意思,不像是要賣甑糕的秘方。”
“不錯,我想跟王兄合伙做這個生意,幫我們賣這個甑糕,王兄只需要負責賣,我們豐李鄉(xiāng)負責做,當然我肯定不會讓王兄吃虧的?!?p> 竇少君突然問道:“王兄你可有食肆?”
竇少君還不清楚王富貴是做什么生意的,不過他這次來買黃金蟹的秘方,想來也是有跟吃食有關(guān)的行業(yè),具體是不是做飲食的就不清楚。
“在下宜陽有三家食肆,竇兄可是打算,再我的食肆里面賣甑糕啊。”
“不知王兄覺得如何?”
他不知道王富貴會不會答應(yīng),這種生意最好還是找些人合作,這個王富貴敢獨吃螃蟹的生意,想來背景不會差,何況是郡城來的富家公子,跟他合作應(yīng)該比較把穩(wěn),這人知道自己有黃金蟹的秘方,都沒有想搶去豪奪之事,可見此人是有底線的。
“不知竇兄打算如何合作?”王富貴雖然心動了,也要把事情問清楚才決定答應(yīng)不答應(yīng)。
“這甑糕,我打算在宜陽縣只提供給你一家,我會給你一個低價,你賣多少都是你的,如何?”竇少君覺得自己現(xiàn)在只能當一個供應(yīng)商,銷售的事情全部交給王富貴。
王富貴想了想,笑道:“竇兄,你不厚道,你這樣的合作,沒有誠意?!?p> “王兄,你可能沒理解我意思,我是說再宜陽縣想買甑糕的不管是誰,都只能在你那里買,包括其他食肆或者商賈,你給他們多少錢,我概不過問,我只保住,我給你的價格不會太高,你能賺多少,都是你的。”
“好,我就看在螃蟹的份上,跟你合作。”王富貴心想,反正他都有得賺,不就相當于是在豐李鄉(xiāng)采購一批貨物,拿到城里去賣,何況這貨物只有自己有。
竇少君從房里拿出一份竹簡,這是他昨日請焦延壽幫忙寫的黃金蟹秘方,其實就是油炸螃蟹,裹上雞蛋面粉,在油鍋里炸一炸,金黃酥脆,肯定好吃,只是這個時代只能用動物油脂,在油里面多放些姜,比植物油炸出來還要可口。
只是這東西注定只有富貴人家才吃得起,這些都是王富貴需要擔心的。
“竇兄,這秘方果真如此?”王富貴仔細看了竹簡,覺得這樣的做法不是一幫人能吃的。
“這黃金蟹不這樣如何能稱為黃金蟹呢,你想想,尋常人家有幾家見過黃金的,倘若是人人都能吃的起,那還能稱為黃金蟹嗎?”
竇少君一陣忽悠,終于讓王富貴相信了,三緡錢一分不少的給竇少君了,至于甑糕的錢,竇少君讓他七天后來買甑糕的時候在給,現(xiàn)在那些工具都還沒做好,竇少君也知道到時候要賣多少。
送走王富貴,焦延壽和趙大嬸才問他。
“少君,你打算怎么做甑糕?”
“我打算,讓鄉(xiāng)鄰有時間的信得過都來幫忙,我會給他們工錢的,至于分成我想還是就按之前的吧。”
焦延壽知道趙大嬸不清楚,便說:“你是說你占三成,牛三馬四占三成,弓家占三成,老夫一成?!?p> 竇少君點了點頭。
焦延壽眉頭緊鎖,出聲說道:“老夫這一成就算了,之前是你們說要用老夫的牛車,硬分給老夫的,現(xiàn)在你找到人來賣了,不用牛車了,老夫不能白拿這一成。”
趙大嬸也從焦延壽那里知道了具體的分成計劃,見焦延壽不要分成,跟著說:“我們家這三成也太多了,小女之前答應(yīng)出去販賣,現(xiàn)在只是幫你做甑糕,這三成我們也不能要。”
竇少君見大家都推辭,思慮片刻,說道:“那這樣如何,焦老還是一層,我打算在您老的院子后面搭建一工坊,占用您老的地,這一成該給,弓家就得三成是不合理,那趙大嬸你就負責購買糯米和紅棗的,這些事情你比我行,這樣弓家得四成,我就拿兩成,如何?”
“行,聽你的?!?p> 分成的事情解決了,鍋和蒸格也解決了,現(xiàn)在就差一座工坊和工人了。
竇少君請教焦延壽:“焦老,你看我該找誰幫我搭建工坊,還有我給多少工錢比較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