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舟來到這里,除了為了練武,試驗以為,也是為尋一個真正安靜、貼近自然的環(huán)境。
關舟沒有急著下水。
盲目去練是練不出什么名堂的。
他現(xiàn)在是好好整理自己一身功夫,然后尋到關竅才能練。
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快速增進。
封于修的一身功夫駁雜卻也精純。
駁雜說的是他曾經(jīng)在內地尋訪過不少門派學習,雖然沒能進入深研,但也學得了不少有用的東西。
而他天資過人,硬是將這一聲駁雜練得精純。
之后經(jīng)過夏侯武的指點,尋到了內外合一的大門。
其實這也是這個世界功夫的特殊,先拳后腿再擒拿,這種分步練習確實降低了一定的難度。
但也給未來增添了不少麻煩。
在另一個世界,沒有這種講究,都是練拳先練樁,站樁是練功,基本功,也是一個人的根基。
樁站不好,就像蓋樓沒有支柱,遲早坍塌。
練完樁功再打拳,打拳不是單純的打拳,他要用腰帶動全身,腿、手全身每一塊骨骼都要活動起來,這不分先后,而是講究一個整體。
功夫和人體一樣,是一個整體,沒有強弱,只有平衡。
雖然最后會各有擅長,但在前期最重要的是平衡,最后的擅長都是他們自己走出來的。
因此他們的勁道會逐漸練到全身,然后再晉升下一個境界,然后再練到全身,如此往復。
現(xiàn)在關舟就在進行整理。
或者說這幾日他一直在回憶著封于修練過的功夫。
他繼承的是封于修自己整理的一套理論與實戰(zhàn)體系,現(xiàn)在他想要跟進一步,就需要自己整理體悟,走出新路。
封于修曾經(jīng)多次往返內地與港城,如今細細回想之下,一身功夫逐漸被關舟剖析。
從一個整體,將之拆開,還原成了他原來的樣子。
讓關舟知道了封于修究竟研究了多少套拳術,依舊都研究了哪些拳術。
封于修原名翁海生,很普通的一個名字,大意如其名,大海邊出生。
但重在他的姓,翁門也是一個類似合一門的門派,只不過沒有合一門名氣大,門徒多,當然,這也和封于修的性格有關,封于修是一個專注自身功夫的人,而不是向夏侯武那樣教人功夫的人。
而翁門的根基則是長拳。
長拳是傳統(tǒng)拳派之一,屬于北派武術。
其實最知名的應該就是宋太祖的太祖長拳。
事實上,一般將查拳、花拳、炮捶、紅拳、彈腿以及一部分少林拳種等均列入長拳。
而封于修就是修煉其中的一部分,后來出入內地便是將長拳完善,并根據(jù)其風格特點,綜合整理創(chuàng)編而成了現(xiàn)在的功夫。
因此封于修對戰(zhàn)之時,拳法轉換如意,有鷹有虎等象形拳,也有橫沖直撞、擒拿磕碰。
一招一式,力求殺敵。
殺傷性強。
可惜,他生錯了時代,這個時代變了,他卻復古了。
傳統(tǒng)功夫,在民國時分武術和國術兩種,武術講究強身健體,國術則是保家衛(wèi)國。在那個年代,為抵御列強侵略,因此國術有只殺人,不表演的說辭。
但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也確實需要這樣的功夫。
而現(xiàn)在是和平年代,這樣的功夫不需要了。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世界和平了,俠自然成為了禍亂的源頭,他只能淪為花拳繡腿。
封于修是武癡。
所以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復古的名字——封于修。
這三個字也不是隨隨便便取的,他有著含義。
封于修,封,封的是什么?修,修的又是什么?
看過主流武俠片的人應該知道,中國功夫出少林,禪武合一,以禪御武,不入魔道,這似乎帶著一絲迷信色彩,不過也有一定道理,練武之人,血氣方剛,尤其是青年,有著武俠情節(jié),好義氣,重情,容易意氣之爭而出手傷人。
尤其在和平、法制的年代,這是絕不允許的,基本一出手就會走入歧途。
所以,練武首要克己。
所以,封的是躁動的心。
功夫好,還要有德,如葉問,打歸打,但面子留給你,做人不僅是留一線,開武館賺錢,憑的不僅是武功,還有名聲,就是無形資產。
德,不是得理不饒人,德,是服人。
所以,修的是德。
克己,需德來養(yǎng),無德克己,如用手壓氣球,氣球可以被壓扁,但空氣跑不掉,還是會爆。以德克己,用德來修身,修心,克己不是強制,反而是自覺遵守,是泄氣,不是壓抑。
封于修,本是個好名字,他本來也有心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奈何歷經(jīng)各種磨難,尤其沈雪的死,給他帶來了最大的打擊,人生失去了方向,心中僅存的一盞明燈熄滅。
所以,他開始放縱自己。
偏偏他還是個武癡,貪、嗔、癡,為三毒。
其中癡意為:心智懵懂,不明事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他癡于武,練武是到家了,如今心也受不住了,眼前黑暗,心無善念,一身所求,在沈雪死后,只剩下了——武。
因武入癡,因情入魔,心中起執(zhí)念,犯了嗔。
認為功夫是殺人技,所以便要證明功夫是殺人技。
從此化身瘋魔,走上不歸路。
這一番梳理,便是日落西山。
關舟盤坐在沙灘上,聽著潮浪綿綿,感受海風習習。
腦海中的武術拆分再重組,打散又融合。
這一刻,讓他對于這一身武學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或者不止是這一身功夫,而是對于功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長拳有五大主要流派。
分別是:查拳、華拳、炮拳、紅拳、彈腿。
不要說整個長拳,這五大主要流派任何一個流派都套路繁雜,經(jīng)過不同的人手還分出了更多的支流。
比如紅拳就是內外兼修,體用兼?zhèn)?,神形合一,養(yǎng)生與技擊并重的一個拳種。
其功法名目繁多,最基本的為軟硬十大盤功,內練十八法,小紅拳、炮錘及徒手,器械等各種功法。
華拳則以精、氣、神‘三華貫一’的古代哲血為拳法的理論基礎,為此喚作華拳。華拳的基本理論,簡而言之可為十說。
分別是:五體勻稱、筋骨道勁、心為主宰、動迅靜定、不柔不剛、虛實相生、氣機時勢、提托聚沉、連綿相屬、二而為功。
其中一門的學問就很大,想要練成都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
更何況是將之整合。
不過封于修天賦異稟,加上天下大道殊途同歸。
既屬長拳,總有相似乃至想通的的地方,將之找到融匯會更加容易練成。
不過前提是能將這五大流派的功夫爛熟于心,才能融會貫通。
風言癲語
城頭變幻大王旗,不知未來方向,迷茫!沒有存稿,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