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最近狄大人一直在忙碌君臣大宴之事,此時怕也已經(jīng)忙完了,不知陛下是否要召見狄大人!”
那侍者躬身道。
“去,把狄仁杰給朕叫來!”
嬴守?fù)]手道。
“諾……”
那侍者聞言,抱拳應(yīng)諾,隨即轉(zhuǎn)身離去。
沒多久,狄仁杰便趕到了此地,遠(yuǎn)遠(yuǎn)看著嬴守一人高坐山頂,背影孤獨寂寥,趕忙上前拜見。
“臣狄仁杰,拜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嬴守放下手中茶杯,不得不感嘆,這個時代的茶,真心不咋樣。
“陛下,您召臣來,不知所為何事?”
狄仁杰起身,走到嬴守身旁,躬身問道。
“也沒什么大事,就是有些心里話想和狄卿聊一聊!”
嬴守苦笑,以前沒當(dāng)皇帝之前,滿腔豪情壯志,潛伏周旋,只等著有一天能夠登高一呼。
如今當(dāng)上了皇帝,滿腔壯志豪情尚未完成,他卻總有一種莫名的孤獨,似乎心里有千萬句話,無人訴說一般。
思來想去,他也只能找狄仁杰聊聊心事。
狄仁杰之能,嬴守是十分清楚的。
他不僅善于揣度人心,最主要的是,他很會做人。
在武周時期,天下人在武則天的面前都沒有任何話語權(quán),唯獨他,說什么武則天就聽什么,這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首先,他就能把武則天的想法揣度明白,最后,把皇帝想做的事情,做得明明白白。
何為賢臣,這就是賢臣,更是君王的知心好友。
正是因為如此,談心之事,嬴守唯獨能夠找他。
“哦,陛下有此閑情雅致,老臣求之不得!”
狄仁杰輕輕一笑,聽嬴守這番話,再看嬴守那孤獨的身影,哪里看不出來,皇帝這是太冷清了,有些坐不住了。
不過想想也正常,皇帝如今尚且年紀(jì)輕輕,以前為了霸業(yè),倒是可以雄心壯志,熱血不減。
可如今真做了帝王,每日操勞忙碌,生活枯燥,換做誰都會心煩意亂。
“傳令下去,所有人退回天月城,不可繼續(xù)跟著朕!”
嬴守沒有再說什么,而是對身后侍衛(wèi)們下令道。
“陛下不可,若護衛(wèi)們離去,陛下有危險怎么辦?”
那侍者聞言,連忙叫道。
“滾……連朕都應(yīng)對不了的危險,就憑你們就能應(yīng)對?”
嬴守眼睛一瞪,喝道。
“這……”
眾人面面相覷!
是啊,皇帝何等神通廣大,若他都應(yīng)付不了,這些侍衛(wèi)又如何應(yīng)付?
“諾……”
想著,眾人應(yīng)了一聲,紛紛退下。
“狄卿吶,你過來坐下說話!”
嬴守招了招手,對狄仁杰說道。
“諾……”
狄仁杰應(yīng)了一聲,來到嬴守身前,跪坐下來。
“瞧陛下的神色,似乎這幾日并沒有休息好,怕不是遇到什么煩心事了,可愿說出來聽一聽?”
狄仁杰坐下,看了一眼嬴守笑道。
“狄卿還真是會看人,那你倒是說說,朕都遇到了什么煩心事?”
嬴守默然一笑道。
“聽聞拜月各地官員,大多拒絕來朝,莫非陛下為此煩心?”
狄仁杰微微皺眉,想了想,故作不解道。
“為了他們煩心?他們也配?”
嬴守?fù)u頭。
“那便是為了大秦未來發(fā)展而感到心煩意亂?”
狄仁杰又道。
“不,朕給大秦留下的啟動種子,只要善加利用,三年之內(nèi),必將讓我大秦回歸巔峰,甚至超越巔峰,這一點不用懷疑!”
嬴守再次搖頭,沉聲說道。
“這既不是為了百越之事,又不是為了大秦的未來,那臣知道了,陛下定然是為了匈奴胡人之事,畢竟數(shù)百年來,胡人匈奴,一直都是我中原大患,關(guān)于這兩只猛虎,一日不除,便令人難以介懷啊!”
狄仁杰又笑著說道。
“匈奴、東胡,兩頭猛虎?呵呵,在朕的眼里,不過兩個跳梁小丑,等朕騰出手后,便能輕松碾死他們!”
嬴守冷笑,匈奴,東胡,在別人的眼里或許十分兇猛,但在他看來,卻是不過如此。
“這臣就奇怪了,難不成陛下的煩心事不是國家大事?”
狄仁杰一臉錯愕之色,不解道。
“好了狄卿,你這猜來猜去,弄得好像什么也看不出來一樣。你不覺得這段時間很無聊么?”
嬴守苦笑,他不相信狄仁杰一點也不看出來,分明是這老狐貍不愿意說出來而已。
“哦,老臣知道了,陛下近來無事,感到無聊,對吧?”
狄仁杰恍然大悟,笑著說道。
嬴守一陣無語,這老家伙,永遠(yuǎn)喜歡揣著明白裝糊涂,對武則天如此,如今被自己召喚出來之后,對待自己同樣如此。
“你這老家伙!”
嬴守?zé)o奈起身,負(fù)手而立,走到懸崖邊上,道:“朕懶得跟你拐彎抹角,你說說看,在你眼里,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狄仁杰見狀,也不禁苦笑,看來自己這一套,在皇帝這里吃不開??!
“陛下這般發(fā)問,到時將臣給問住了!”
狄仁杰起身,無奈道。
“哦,怎么說?”
嬴守回頭道。
“這要說陛下是什么人,自然不是老臣可以批判的?!?p> “可陛下發(fā)問,老臣又不得不答,您說,臣還能作何選擇?”
狄仁杰輕輕一笑。
“照實說!”
嬴守翻了翻白眼,這當(dāng)了皇帝之后,每日聽到的話就是如此。
要么談不起真心話,一談起真心話,這些臣子就知道打啞謎。別人如此,就連狄仁杰也不例外。
“哈哈哈,既然陛下這般要求,那臣就說上一說。普通人,可以區(qū)分為笨人,聰明人,還有智者?!?p> “這智者,即便不是神仙,也是各方高人?!?p> “而聰明人,不說有多高的成就,但也比碌碌無為更強一些。最后則是蠢人,不是碌碌無為,就是愚笨不堪!”
“同樣,君王也可以區(qū)分為明君、仁君、昏君?;杈圆槐卣f,敗壞天下,不為人只所敬,最終落得遺臭萬年?!?p> “仁君則好上不少,一生中或許不會有太大的作為,但守天下,搓搓有余,可謂三種君王之中,最輕松,也最為高尚的存在,最后則是明君……如……陛下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