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我在山海經有一條大河

第四章?入主歲月

我在山海經有一條大河 毒打 3125 2020-03-21 07:07:00

  “吾先去也?!?p>  帝俊肅穆而起,雙翼流光,陰陽而出,徑直沒入山海真界,雙翼化為日月,日升月落;手杖化為無盡雷霆,隱秘虛空;身軀落入東山之地。

  帝俊在東方之南化神木,赤炎伴隨,其葉若桑,火中木,陽陽惶惶,正是扶桑神樹。

  樹下有一谷,正是那灼灼湯谷,神性匯聚,似乎在孕育神靈。

  北化神木,月光流轉,清寒寂靜,水中木,寒氣四起,正是月桂神樹。

  樹下有一宮,正是那清寒月宮,這里似乎也在孕育神靈。

  日月皆從東方出,天圓地方,在極西之地,日月下沉禺谷,是黃昏之地,再以乾坤之力重聚與東山。

  大道閃過靈光,陰陽化日月,雷霆罰天地,大道也!若是吾以混沌為基,法道化開天氏,天道隱,以神靈掌天行道……

  燧人看向燭龍,燭龍創(chuàng)世,倒是博愛,不知祂有何打算。

  “生死輪轉,非是消亡。”

  燭龍閉目而語,祂身托山海真界,倒是不便進入。

  “汝去罷,吾將托動山海真界到那歲月長河之中游歷,逆流而上,尋找太易,倒是不便進入?!?p>  此番游歷歲月,不知要磨滅多少片鱗片啊,無盡謀算,只有真界才是唯一,才可不被侵蝕,能進入歲月遨游啊。

  “道友大善!吾就先行而去?!?p>  燧人恭敬一禮,創(chuàng)世者,必定以身謀之,博愛之力,道也。

  燧人身軀化作星辰,布滿蒼天,閃爍神光,手中火焰明滅而出,遍布世間,似乎化成文字,記錄山海之間的每一物,大道神明之死,下到螻蟻行徑。

  此火為文明之火,是智慧之力,是造化之源,天地立,文明出,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河流。

  火光流轉,文明之火,記天者為洛書,記地者為河圖。

  造化之源與智慧之力各化一神靈。

  洛書飛入智慧所化之神的手中,河圖飛入造化所化之神手中。

  “吾,伏羲,掌智慧!以洛書觀天!”

  “吾,女媧,掌造化!以河圖測地!”

  “文明之火,生生不息,萬物當有明燈,亙古長夜,不將冰冷,生靈文明,吾等共創(chuàng)!”

  伏羲女媧皆是蛇身人首,鱗片腰間,伏羲鱗片呈明黃之色,女媧呈幽青之色,一表智慧,一表造化。

  伏羲面色溫和,眼中閃爍智慧,長發(fā)披散,眉間是一點朱紅,更顯溫潤。

  女媧不施粉黛,長發(fā)齊腰,眉眼間都是溫情,桃花粉面,瓔若唇珠,眉間也是一點朱紅,卻更顯慈愛。

  看向這世間,女媧掩面哭泣。

  “兄長,天地大變,生靈涂炭,吾心甚痛!”

  伏羲雙目遠視,大日在東,祂們應該是在中山之東,元骨化昆侖,以脊梁承天,昆侖虛之上應有天命。

  “妹妹,往西是昆侖虛,你我先至高處,再望山海?!?p>  伏羲輕輕抹去女媧眼角淚水,溫和道:“莫哭了,生靈生死,天地有序,你心善,我明了,可是咱們更要去尋找方法,這山海真界已經在去往歲月的道路,還是趕快想辦法布置,以免進入歲月后,這些生靈被磨滅?!?p>  “嗯,我們快些去昆侖虛,元以身軀承天,那必有奇異,以兄長之洛書,可溝通天穹星辰,我以河圖來梳理山川,幫助萬物,眾志成城,一定要躲過兇險!”

  女媧急忙拉著伏羲向昆侖虛飛去,天地以定,有了道印,大地延伸三千六百倍,天也高聳三千六百倍,以現(xiàn)在他們現(xiàn)今之力,不過是寄托于歲月,道之唯艱,每三階一番天地,寄托歲月正是第六階位,也就是上神位。

  本源三法,為修體,煉魂,明意;吸納天地靈力,納入己身,前三階修靈力,中三階修法則,后三階修本源,殊途于大道,大道只修法則,不起本源,雜亂至極!

  寄托歲月,也是壽有盡時啊,天地等級越高,力量就壓縮得越強,小千世界泯滅之威,在大千世界可能就是破土之力,何況這山海真界。

  山海真界之外,燭龍也是時候動身去往歲月之中了,這是在混沌第二次睜眼,混沌光芒照耀,再無一絲遮掩,在是混混沌沌,也有無數(shù)生機。

  燭龍最后再看一眼山海真界,那承天脊梁,那北海幽都,難道那只是分身不成,更是祂的孩子,怎么忍心,但祂明白,開天者,必將付出肉體,這是太始之劫。

  閉上眼,果然博愛者都是紅鼻子,一滴厚重的淚滴入山海,飛向昆侖虛。

  燭龍身動,祂本來就尾入歲月,不過是轉身罷了,雖說只是轉身,卻是攪得混沌顫抖,那帝俊、燧人不是真身來到混沌,但祂燭龍是。

  燭龍遨游而去,歲月長河,這最為神秘的地方之一,還有那不可見的命運長河,又在何方,太易嗎?

  大道還在沉思,原來,天地之變還可以這般運作,若是先開天,后成天道又會如何,是否開天者亡,天道掌控世界,那又如何讓開天者不發(fā)現(xiàn)天道,又如何以道補山海。

  ……

  昆侖虛之上,此處是脊梁之旁,脊梁承天,真當是氣勢雄渾,肅然起敬,開天者之氣魄,威嚴。

  望天,現(xiàn)在大日正中,可能是大日無法越過元之脊梁,所以往南偏了些,繞過了脊梁。

  “兄長……”

  “莫急,天上星辰卻是少了一個?!狈藴睾偷貙ε畫z道,女媧也是溫柔性子,可就是急切了些。

  萬物之道,博愛倒是被她學盡了。

  “兄長,那邊,有物飛來。”

  女媧玉指纖纖一點,示意伏羲,那飛來之物真是燭龍之淚。

  淚水落入女媧手中,化作一塊神土,在祂手中柔和得輕輕蹭著祂的手心,神力外散,這飽含情感的力量讓她心神顫動?!盃T龍的淚水?”

  “不,應該是息壤?!狈丝粗⑷?,祂的感情,為了母與元而流的淚么。

  “息壤如何,淚水如何,現(xiàn)在也怕是難以回歸?!?p>  女媧倒是低頭喃喃,不過現(xiàn)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還是先為活著的人考慮吧。

  “兄長,開始吧?!?p>  “好?!?p>  山海真界已有抵御歲月長河的資本,現(xiàn)在就是完善祂,讓萬物也不被侵蝕。

  伏羲拿出洛書,輕推起飛,洛書懸于上空;女媧會意,將河圖擲出,與洛書并列。

  “天,星斗出,日月當空!”

  伏羲輕呵,天地應聲昏暗,月從東出,日向西落,一半天明,一半天陰。璀璨星斗在空中蕩漾,閃爍,似乎在呼應伏羲之語。

  伏羲放下心頭之石,星斗還好說些,但是這日月是帝俊所化,若是祂不許,自己也是無能為力。

  伏羲向東方一禮。

  一聲清鳴回蕩而來,算是回應伏羲。

  帝俊不在,看來也是分化為神了,扶桑之下,是掌控大日的生靈么,還有那月桂之下。

  也向月桂方向一禮,這次倒沒有回應伏羲。

  “天連星辰,日月為主,劃分四宮,宮分七宿,成二八之陣!周天起!”

  “地連山川,昆侖為主,劃界五方,四海歸一,成五行之陣,地煞落!”

  伏羲劃開左手腕,滲出二十五滴神血,示意女媧,兩人自是了解對方。

  河圖洛書之言,天地之數(shù)為五十又五,陽二十五,陰三十,合則為天地之極。

  女媧劃開手腕,神血滲出三十滴。

  一六共宗,為水居北;

  二七同道,為火居南;

  三八為朋,為木居東;

  四九為友,為金居西;

  五十同途,為土居中。

  在天為象,在地成形。

  “天地大關,歲月無侵,萬物安定,吾以吾身鎮(zhèn)陰陽!”

  周天星辰連斗,劃分二十八個星宿區(qū),日月為尊,是為九,結成天罡三十六番變化,以此來抵御外界侵蝕;大地山川交匯,點點對應星空,結成地煞七十二番變化,以此為天續(xù)源。

  “天罡地煞,劃分五方,應當圣獸出!”

  “轟??!”

  天地感應,理當有無圣鎮(zhèn)守五方,天地五方神力匯聚。

  “妹妹,用一點息壤點入還在孕育的中山圣獸!”

  “好!”

  伏羲這么說著,也手中神力動蕩,從自己腰間肚臍處拔下一枚明黃鱗片,對視女媧,從祂肚臍處也拔下一枚青幽鱗片,二鱗交匯,飛射東山,那里是東方圣獸之所。

  女媧手中息壤動蕩,息壤看似小巧,實則蘊含世界,一??蓴嗌胶?,若是這手中息壤,就可填滿一海。

  取下四分之一,飛入中山深處。

  道者,爭也。

  一道紅光從東山飛出,這次事起于伏羲女媧,東山之地也可讓與,但,這南山之地,卻是不可讓!

  飛羽赤紅,無盡烈焰,攜焚天之勢砸向南山,南山一陣晃動,巖漿噴涌而出,正是南方圣獸之所。

  現(xiàn)在生靈聚集中山,南山倒是無恙,巖漿也只在一地迸發(fā),成一火山山脈。隱隱有鳥鳴之音,慵懶深遠。

  中山之處,昆侖之上,正是元之神斧,神斧落地成上,玉光游轉,連接昆侖,可看作北昆侖,在這玉山之上,飛出一道銳利斧光,斬向西山之地。

  西山之極被被刀光劍影砍碎,山石化沙,植被不生,荒涼無比,一聲虎嘯沖天,看來這西山圣獸也在孕育。

  極北之地倒是安然,那是燭龍盤溪之地,如何孕育,自然天成,不多加干預為妙。

  至此天地分星域,山海結山川,有五行五方鎮(zhèn)守,歲月可安。

  燭龍身起一躍,托這山海真界進入歲月長河,尋那太易之道。

  

毒打

有很多讀過一條大河的朋友都說前面寫得不好,應該直接入主題,怎么主角還沒有出現(xiàn)……   其實我只想說,山海世界對于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不同于洪荒于道教神話,佛教神話這些,山海經大家聽過,但是不一定看過,所以作者才用這么多篇幅寫山海經背景,看著像洪荒?其實是有差別的,比如說,盤古其實指的是一塊完整的大地,盤古開就是分裂,天劈地就是上天要開辟新的世界。這是先秦之前的神話,所以是有出入的,不會出現(xiàn)盤古大神,更不會在山海世界有大道,天道。   謝謝看這本小說的讀者了,感謝指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