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不利,撝謙。
撝者輔助,若要輔助于人,需謙虛行事,這是沒有錯的。
夜半,顛龍倒鳳之后,明月酣睡如泥,帝羿心中惶惶無眠,陰陽交合之后,人的濁精已去,清精自然急聚,明執(zhí)運行疾速加快。
天境圓融的明執(zhí),若是運行加速后,一個時辰突破一天速,那是毫無壓力的。
明執(zhí)持續(xù)運動,帝羿突然頓悟開識了,進(jìn)入天境后遲遲未能悟到的識極,明佛第一識,方丈識,一丈極。
他緩緩閉上眼,瞑目放識,河洛一丈內(nèi),清晰可見,甚至還能判定身邊的明月,馬上就要翻身的動作及春光乍泄的場景。
雖然,只有小小的一丈,只是小小的一息之后,但對于天境圓融的高手而言,這樣的判定,所帶來的結(jié)果是致命的。
春夏之交,天亦微冷,帝羿輕輕為明月蓋好被子,飄然離帳,與帳外清楚人護(hù)極女真交代了下,一飛沖天,斜插向鎮(zhèn)魔南城。
二百萬多萬里的路程,帝羿一路玄炁閃現(xiàn)疾飛于荒野,一路不斷放識尋找魔刺以戮敵。
天境圓融修為,日行可至二十七地,徬晚時分,帝羿終于趕至鎮(zhèn)魔南城外,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鎮(zhèn)魔城:
小,甕城方圓百里不到,
大,城外軍營漫無邊際。
陋,圓墻整體黃土燒制,
華,武器鋒利鎧甲精良。
血,墻上斑駁血跡濃烈,
逸,野外芳草牛羊成群。
嚴(yán),守城將士嚴(yán)陣以待,
松,軍營之中三五成群。
……
就在帝羿詫異于鎮(zhèn)魔城矛盾橫生的景象時,“嗖嗖嗖嗖……”,數(shù)十聲,幾十道人影,不,是魔影,沖出了鎮(zhèn)魔北城,向四野分散開來。
“嗦嗦嗦嗦……”
一陣飛弦之聲射去,兩三聲慘叫響起,更多的魔影遁去,南城是魔刺最容易突破的地方,一則戰(zhàn)事不多,二則破窟的魔族修為至少是真境,三則最為關(guān)鍵魔刺首領(lǐng)就是帝雀!
帝雀,天柒軍鬼車軍團(tuán)軍主帝孝和玄柒軍獬豸軍團(tuán)軍主夢月的掌上明珠,玄天帝國長郡主,姜后的心肝寶貝。
可她還是個養(yǎng)女,帝孝和夢月結(jié)為道侶百年,無論如何努力,也沒能誕下一子半女,在駐守鎮(zhèn)魔南城時,于軍帳外撿到一名女嬰,夢月憐憫收其為女。
女嬰,魔族轉(zhuǎn)世圣女,圣女和人族外表幾乎是一模一樣,而且較之凡人更為絕色,要不水神也不會那么癡情于那位圣女,要不夢月也不會心軟憐憫收其為女。
眾劫即將到來,魔主為在中元人族內(nèi)部制造混亂,于十余年前就不斷派出魔刺,突進(jìn)中元陽陸刺殺破壞,因無內(nèi)應(yīng),目標(biāo)不明,收效甚微。
于是,心生詭異,指使族中高手把剛剛轉(zhuǎn)世的魔族圣女,送到鎮(zhèn)南軍的軍帳附近,以為內(nèi)應(yīng),沒想到圣女有幸被帝孝夢月收養(yǎng)。
得益于尊貴地位,帝雀在玄都和昆吾之間暢通無阻,得到非常多人族情報,并在盤龍谷至昆吾之巔的密窟中,建立了魔刺大本營。
這也就難怪近幾年帝國的胥吏損失慘重,也難怪西施和四相八道不敢去懷疑她。
帝羿百年渡劫后,在古院與兄弟重聚時,還是帝雀開的門,當(dāng)時沒有感覺到異常,只覺得七哥女兒很可愛,很特別。
沒想到回歸玄都第一夜就遇到魔刺襲來,在斬殺女魔刺后,以他當(dāng)時人境修為的五感,還是嗅出了那女魔刺身上的魔息,居然和帝雀一樣。
于是,夜探昆吾之巔密窟所在的帝苑西廂,果然發(fā)現(xiàn)了帝雀正和手下交談?chuàng)Q情,他沒有動手,行打草驚蛇事,還不到時候。
直到大軍出擊前,他才讓四極妃犁庭掃穴般清理了魔刺在中元的大本營,并擒獲魔族圣女帝雀,在獲知了可以知悉的一切后,魔族圣女帝雀歿!
帝羿明執(zhí)微轉(zhuǎn),前事具歷歷在目,豈能忘了后事之師,眼前魔影四散而去,速度極快,但在天境圓融的帝羿面前,他們還是慢了。
反復(fù)施以大步流星,用老一招橫掃千星,這一批破窟的魔刺,一個不少,一個不落地被清楚了。
沒有動用玄冥弓蝕日箭,帝羿可不僅僅是玄天皇帝,更是隱宗刺魁,虛部清楚人首領(lǐng)。
清楚魔刺后,念動悟空,幽冥神鎧瞬息著裝于體,千幻覆面化成魔族,人頓虛無飄渺,懸空而立靜候城中兵戈平息。
一刻不到,甕城平波,帝羿玄炁疾極沖進(jìn)鎮(zhèn)魔南城內(nèi),閃入魔窟之中,沒有驚動任何人,連隱鎮(zhèn)南城的二位老祖帝楚、帝趙,亦不知羿皇到來。
地境和天境差距之大,如諾天塹之別,他們?nèi)绾文苤秩绾?,勞師動眾,萬一驚動了魔窟中的魔族,反而不美。
獨闖魔窟,不是無腦沖動,帝羿在螣蔓那兒知悉,魔族高手修為至人境,就會被地母斥離道鄉(xiāng)玄陸后,他對于自身的戰(zhàn)力,還是很有信心。
以他天境修為,輔以千幻覆面幻化魔首,深入魔窟刺情,全身而退,自信是有把握的,除非?會有除非么?
誰知道,道法自然。
魔窟是個巨窟,是個圓窟,帝羿早從清楚人的情報知悉,這個直徑有三十三里的洞窟,五行之物不能覆蓋其上,更不能填埋其內(nèi)。
洞窟外圍三十三里內(nèi),任何五行之物置于其上,都會被地母吞噬化為虛無,包括沒有靈魂的尸體。
《諸天》星陸篇中有云:地母五行神通俱全,土神通,有吞天噬地之威,有養(yǎng)族育物之恩,陰陽雙能,生死雙合。
具有吞天噬地神通的死地,非無量人族死氣不可成,魔主獻(xiàn)祭無量人族俘虜,才令生地化死地。
這些區(qū)域應(yīng)該就是地母的吞噬死地,死地藏生,不論人族還是魔族的尸體被地母吞噬后,都會生出一朵朵類似靈芝的靈寶。
這種靈寶,所藏血氣極旺,人族服之可修為精進(jìn),魔族食之則爆體而亡。
《諸天》靈寶篇中有云:地寶名曰,夢魘靈芝,有九色,不同修為的尸身所衍生的顏色不一,不同修為的修者各服其色,否則,高者傷體動本,低者無益有毒。
帝羿明白,這就是醫(yī)者所言的要有三分毒,寶藥雖好,但須依人而服,亂服之,輕者傷身動體,重者隕落歸虛。
清楚人密檔所敘,四大死地目前所見的最高等級的顏色,是九色中排行第七的紫色,是可以供應(yīng)人境修為的將士吞服,也能毒死魔族人境高手。
放眼魔窟周邊空空如也,不過已有將士把射殺的魔刺尸體,放置在魔窟邊緣死地上,而后不管不顧地回身職守,這就好比菜農(nóng),菜籽播種了,就靜等收獲。
帝羿沒有閑情雅趣看那些種子發(fā)芽生長,一閃而入魔窟,玄炁墜落于下。
魔窟黝黑不見窟底,窟壁光滑無比,不見任何壁梯之類的攀爬之器,五行之物觸死地便化虛,如何能以金鐵穿鑿。
和螣蔓所說基本一致,魔族能破出魔窟者,修為至少是真境,唯有真境方能在元境的幫助下凌空飛渡而上。
下墜不過萬余里,眼前琉璃光暈隱隱可見,那是星罩所造化的中元護(hù)壁,護(hù)壁中央有個直徑十余里許的空洞。
螣蔓有言,魔主剛獻(xiàn)祭人族俘虜時,空洞和魔窟的直徑等同,歷十余萬年,經(jīng)地母不斷修復(fù),已縮小近半。
若是能渡過此次眾劫,估計不要萬年,護(hù)壁就能修復(fù)如初,人族就能擺脫魔劫。
帝羿小心謹(jǐn)慎地穿行護(hù)壁,近千里厚的護(hù)壁,轉(zhuǎn)瞬即過,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全神貫注,不敢有一絲麻痹大意,一旦不小心碰到了中元護(hù)壁,無論人魔的下場,都只有歸虛一果。
穿過護(hù)壁不虞,帝羿的頭腳不由顛倒,下墜之姿轉(zhuǎn)飛升之勢,玄炁以升,出了洞窟。
魔域,他終于來了,雖然不是第一個來到魔域的人族,但卻是身份最為尊貴的一位,自從中元護(hù)壁造化成后,人族的首領(lǐng)從未踏進(jìn)過魔域,首領(lǐng)不入險地,用儒家孟子之言可以概括:
《孟子?盡心》有云:
防禍于先,
而不致于后傷情;
知而慎行,
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焉可等閑視之。
帝羿之所以會不顧身份,輕身冒險,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儒家孟子之言:
《孟子?告子》有云:
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所以,任何的言語,都能把一件事說圓過去,不過是否看到孟子所說的話中,一為辯己盡心,二為教人取義,嘿嘿,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天誅地滅帝羿不知,只知魔域的魔窟之外居然也有一城池,而且巨大無比,以鎮(zhèn)魔四城的小甕城和它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相差有十萬八千里。
真的是十萬八千里,魔窟之上的魔城也是個圓城,直徑至少有十萬八千里余里,以帝羿明執(zhí)一閃就已知曉。
這一閃,也把帝羿經(jīng)出了一身冷汗,都是修為普通的魔族,一個人境高手的都沒有。
錯了么?
他隱身飛閃,不一會兒出了魔域北城,是北,南之對為北,出城瞬間,臉色蒼白,汗流浹背,城外空空如也,沒有任何魔軍駐扎。
真錯了么?
不信邪,飛閃其他三方,亦是如此,也如空空。
錯了!
真錯了!
錯得離譜!
第四次眾劫,魔族的主力不在鎮(zhèn)魔南城之下!
臨危不亂方為人上人,臨危之時需要的是淡定,只有淡定才能思緒萬千,才能智計百出,才能化險為夷。
帝羿絕對是個人上人,他知道大錯已鑄成,自亂陣腳,不是明執(zhí)所為,不由放眼回望北城內(nèi),突然眼中閃爍著狂喜之色。
你妹的,是地寶,是地寶夢魘靈芝,遍地都是,除了城池附近空地和魔族聚居所在,到處是夢魘靈芝!
不對!
也對!
夢魘靈芝,是人族的地寶,是魔族的至毒,魔族當(dāng)然不愿意去沾惹采摘,以帝羿的天境明執(zhí),瞬息便明了這無量的地寶,是何來,又為何還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