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修真衰亡史

第七十六章 佐之返鄉(xiāng)

修真衰亡史 居九年 2207 2020-04-17 19:00:00

  和李衍真那樣從小在宗門的孩子不同,常佐之從小就跟著師父四處跑江湖。

  小時候常佐之生活在東岳泰山腳下常家莊,家里是當(dāng)?shù)赜忻耐梁类l(xiāng)紳,大小算是個富貴人家。

  可惜常佐之從小體弱多病,吃得油膩一點(diǎn)就難受,也沒怎么享受過富貴人家什么大魚大肉的好處。

  那時候東岳泰山招收弟子,負(fù)責(zé)尋訪良材的弟子還路過了常家莊,給常佐之看了一看。

  但常佐之先天并無靈根,注定與仙家無緣。不過常佐之因?yàn)轶w弱多病,倒是從小一直給泰山奶奶磕頭上香。

  很多年后常佐之才知道,這位泰山奶奶并不是傳說中的神明,而是東岳泰山上真實(shí)存在的一位分神老祖,而且還健在人世呢。

  到得六歲時,常家莊來了個游方法師,見到在街上玩的常佐之,一老一小極為投緣。

  之后一個多月那老法師在莊里住下給人算命,常佐之天天去他攤上找他玩耍。

  禳災(zāi)解厄、搬運(yùn)嫁夢、假形噴化、知時識地……老法師會的都是常佐之聞所未聞的本事。

  跟常家莊這個小小的地方相比,老法師無疑來自一個大大的世界。等到這老法師要離開的時候,常佐之又哭又鬧,一定要隨他去學(xué)藝。

  常佐之的父親妻妾成群、子嗣眾多,常佐之雖是正房嫡出,但在家中排行靠后、身體又弱,常老爺并不太在意家里少這么一個兒子。

  是常老爺大手一揮,便讓兒子隨這老法師去當(dāng)徒弟了,還送了老法師一筆錢財(cái)當(dāng)盤纏。

  由于守著“寧缺毋濫”的信條,老法師活了六十多歲從未收過徒弟,好容易才收到常佐之這么一個腦子機(jī)靈又投緣的小徒弟。

  和那些讓徒弟倒幾年夜壺才肯教他們一點(diǎn)真本事的家伙不同,老法師自知時日無多,恨不能將畢生所學(xué)對常佐之傾囊相授。

  常佐之正式拜在老法師門下,并將自己的名字,按照法教規(guī)矩從常佐改成了常佐之。

  一個肯教、一個能學(xué),只用了九年時光,十五歲的常佐之就將師父的本事悉數(shù)學(xué)會。

  又過了三年,這個名叫于為之的老法師身故,享年七十八歲,在凡人中算是長壽的。

  六歲離家,師徒相伴十二年,對常佐之來說,師父大概比自己在常家莊的生身父母都要親切一些。

  為師父料理完后事,常佐之也沒再回莊里去,而是繼承了師父的職業(yè),繼續(xù)做一個游方法師。對于他來說,跑江湖比在家要舒服得多。

  小時候,常佐之覺得常家莊是個很大的地方。但見識了外面的世界,回家探親時才發(fā)現(xiàn)常家莊不過是個大一點(diǎn)的莊子罷了。

  見過三座浮在半空中的仙山之后,就算是把常老爺?shù)奈恢媒o他坐,也沒什么吸引力了。

  不過走的地方越多,常佐之越能意識到,故去的恩師真的是個法教高人。

  法教素有七十二種地煞術(shù)的說法,很多江湖術(shù)士其實(shí)一種都沒掌握,只是冒名行騙而已。

  能真真切切掌握一兩種的,在凡人生活中就算是有真才實(shí)學(xué)的法師了。

  掌握五種以上,就會被法教中人認(rèn)為是有一定實(shí)力牌面的人物,視為地煞術(shù)正經(jīng)傳人。

  琉璃城的伍陰陽據(jù)說掌握二十幾種地煞術(shù),在法教之中很有名氣,連方丈山下山辦事都會請伍陰陽為顧問,足見其地位之高。

  而常佐之的師父,竟然足足教給他三十九種地煞術(shù),比常佐之見過的任何一個法教傳人都多!

  雖然有一些極為厲害的法術(shù)不在其列,比如伍陰陽的通幽、驅(qū)神、追魂、攝魄等。但單憑這數(shù)量,也足以讓常佐之成為別人口中的“高人”。

  常佐之不敢招搖,對外只宣稱自家會十幾種,雖說就這十幾種也足夠驚人。

  師父過世后,常佐之自己也在外闖了五六年,現(xiàn)在只要不是邊遠(yuǎn)地區(qū)消息閉塞者,但凡法教圈子里的人,都知道這些年出了個小常先生甚是厲害。

  特別是經(jīng)歷了琉璃城厭勝案,常佐之更是聲名大噪,不論走到哪跟人一說,都知道是那個破了厭勝案的小常先生,先帶三分敬意。

  這日別過李衍真爺倆,常佐之仍然繼續(xù)著自己的游方法師生涯。

  已經(jīng)兩年沒回家了,常佐之打算先回家看看,也見見表弟?,F(xiàn)在才八月份,如果買個驢騾之類的牲口代步,大概每天能走三四十里地,用不了兩個月就能回家。

  常佐之剛從韓大善人那里得了一包銀兩,點(diǎn)了點(diǎn)足有一百兩之多,在莊子里花幾兩銀子,就買了一頭撒歡兒的白嘴小黑驢,還帶全副鞍韉。

  常佐之長得瘦,加上行李也沒多沉,小黑驢雖然個兒小卻有的是勁,走一天也不會累。

  離開琉璃城地界,常佐之眼看著大道旁的村莊越來越破、越來越窮。

  琉璃城郊的那些莊子都沾了方丈山靈氣,個個都以種植仙家靈草為生,因此村莊富裕。

  只要遠(yuǎn)離方丈山范圍,這片地區(qū)就回歸水土貧瘠的本相,別說靈草,連糧食都未必能糊口。

  更不用說還要給仙家宗門服勞役、交稅賦——如果沒有凡人在山中開礦,仙家煉丹用的鉛汞從哪來呢,丹砂云母又何處尋呢?

  常佐之一路向東行去,十余日間便過四五百里路途。這天行到一處集鎮(zhèn),正值晌午,常佐之肚中饑餓,便在鎮(zhèn)上找了一家客棧,將小黑驢在門口一拴,打算在這吃了午飯、買點(diǎn)干糧再上路。

  這客棧是小本生意,只有老板夫婦兩人帶著一兒一女在忙活。

  才要了一個小菜、兩張面餅,常佐之便感覺有異,只見老板夫婦在門后竊竊私語,對自己指指點(diǎn)點(diǎn)。然后他們的小兒子便跑了出去,不知上哪去了。

  常佐之在路上走了這么多年,自然知道道路上多有黑店,不知道老板一家在搞什么名堂。決定等會飯菜上來看看有沒有異狀,說不定會下毒。

  等了許久飯菜也沒端上來,門外卻有兩個人走了進(jìn)來。常佐之一看,帶頭的少年正是剛才跑出去的老板兒子。

  后面跟著個白凈中年人,瓜帽藍(lán)衫,穿得比一般人體面些,像是大戶人家的管家仆人之類。

  見常佐之坐在這,那人滿臉堆笑道:“這位先生,您可是個法師嗎?”說著,看向常佐之身邊寫著“災(zāi)滅福遷”四個字的布幡。

  常佐之這才松了一口氣,心知生意上門了,道:“正是?!?p>  對方笑得開心起來:“小的是附近孫府的管家孫才,我家老爺正在重金延請法師上門驅(qū)邪,先生愿意跟小的去看看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