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收到草原田疇請示,略加思索,便應了其請求。
現(xiàn)在天寒地凍,大漢各處道路不通。
各地百姓尚且自顧不暇,再次收集物資也頗為困難。
但田疇徐盛受命在外,此地異族又臣服與自己,也算是自己治下,也不好太過苛刻,理應支援。
董卓便令李儒盡量向草原運送物資,不管多少,聊勝于無。
至于最需要的還是御寒取暖之物,尤其是煤,讓人趕工便是。
于是在漁陽百姓其樂融融的時候,城外十來萬降卒,依然晝夜不停的奮戰(zhàn),還樂此不疲。
12月下旬,下了半月有余的大雪終于停歇。
此時,整個漁陽一片素白,已是一片冰雪世界。
如此大的雪,不僅天寒地凍,道路難行,同時壓垮的樹木,坍塌的房屋都不在少數(shù)。
好在李儒田豐等人,在董卓下令準備物資之時,便開始做了準備。
每天都會命人帶領百姓隨時清理積雪
此時大雪已停,幾位謀士不用董卓提醒,帶領全城清掃。
得益于早先動作,城里稍微清理便可通行。
不少受困的百姓得以救援和救治。
董卓又令典韋帶領親衛(wèi)軍清除城外道路積雪。
同時傳令各縣清理主道,打通相互之間交通要道。
如此天氣,也只有董卓蓄養(yǎng)的猛禽可以不受影響,正常飛行傳訊,其他鳥雀早已了無蹤跡。
其他各地縣收到董卓傳訊紛紛響應。
今年董卓入主漁陽,雖然時日尚短,但已經(jīng)帶來巨大變化。
尤其是今年遭遇寒冬,董卓早作準備。
不僅準備了御寒神器,更是于百姓分發(fā)了不少衣物糧食。
僅此一項便需耗費巨量錢財。
雖然不能改善百姓生活太多,但與往日相比,不知好了多少,總算能讓漁陽百姓安然度過這個寒冬。
若是在往常,哪個冬天不是損失慘重。
不管是人還是牲畜,一到冬天就岌岌可危。
董卓送來雖不多,卻是救命之物。
對漁陽百姓來說,帶來的不僅僅是安定,更是莫大的生存機會。
漁陽所屬各縣縣令,都是近期投奔而來的各地士子。
這些士子基本都份屬寒門,本就對董卓心生好感。
董卓歸來之后立刻量才適用,寸功未立,便成為一縣之長,哪里有不滿意之理。
想那劉備東奔西走才混了個縣尉之職,便知道對于沒有門路的人,做官何其不易,何況執(zhí)掌一縣之地。
尤其到任之后,發(fā)現(xiàn)百姓雖未見過董卓,但都極其擁戴,在漁陽的聲望可謂一時無二。
心里都覺得董卓寬厚仁慈,而且對董卓的大手筆也是驚佩不已。
從來沒聽說有哪個大漢官員能夠自己貼錢撫恤百姓。
如此體恤百姓的,古往今來都是很少見。
以董卓如今威望,一聲令下,整個漁陽從上至下,紛紛響應。
清掃積雪,救援受災百姓。
短短兩天,漁陽全境主道就已貫通,車馬通行再無障礙。
就連草原馬市和漁陽之間的路途再有一日便可開通。
此時草原上,徐盛田疇帶著士兵和降卒清理道路積雪。
就連來此交易的異族不分老幼,紛紛主動加入進來。
自從馬市初開以來,各族都嘗到好處。
得益于董卓的關照,漁陽附近的異族目前損失大為減少,日子也好過許多。
而且來自大漢的商品,也讓那些貴族喜愛不已。
此時清掃道路,方便商隊貨物往來,自然迫不及待。
馬市現(xiàn)在人數(shù)眾多,所有人又熱情高漲,效率之高不可思議,完全不在現(xiàn)代工業(yè)機械之下。
此時董卓安排李儒田豐調配物質送往各地,也讓董奉的醫(yī)學院投入各縣,以應不時之需。
此次大雪,即便有董卓的提前準備。
還是出現(xiàn)了不少的傷亡,不光垮塌了不少房屋建筑,百姓和牲畜也傷亡頗多。
這還是漁陽城中,想必城外各地,甚至深山老林中,那些躲避戰(zhàn)亂沒有入冊的百姓,傷亡更重。
董卓來漁陽時日尚短,對偏遠之地,是鞭長莫及。
但董卓心中已有打算,待的根基穩(wěn)固,猶有余力之時,一定要解決。
目前整個漁陽準備的物質日漸減少,而各地又所需甚大,要度過這個才剛剛開始的冬天,怕是也會捉襟見肘。
想到此處,董卓便有些無奈。
雖然自己有一身無雙武力,卻不能解決百姓最根本的問題,于生計無用。
若是前世所是農業(yè)或者工業(yè),相必會在這個時代會有更好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