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關平之暴擊三國

第50章 騎兵訓練

關平之暴擊三國 炎龍無雙 2094 2020-04-04 11:30:00

  “完美!”

  關平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jié)M意地說道。他將掛好馬掌的馬匹作為樣品展示,讓工匠們觀摩學習一番,待大伙兒都學會了便開始給其它戰(zhàn)馬掛掌。

  除了少數幾副馬掌掛廢重釘,十幾匹馬的馬掌很快掛好,眾將騎著這些馬“格噔格噔”地走在街道上,那感覺真是好極了。

  這三千輕騎是關平軍中的最重要力量,自然要由關平親自統領。

  關平將三千騎分為左中右三部,每部一千騎,分別由王平、關索、周倉兼任統領,各加騎都尉銜;廉康、鮑豐、鮑義等為副將,協助管理。之下各設百人將、十夫長等基層軍官、士官,完備基本組織。

  士兵騎上馬,并不等于就馬上成了騎兵。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甚至優(yōu)秀的騎兵,必須要經過艱苦而又嚴格的訓練。

  如果將那些不合格的騎兵送上戰(zhàn)場,迎接他們的必然是失敗的下場,甚至會人馬俱亡、損失慘重,這個是關平絕不愿意看到的。

  騎兵的訓練要比普通步兵復雜得多,首先是個人體能和技藝方面的訓練。步兵會的騎兵必須要會,什么角抵、手搏、負重走跑跳等等。

  角抵相當于后世的摔跤、相撲,手搏相當于后世的拳擊、散打,負重行進這個就相當于后世的全副武裝長途越野。

  不僅這些,還有各種刀槍兵器和弓箭方面的運用。騎兵在馬上運用這些兵器,需要比步兵更大的力量,否則很容易失去平衡而落馬。

  經過這些訓練,騎手們就會增強體力、耐力、敏捷和各種兵器使用方面的技藝,這個是最起碼的要求,無需多言。

  這些方面關平在選拔人員時就已經進行了一個初步的考核,選拔出來的人員自然要比普通步兵要優(yōu)異一些,否則關平也不會給他們發(fā)放高薪了;

  所謂拳不離手,只要繼續(xù)加強訓練,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達到更高的要求,想要拿更高的獎金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要用馬,必須先馴馬。雖然馬通人性,但畢竟還只是動物而已;

  要想使它更好地接受騎士的意圖,使馬的力量成為有效益的消耗,應當以人為主,盡量溝通人馬之間的關系,致使人馬—體化。對此,并非輕而易舉,頗需要對戰(zhàn)馬進行細致、耐心的調訓。

  正常情況下,馴馬者對戰(zhàn)馬必須保持親近、和平的關系。

  即使那些難以馴服的烈性馬,也要加以愛護、為其解癢,提供潔凈飲水,加草添料,并時常洗刷,從而解除其恐懼心理,增加人馬間情感。馴化過程帶有很大的感化因素,人馬之間日久也能生情嘛。

  人和馬熟悉并有了一定的感情,就可以對馬進行訓練了。馴練戰(zhàn)馬的高難度動作,離不開馬具,持別是銜、鑣、轡三者互相聯系,組成一個靈敏的傳導體系。

  騎士通過拉動韁繩把命令強制性地傳遞給馬,使其齒齦、口角產生難以忍受的壓迫感而服從命令;而當馬完成這些命令時騎士應立即緩和放松韁繩,同時對馬給于表揚或酬賞,包括食物酬賞。

  這就相當于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訓練。這些訓練反復進行,于是在馬的中樞神經建立起鞏固的信息貯存即記憶;

  馬的信息貯存,雖不如人那樣容易,但比其它家畜方便得多。如此耐心調訓、久而久之,左轉、右拐、前進、后退、加速、減慢等動作便能夠熟練領會。

  除對戰(zhàn)士綜臺性即基礎訓練和對戰(zhàn)馬調教外,還得對戰(zhàn)士進行上下馬和穩(wěn)固地騎在馬背上等項目的訓練。

  好的騎士,上馬不踩鐙,一躍而騎上;下馬不踏鐙,—躍而下;由甲馬換乘乙馬,勿需先下甲馬再上乙馬,只要跳躍—下就可完成換乘。

  盡人皆知,戰(zhàn)士在馬上、遠不如在地上穩(wěn)重。

  馬一旦走動或狂奔,特別是在“越天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之際,仍能穩(wěn)坐在馬上,才算得上好騎士。為此,在馬上頗需要掌握平衡的鍛煉,否則就有落馬的危險。

  中原農業(yè)民族某些不經嚴格訓練的騎兵,臨戰(zhàn)前因緊張、害伯而落馬者,有之;戰(zhàn)馬急速前進中由于平衡不當而落馬者,亦非罕見;戰(zhàn)斗中僅幾個回臺,因抵擋不住猛烈打擊而落馬者,多之。種種現象均說明其騎術之不精,就是訓練不足的原因。

  騎兵不僅需要穩(wěn)固地騎在狂奔于坎坷之途的馬上,而且在馬身上還得活動自如,練就—套復雜的動作,如向前后左右開弓射箭;揮動武器,穩(wěn)準狠地打擊對方;對于敵方迅猛的劈砍刺,能夠穩(wěn)妥地躲閃避或擋撥架……。這些是騎兵的必要技能。

  僅就騎射而言,就比步兵操作弓弩之難度大得多。因為步兵是腳踏實地,或半跪、或雙腳張開瞄準開弓,基礎穩(wěn)定、易于使出全身力量,放射程較遠、準確程度較高。

  然而騎兵是坐在馬上瞄準開弓,戰(zhàn)馬在走動或狂奔,基礎處于運動中;同時,被瞄準的目標也不會傻呆在原地,隨時可能是運動狀態(tài)。

  這是騎士在互動情況下的操作,難度有二:其—,—定程度上限制了全身力量,特別是雙臂力量的發(fā)揮;

  其二,中的之準確程度必然降低。故練就百發(fā)百中和準確有力地打擊對方之騎射技術,絕非一日之功,當是在嚴格教導之下,經過長期而又艱苦操練之結果。

  為發(fā)揚大家的主觀能動性,關平特意制定了部隊的訓練考核獎懲條例。

  將薪餉獎金分為幾個檔次,凡是士兵達到某個層次的訓練要求,即可領取哪個層次的薪餉,優(yōu)秀者還會得到更高的獎金;同理,訓練不合格的自然是拿不到,長期不合格的就只能回去當步兵了。

  一支良好健康的軍隊必須有一個良好健康的組織建設、上升通道。秦國商鞅變法,設二十等軍功爵位,普通大頭兵只要立下大功也能加官晉爵、獲封土地;

  而魏晉南北朝,世家大族逐漸壟斷了高官顯爵,“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使下層人才失去了上升空間。這就是秦朝能統一六國、而魏晉越搞越失敗的重要原因。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