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黑胡子老頭實在是等不及了,對殷木瞪眼道:“古人云:雙月呈祥。這孤零零一個月亮在天上,簡直是睜眼說瞎話?!?p> 顧大師看到殷木的表情,顯然是喜歡這孤月的畫風,所以也不言語,等他闡述。
果然,殷木問道:“蒙山有九百里?”
黑胡子老頭一愣,答道:“是?!?p> 殷木指著那幅《蒙山小兒戲犬圖》又問道:“那這畫為什么不把九百里蒙山都畫上?”
老頭一副理所當然答道:“王上此畫的山峰欲取義雄峻,所以截取了最高的云間峰做背景?!?p> 殷木又道:“天上是有兩個月亮?”
黑胡子老頭一愣,答道:“當然?!?p> 殷木又問:“既然畫蒙山不用畫九百里,誰說必須要在畫月亮不能只畫一個呢?”
黑胡子老頭答不上來。
殷木又道:”此畫取孤月在左上,取紅梅在右中,右上留白,只為突出這紅梅的清幽、靈動,淡而厚,清則實,只有孤單的弦月,才能將清寒之氣盎然紙墨外?!?p> 顧大師聽完,握著殷木的手,又是跳又是蹦,只見眼淚奪眶而出,激動道:“我畫了十年的孤月寒梅,無一個人贊我,連王上也是搖頭不語。我有時自己也在想,是不是老糊涂了,這孤月寒梅的確沒意思。這一幅,是我畫的最得意的一張,也是最后一張。只有小兄弟你懂得我的心思,看來我并是不老的沒用了。請問小兄弟尊姓大名?”
殷木見此人雖然年老,卻心如赤子,天真爛漫,不由十分親近,笑道:“小子殷木。”
剛一說出姓名,殷木就看到諸葛先生的臉色有些尷尬,接著就被諸葛先生拉出顧大師的畫室,連告別都沒來得及說。
接連疾走了兩進庭院,在一座古亭閣里才停下。
這亭,歇山磨角,上面覆蓋著黃色琉璃瓦,有四根明柱支撐,還有八扇透雕門窗,亭子門額上寫著”鎖妖井“幾個大字。
亭內正中有一口古井,這口井顯然有些年頭了,井壁上的云紋虎紋顯示出一股樸素大氣的威嚴。
井壁周邊共有九條碗口粗的玄鐵鏈伸到井里,不知作何用處。
殷木好奇,用力拉動其中一根鐵鏈,對里面用力的“喂“了一聲。
井水竟有些翻滾起來,冒出一股淡淡的沉香木的味道。
不知為何,聞到這味道,殷木竟有幾分親切。
這時,諸葛志打斷殷木繼續(xù)探索這奇怪古井,有些緊張的問道:“少俠可是姓殷?”
“是?!?p> “可是來自圣域鳳梧山?”
“是?!?p> “少俠可是在蒙山求學?!?p> “嗯,明天去星書院?!?p> “少俠入了星河榜單前十?”
“沒有。”
“那你不是那水木清華的殷那華?”
“誰告訴你我是殷那華?”
“……”
想到昨晚給蒙山王推薦這星河榜前十的天才少年,諸葛志一頭黑線立在那兒不知如何是好。
殷木想到他可能是錯認了人,心里暗笑。
正在此時,殷木二人聽到有人道:“蒙山王宣諸葛司徒和殷少俠面見?!边@是一個男子的聲音,聲音卻很細,也很柔。
諸葛志看來已無法補救,腳一跺,攜著殷木走到那最后的一個院落。
這是個壘在六層高臺上的宮室。
一男子立在殿門外,看起來約莫二十多歲年紀,白衣皂鞋,頭發(fā)高高束起,但并未戴冠,面容清秀,細眉大眼,鼻梁高直,臉上施了些薄薄的脂粉,微微一笑,竟平生幾分嫵媚之意。
殷木不敢多看,想必就是他剛才傳話,果然聽到諸葛志對那人冷聲說道:“多謝貂寺?!?p> 此人姓貂,是蒙山邑的“寺人”,“寺人”也就是太監(jiān),一般稱呼多用姓氏加上寺,表示尊稱。
大洛啟用“寺人”做侍御已有數代,只有皇族才能享有,由于身份特殊,多為帝王親近之人,但不同等級,使用的人數也有規(guī)制。
殷木隨諸葛志走入殿堂,只見里面并不十分華麗,但是殿堂明顯寬敞很多,抬頭看,只見一個中年人華服坐在殿堂正上方,并未看他,似乎在思考什么。
諸葛志看到此,也不敢出聲,就立在那兒等著。
還是貂寺提醒道:“稟王上,諸葛司徒和殷少俠已來拜見王上了?!?p> 由于自小在民主時代長大,殷木聽見拜見二字,不禁心中有些不快。
只見旁邊諸葛志已經跪倒在地,那蒙山王姬宣也抬起頭看著他,好等他跪下了就喊平身。
等了一會兒,發(fā)現這鳳梧山的少年似乎毫無下跪的意思,殿上的四人一下子就僵在那兒了。
貂寺連忙說道:“鄉(xiāng)野小子,你還不趕緊跪下?!闭Z句很嚴厲,聲音卻很柔和。
殷木想了想,還是覺得沒有必要去跪在這個人的面前,于是拱手說道:“鳳梧殷木拜見王上。”
姬宣禁不住眉毛跳了一跳,強忍心中怒火,朝諸葛志問道:“這可是星河榜上的少年英雄?”
諸葛志看到之前殷木沒有跪見王上,知道姬宣定然不悅,現在有問道他的身份,不禁又羞又怕,背上漢都出來了,硬著頭皮答道:“這少年不曾上過星河榜?!?p> 姬宣聽到,果然大怒,心想昨日跟他說是星河榜前十,他才有收攬之意,現在突然聽到只是一個普通少年,還粗鄙無比,基本禮儀都不會,這怒火眼看就要發(fā)落在諸葛志頭上。
諸葛志看到不對,王上眼看就要發(fā)飆,急中生智,連忙解釋道:“這少年雖然不是星河榜上的天才,但是天資聰穎,年紀輕輕就達到金剛境,前途不可限量,上榜只是時間問題?!?p> 姬宣聽到,眉頭略展,只是還不放心,對殷木道:“娃娃,你可是已經到了金剛境?”
殷木據實答道:“不知,應該沒有到?!?p> 諸葛志突然有一些不好的預感。
果然,姬宣對貂寺道:“去拿測靈石來,我們來幫你測測你的靈力?!?p> 殷木聽了有些高興,忍不住說道:“這兒有測靈石嗎?我正想測測我的靈力呢!”
話不投機半句多,這殿上三人都不做聲,殷木雖然年少,但天資聰穎,想到這蒙山王姬宣前后種種奇怪表現。
他氣質不怒自威,和傳聞中的“癡兒”形象差的太遠,能令諸葛志、顧大師死心塌地的折服,又豈是被他人作為跳梁小丑玩弄的人物。然后又想起在山溪小筑里看到的題字和那幅《蒙山小兒戲狗圖》,似乎刻意隱忍低調,不愿露出真意,實在是很難用常理去了解的人。不禁又多看了這姬宣幾眼。
不一會兒,貂寺拿了一根長約一尺的通透的圭狀玉石,上尖中方,這個圭形玉的下部還有個圓形部分,應該是用于手握,圭部從上至下共有九根橫線。
諸葛志站在一旁,不好的預感越來越強烈了。
殷木好奇的問道:“這測靈石如何使用?”
貂寺交給諸葛志,道:“諸葛司徒,請你教教他。”
諸葛志冷笑一聲:“貂寺也是高手,何不親自教他?”
貂寺一驚,不答,還是伸手交給諸葛志。
諸葛志接過來,轉頭問道:“你可學過靈飛經?”
殷木點點頭。
諸葛志又道:“你試著用‘引’字訣,把你靈海里的靈氣朝這測靈石上導引?!?p> 說罷,示范著握住那圓柱部分,將靈力引入。
只見,奇妙的事件發(fā)生了,這通透的玉圭開始發(fā)生顏色變化,圭部從下至上,迅速的一根刻線一根刻線的變黃,一直到頂部,然后所有的光都消失了,又從底部開始變成綠色,又一格一格的升上去,但是速度越來越慢,最后竟變成了藍色,到了藍色升的更慢,只跳到兩根刻線位置就停住了。
殷木問道:“黃色是初境,綠色是金剛境,藍色是惑境?那諸葛先生豈不是惑境二階?”
諸葛志看到他悟性過人,心中不禁有了些信心。
輪到殷木了,他用右手握住柱形手柄,運起“引”將靈海的靈氣緩緩的輸入到玉圭中。
由于靈海的靈力不足,升起的速度明顯不如諸葛志那么迅速,只見云圭的黃色光芒很艱難的向上爬升,爬到第六根刻線,就在那兒一跳一跳,再也上不去了。
殿上的蒙山王,眉毛氣的不停的跳,再也看不下去了,鄙視的看了殷木一眼,又憤怒的對諸葛志怒吼一聲:“這就是你選的好人!”
說完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