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集鎮(zhèn)的羊腸小道上,總能看見一個個村落掩映在大樹下,參差不齊錯落有致的分布著。三三兩兩的人散落在田間地頭,或是肩上扛著鋤具,或是彎腰勞作的農(nóng)民。園風(fēng)光在這里一覽無余。
以前阿爺自己一個人來鎮(zhèn)上的時候,就把我交給隔壁的嬸娘看著。但那時阿爺也不經(jīng)常去鎮(zhèn)上,一些醬醋油鹽的會讓柱子哥家給捎帶回來,只有蔬菜特別豐收或者雞蛋有剩余的時候才會親自去鎮(zhèn)上給賣掉,換個十幾文錢。平常的百姓總是努力的生活,就在這樣日復(fù)一日中攢下家中的盈余。
阿爺是這個村里長大的,阿爺并不是一開始就一個人,他以前有雙親有兄長,可是在阿爺十歲那年,整個齊朝迎來著一場滅頂之災(zāi),干旱。在這個到處都是人力的朝代,干旱是人們無法拯救的天災(zāi),人類的力量是渺小的,無法與天地為之抗衡。
那一年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人們食不果腹,到處哀鴻遍野。整個齊朝的人口銳減了三分之一,差點遭到外部勢力的入侵。后來還是當(dāng)朝首輔申忠國,帶領(lǐng)百官勸諫皇帝,請求開皇倉放糧賑災(zāi),這才拯救萬民于水火之中。
而阿爺一家只有他一人活了下來。聽說年輕的時候阿爺也有中意的姑娘。就差找媒婆上門提親了。被姑娘的爹娘知道后,匆匆的把姑娘遠嫁了。后來打聽到是姑娘家爹娘嫌棄阿爺窮,不肯把姑娘嫁過來。自此以后阿爺涼了心。再也不肯接受別人。
直到把我抱回家,阿爺才不再是一個人。想著要把我養(yǎng)大,生活才漸漸有了盼頭,人也變得越來越慈眉善目。當(dāng)然這些都是我更大一些,嬸娘告訴我的。
聽著鞭子在空氣中發(fā)出“咻咻”的聲響。我們已經(jīng)爬了幾道坡,拐了不知道多少道彎。終于我們離集市越來越近了。
上一次阿爺帶我來的時候我還更小,只有模糊的印象。這一次目之所及處是那一排排的青磚瓦房,青磚房里到處都是吆喝聲,還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這些,我,李小寶猶如囚鳥出籠,滿身的疲憊都散去,恨不得立馬跳下這騾車,一頭扎進這人群中。
“丫頭,阿爺現(xiàn)在找個地方把這騾車放好,一會咱祖孫兩個好好逛逛這集市。買些你愛吃的果子帶回去。你現(xiàn)在車上別下來?!?p> “好耶,好耶。那我們趕緊去,小寶還要買果子,買糖呢?!?p> “走嘍。”阿爺駕著車子往右拐了一個彎,沒走多遠,就看到許多車都在這停著呢。這是一個專門給人看車的地方,從集市開門到閉市,停一輛車收一個銅板。你只要交了錢,做好登記。回頭在閉市之前再憑著發(fā)放的牌子取回自己的車,這些都十分的方便。因為是官府統(tǒng)一管理,所以也不會產(chǎn)生亂收費的現(xiàn)象。
集市是官府給規(guī)劃好的,整個集市呈回字形布局,中心呈口字的四條街道是留給百姓做生意的,位置不固定。只要交一定的商稅,就可以在這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