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幾天來回奔波,牙子終于將所有的事情都辦妥了。
門店是李文能和娟子幫他張羅租的,租在大樹鎮(zhèn)老街正中間,門面不大,連三個平方都不到,但租金可不便宜,一年要九元八毛錢。店主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叫文蘭芬,無兒無女孤身一人。本來,她張囗要的租金是一年十元,但看在李文能兩口子的情面上給牙子少了兩毛。牙子去看過門面,心里不是很滿意但也只能將就了。
牙子尋思,找一塊門板用兩根凳子支起白天用它賣東西,晚上當床睡覺。
現(xiàn)在萬事俱備,只等工商局的經(jīng)營許可證發(fā)下來后就能開張了。工商局的人告訴牙子,申請后正常情況下要十到十五天后才能拿到許可證。
一天,兩天,三天,……牙子天天撥弄著手指頭算著時間。
“再過七天,就可以去領證了。”他興奮地想到,店名他都已經(jīng)想好了,就叫“李氏種子店”。
在等待的這些天里,他和康克瓊每天早出晚歸在地里松土鋤草,倆人打算在店鋪開張前把玉米種點下去。
而牙子要在大樹鎮(zhèn)開種子店的消息在村子里早已傳了出去,是康克瓊故意放出去的,她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讓大家、乃至更多的人都知道這事,以后要買種子、農(nóng)藥化肥啥的都能去照顧自家的生意。而村里人也樂得這樣,畢竟每年春耕夏種都要買這些東西,但大樹鎮(zhèn)上買不到需要過河去富林鎮(zhèn)那邊買,不僅不方便不說路費的花銷還要多些,他們只說希望牙子看在大家都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情份上,在去他那里買東西時他多少能優(yōu)惠些,康克瓊笑著替牙子答應了下來。
一九八零年六月二十二日。
這是個令李雪梅畢生難忘的日子,因為這天正是父親“李氏種子店”開張的日子,也可以說是父親擺脫貧窮改變自身命運的起點。
事隔幾十年后她仍清楚地記得那天的場景: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母親帶著她天還沒亮便從家里出發(fā),母女倆摸黑走了二十幾公里山路才來到大樹鎮(zhèn),目的自然是為了替牙子開張助陣。
李文能那天特意換了身嶄新的制服,和娟子一起抱著一掛鞭炮去祝賀牙子開張。他的用意,旨在告訴眾人:這店是我侄子開的,如果有不安好心的人想去找他的麻煩,得看我李文能答不答應。
康克瓊帶著李雪梅興匆匆趕到那兒時,剛好趕上李文能正放鞭炮。
一陣“噼里啪啦”的響聲過后,牙子站在一根木凳上將一塊木匾掛在早已釘好了的釘子上。
牙子跳下木凳松了口氣,他盼望許久的“李氏種子店”今天終于開業(yè)了!
“梅子,你爸那塊木板上寫的是什么?”康克瓊站在圍觀的人群之中問道,她的臉上滿是抑止不住的笑意。
“李氏種子店!”李雪梅脆生生地大聲說道,眸子中盡顯傲驕。
聽到她的聲音,牙子看了過來,見是她娘倆,牙子有些意外:“你們怎么來了?”
“你覺得這么大的事情,我們母女二人能缺席嗎?”康克瓊笑吟吟地說道。
“不能,不能?!毖雷用φf道:“我只是擔心路這么遠又不好走,梅子的身體吃不消,才沒打算讓你們來?!?p> “來,愣子叔和娟子嬸也在這兒,你們過來打聲招呼?!?p> 康克瓊走了過去,一臉感激地說到:“愣子叔,娟子嬸,謝謝你們了。要不是你們幫忙,牙子的店能不能開還得打個問號呢!”
“克瓊,你說什么呢?”娟子上前摸摸李雪梅的腦袋,“咱們是一家人,咋說起兩家話來了?”
“梅子,叫姑奶奶。”
“姑奶奶好?!崩钛┟饭郧傻睾傲艘宦暋?p> “咯咯咯,這孩子真乖!”娟子忍不住笑著說道:“不過,我這么年輕便當姑奶奶,這樣一叫我還真有點不習慣呢。”
娟子的年齡不大,今年也才三十八出頭,難怪她會有此一說。
“不叫你姑奶奶叫你什么?”李文能白她一眼,:“孩子該叫什么就叫什么,可不能亂了輩份。”
娟子卻沒有答理他,俯身對李雪梅笑道:“梅子,走,去姑奶奶家,我給你做糠醋排骨吃。”
李雪梅看著康克瓊,后者朝她笑了笑,說道:“去吧,媽在這里幫你爸理理東西?!?p> 李雪梅點點頭,仰頭問娟子道:“姑奶奶,柱子叔在家嗎?他在家的話,我就不去了?!?p> “哦,為什么?”娟子疑惑問。
“哼!”李雪梅抽抽鼻子,一付委曲的樣子,“他有回兇我來著,我才不陪他玩。”
“是這樣?”娟子不由笑道:“你放心吧,柱子叔不在家,他在縣城讀高中呢。等他放假回來,我讓他去給你道歉好不好?”
“好。”
……
牙子的種子店開業(yè)后的第一個多月,生意并不是很好,令他心里多少有些泄氣,因為這與他心里預想的出入很大。
但他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買種子是有季節(jié)性的,他在開張之前連他家地里的玉米種子都已經(jīng)點上了,就連海螺村里的人都等不及他開張而直接去富林鎮(zhèn)那邊買來種子種下了,畢竟季節(jié)不等人,更何況其它鄉(xiāng)鎮(zhèn),人家根本就不知道大樹鎮(zhèn)上會開個“李氏種子店”。
大樹鎮(zhèn)趕集的日子是每月逢三、六、月,趕集的時候人要多點,但平時老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牙子在不趕集時,有時閑得無聊,便關上店門回家去幫忙干活。但他每次回去,都會受到康克瓊的一頓數(shù)落。她也知道他是一片好意,是擔心她累著了,但還是忍不住要數(shù)落他一番。
她說:“你既然是開店的,關上門算怎么一回事?倘若別人去買東西,見店門總是關著,還以為你不開了呢。久而久之,自然就不會再有人去了。”
牙子苦笑著說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大樹鎮(zhèn)上除了趕集的日子偶爾會有人去買,平時連一個人都沒有去光顧。
康克瓊告訴他:“就算一個人都沒有,你也得天天開門。做生意,得慢慢來?!?p> 牙子歉意地對她說道:“我聽你的,照顧孩子還有地里的活就全靠你了。”
幸運的是,牙子聽從了妻子的建議天天堅持開門,結果果真如康克瓊所說:做生意要慢慢來,在他的努力下,生意慢慢好了起來。
他為人熱忱,樂于助人,街彷鄰居都很喜歡他。平時有人去買種子,或是農(nóng)藥化肥,他會親切地先問對方:
“老鄉(xiāng),大老遠的來趕集,走口干了沒有?來,來,來,進屋坐會先喝口水再說?!?p> 他這種熱忱的服務態(tài)度,令來詢問的人都對他心生好感,有時本來不打算買只想隨便問一問的人見他這么熱情,也會心甘情愿地掏錢買一包白菜種、辣椒種之類小樣的東西。
再后來,種子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十里八鄉(xiāng)的全都在他這兒買種子、農(nóng)藥和化肥。漸漸地,牙子一個人有些忙不過來,要負責進貨、取貨,還要照應種子店,他托人帶口信回去讓康克瓊趕緊過來幫忙,但她說她來不了,因為家里的自種玉米已經(jīng)成熟了得馬上掰,再不掰怕被人偷了。牙子這才想起這茬:家里還有二畝多地的玉米要掰,掰完要曬干還要砍掉玉米樁樁把地打整出來,單靠康克瓊一婦道人家恐怕就是把她累趴下了也干不完。
就在牙子心急如焚不知所措的時候,康克瓊托人帶來口信讓他不要擔心家里,玉米已經(jīng)全部掰回家了,是李文定和安子兩人幫忙掰的,余下的活自己慢慢干。
牙子終于放下心來,心里在感激李文定和安子的同時,也慶幸自己娶了一個能干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