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無雙群俠傳

第六百二十一章 奇貨玖

無雙群俠傳 朔望月78 3514 2021-11-01 00:05:42

  諸葛飛卿伸手接過,入手一沉,那物不大,分量卻是不輕。在手中仔細翻看片刻,道:“看似個古物令牌,這是佛像么?與尋常所見倒是不同。”

  那佛像端坐蓮壇,面相圓潤,安詳自如,身穿寬袖僧衣,襟打無扣結(jié)帶,雙手相疊,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態(tài)莊嚴(yán)慈善,衣褶簡樸流暢,形象頗為傳神。

  但奇怪的是,這佛像竟是披頭散發(fā)發(fā),一直垂到肩部。中土和尚都是光頭,但佛像都有發(fā)髻。唐代之前,佛像發(fā)髻造型,有磨光式、波紋式和螺發(fā)三種。但不管哪種,都能見明顯的突起發(fā)髻。此像卻是頭頂平滑。

  沈放道:“這材質(zhì)也是古怪,怎一面似玉,一面似鐵,卻無拼合痕跡?”

  諸葛飛卿又看一陣,面色凝重,道:“此絕非我中土之物,聽聞魔教有二宗三際論,光明黑暗之說,拜明尊,崇圣火。此物多半與該教有關(guān)?!边f回沈放,又道:“此物怪異,輕易莫要示人?!?p>  沈放道:“是,是以師弟方才未敢言語?!苯舆^那物,仍放回懷中。

  諸葛飛卿道:“你說那地下密室乃是古跡?”

  沈放點頭道:“是,我瞧石壁之上,有刻畫圖形,最晚也是南朝之前。但我等所見之物,應(yīng)都是后來放入。”

  諸葛飛卿道:“如此說來,有人故意將此牌藏在那里,如今既然落在你手,想人家也是知道?!?p>  沈放道:“人家既然愿意給,我豈有不敢拿之理?!?p>  諸葛飛卿道:“自己小心在意,聽聞翼王府中不少修煉魔功之人,這魔教怕也有死灰復(fù)燃之意?!?p>  沈放點頭答應(yīng),與師兄又說幾句,自己回房安歇。

  蹴鞠,“蹴”是腳蹴、蹋、踢之意,“鞠”則是外包皮革、內(nèi)實米糠、毛發(fā)的球。早在戰(zhàn)國時期,蹴鞠便已開始流行。漢代開始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唐宋蹴鞠之風(fēng)更是席卷天下。

  唐朝已經(jīng)出現(xiàn)充氣的皮球,宋代則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專職的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

  金人初見蹴鞠之戲便是熱愛,比宋人猶有過之。齊云社乃是有據(jù)可考的最早的足協(xié)組織,專事負(fù)責(zé)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還有詳細的《齊云社規(guī)》。

  金人也沿用此名,燕京城內(nèi),專事蹴鞠的團體甚多,金國節(jié)慶,都要安排蹴鞠助興。

  次日午后,鄭挺一身新衣,早早來到城西齊云社。他前日去拜會紇石烈光中,人家不愧京城名少,對他這素昧平生之人,也是客客氣氣,不但回了禮物,還邀他今日來看蹴鞠。

  本是乘興而來,到了卻才發(fā)現(xiàn),紇石烈光中包了一處看臺,請的客人卻是不少。自己的座位在邊角之處,離中央怕不下十萬八千里。

  心中惱怒,本想摔袖就走。心中不住道:“當(dāng)真是龍游淺灘、虎落平陽。想不到我鄭挺也有今日,看個蹴鞠居然要坐在角落之中。若還在大宋,韓侂胄見我,也不敢如此無禮。”

  惱怒要走,卻又有些不舍。他如今丟了官職,孤身一人好容易跑到燕京,本指望昔日打過交道的一些金國富貴能夠伸手相助,誰知一個個都是翻臉無情。

  若不是逃命之時,還帶了些金銀細軟,如今只怕早已流落街頭。眼下不同以往,好容易有個結(jié)交京城權(quán)貴的機會,又豈能白白錯過。

  等了許久,出來暖場的蹴鞠藝人已經(jīng)換了兩批,紇石烈光中才姍姍來遲。鄭挺強打精神,主動上前招呼。紇石烈光中禮貌回禮,面上卻是堆的假笑,似是早已忘了他是哪個。

  此等虛情世故的假笑他鄭挺也是行家里手,都不須去看,鼻子也聞的出來。心中更是忿忿,心又道:“當(dāng)真是龍游淺灘、虎落平陽。想不到我鄭挺也有今日,笑臉貼上人家冷屁股。若還在大宋,韓侂胄見我,也不敢如此無禮?!?p>  目送紇石烈光中上了主位,中間兩排大椅,前面瓜果茶點堆的高高。后面已坐了兩位客人,都是京城名士。紇石烈光中與兩人一番客套,隨后自己卻在前排落座,他身旁一排六個位子,此際只坐了他一人。

  鄭挺心道:“老子今天就不走,倒要看看,你都請了些什么貴客,竟如此冷落老夫?!?p>  一雙眼,兩只耳朵,自不閑著,不斷東瞧西望。此際來人已是越來越多,鄭挺越看越是驚訝。來的客人三教九流,卻無一不是聲名赫赫之人。剛剛卸職的吏部尚書黃旬、大報恩寺空雪禪師、京師大儒尚師泰、劉關(guān)山等等,僅中間后排的七八人,拿出來都是京城數(shù)的著的人物。

  就連尚書省左司郎中的長公子,也不過坐了一個偏位。其余各路朝廷官員的子子孫孫,更是認(rèn)不過來。眾人見了紇石烈光中,都是客客氣氣,有幾個,更是近乎諂媚。在場無一個現(xiàn)職官員,想是紇石烈光中有意如此安排。

  鄭挺心中翻騰,心道:“看來老夫還是小瞧了這金源郡王府,是啊,這小子雖是個白丁,可有個金源郡王的爺爺。雖然死了,可不還有個東京留守的老爹嗎!紇石烈家一族主枝啊,深耕多年,朝中千絲萬縷,又豈是白與的!”

  一聲鑼響,今日的主戲正式開場。只見下方場地之中,跑出兩隊人馬,高梳仙人髻、戴花冠,繡羅寬衫,半截羅裙,一個個花枝招展,白花花的胳膊大腿還未動就露了大半。

  鄭挺情不自禁也瞧過去,嘴角險些流出口水,心道:“原來還是女子比賽,這光中公子,倒也是會玩!”

  蹴鞠向來不是男子專利,大唐風(fēng)氣開明,女子也開始登上球場。教司坊甚至培訓(xùn)有專門蹴鞠的“內(nèi)人”,唐太宗和玄宗都甚是喜歡觀看女子蹴鞠。

  唐時女子蹴鞠,又叫“滾弄”,不乏技藝高超之女子。唐五代后蜀花蕊夫人就性喜蹴鞠,據(jù)傳技藝也是不凡。但唐時女子所玩,都是“白打”。

  古時蹴鞠分有球門和無球門。無球門便是“白打”,雙方只比技巧,球不落地,看誰花樣踢的更好。

  到宋朝,“白打”已是五花八門。從一人場到十人場都有。一人場便是由參加者逐一輪流表演,稱為“井輪”。兩人以上至十人分別稱為兩人場、轉(zhuǎn)花枝、流星趕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過海、踢花心和全場,各有規(guī)定的踢球路線。用上身觸球稱為上截解數(shù),膝以上部位觸球稱為中截解數(shù),用小腿和腳踢稱為下截解數(shù)。踢法繁多,《蹴鞠譜》上說“腳頭十萬踢,解數(shù)百千般”。

  今日場中不多不少,恰是二十名女子,正是一個全場。列隊完畢,卻不開賽。

  齊云社的社長專程來到紇石烈光中席前,一番恭維,將一個皮球遞上。

  宋時皮球的制作之精良,叫今人也是嘆為觀止?!鄂砭献V》中說,皮球原料為“香皮十二”、“香包一套”、“熟硝黃革,實料輕裁”。十二瓣皮球比唐代的八皮球更接近圓形,而且“密閉砌體拼接,無露線角”,即球殼表面縫好后不露一線,稱為里縫法。球的重量也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正重十四兩”。

  皮球可以充氣,而且不是用嘴,已經(jīng)有了“氣瓶”?!按蜣镌E”中說:“打揎者,添氣也。事雖易,而實難,不可太堅,堅則健色(足球的雅稱)浮急,蹴之損力;不可太寬,寬則健色虛泛,蹴之不起;須用九分著氣,乃為適中。

  “揎”是一種小型皮革鼓風(fēng)機,最初用于冶煉。宋人甚至知道,球打氣不能太滿,太滿的球跳得太快,踢得太猛而無法控制。也不應(yīng)該太軟,太軟則踢之不起。最適合便是沖氣九成。

  紇石烈光中接球在手,就在臺上踢了兩腳,一個“斜插花”,接一個“燕歸巢”,又接一個“雙肩背月”,贏得滿堂喝彩。

  紇石烈光中也不炫耀,兩三下踢過,一個“佛頂珠”將球頂起,隨即一個“旱地拾魚”,將球遠遠踢出,直落入場中。

  從兩邊隊中出來一個女子,柳腰輕搖,已經(jīng)到了球下,伸出小腳,那球正落在她腳面之上。輕輕一沉,將球卸了下來,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擺在腳面之上,如同牢牢粘住了一般。

  一眾看客都知道這一招“沉魚落雁”實是不易,又爆出震天階一陣彩聲。

  隨即場上女子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一顆皮球上下飛舞,如同蝴蝶一般,引得觀眾大呼小叫。

  這場上的女子都是藝伎出身,不但技藝高超,更是個個年輕貌美。舉手投足,風(fēng)情萬種,場上觀眾喝彩聲是一浪高過一浪。

  已經(jīng)開賽,紇石烈光中身旁五張椅上卻還是空空蕩蕩。

  鄭挺偷眼瞥見,心中暗笑:“你紇石烈光中便又如何,還是有人不給你面子,留了位子,人家偏偏不來。”

  正酸溜溜胡思亂想,卻見紇石烈光中面露喜色,迎下座來。

  從后面臺階處,上來五人,當(dāng)先一人,年紀(jì)輕輕,面色蒼白,一身青衫,看似尋常,細看卻是裁剪的修短合度,方寸得宜,一看就是京城“天衣坊”的訂制,身上不見什么夸張的配飾,只腰間掛了一方白玉,通透如水如云,走動之時,竟有流光跟隨。更叫人驚奇的是,此人年紀(jì)不大,卻是兩鬢白發(fā)絲垂,襯著不茍言笑一張臉,更顯冷若冰霜,拒人千里之外。

  不等鄭挺驚訝,身后又跟上四人,竟都是四位國色天香的佳人。一人身著粉紅宮裝,嬌白富貴;一人身著白色羅裙絲襖,如出水芙蓉;一人紫色大袖禮服,高貴脫俗;一人寶藍宮衣,艷若桃李。衣衫固然華貴,四張面孔薄施粉黛,更是美的不食人間煙火,如同廣寒宮中嫦娥現(xiàn),瑤池仙女下了凡塵。

  四人一露面,看臺之上,忽然鴉雀無聲,人人瞪大雙眼,眼珠在眼眶里飛轉(zhuǎn),卻不知該落在哪一個身上。就連大報恩寺空雪禪師也扭頭望了一眼。

  紇石烈光中迎上前去,與那年輕人把臂而行,四位美人目不斜視,行到中間坐下,對周圍眾人,看也未看一眼。

  鄭挺一雙眼也是瞪的老大,心道:“這位究竟是什么人!為何紇石烈光中如此客氣,他身邊那四個女子又是什么來頭?這四個如此人才,放到大宋,也得是個貴妃娘娘??!”

  目光最后才回到沈放身上,看了一眼,便是眉頭一皺,心道:“他這頭發(fā)是染的么,如今的年輕人當(dāng)真是標(biāo)新立異。這要是我兒子,腿給他打斷?!?p>  注: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這句話是蘇格拉底的名言。

  注:十六國時代到北魏初期,即4-5世紀(jì)時,在雕塑及壁畫上佛像的頭部一般不表現(xiàn)頭發(fā)的紋路,肉髻也是光滑如球狀,俗稱為磨光肉髻。而同期,也有刻畫發(fā)紋的佛像,又分為束發(fā)形、水波紋形、渦卷形等等。隋唐之后,起源于印度中部馬土臘地區(qū)的螺發(fā)成為主要佛法塑造形式,一直至今。福建晉江草庵寺,有我國目前唯一的摩尼光佛造像,卻是披散的發(fā)式。草庵始于宋紹興年間,摩尼像則是元時建祀。

  注:木槨地宮,槨是盛放棺木的宮室,棺外的套棺,以大木榫卯為一大套室,下有地盤,上有大蓋。槨中分?jǐn)?shù)格,正中放棺,兩旁和上下圍繞方格,稱之為廂,用來安放隨葬品。文中古墓格局,基本與商丘芒碭山梁孝王王后墓相近,但實際上的漢墓是沒有這么大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