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云落縹緲

第十七章 薄荷香氣

云落縹緲 漸變色光束刀 2257 2020-03-19 16:35:23

  翌日清晨。

  將所有東西放入劍匣。

  劍匣長四尺有余,寬三寸,厚三寸。緲落七脈的所有物品被富有條理的放在了劍匣之內(nèi)。

  劍匣比較長,白卓需要斜著背在背后才行。

  棋盤是那種可拆分可組裝的棋盤,古時沒有釘子這類物件,故而在機關(guān)術(shù)這一道走的極為深遠。

  同樣的,緲落山門在這方面也為落入下成。劍匣的制作很多借鑒了緲落典籍中的知識,和白卓所了解的一些關(guān)于機關(guān)術(shù)的運用。

  越是這些時候,白卓越發(fā)感嘆古人智慧的卓越。

  理所當然,劍匣也是陰陽雷木制作的,劍匣之外同劍匣內(nèi)部都篆刻有相關(guān)符文,這使得劍匣在他人眼中,與普通江湖中人所背負的劍匣并無太大區(qū)別。

  剩余的陰陽雷木根被白卓制作成了兩枚木簪。白卓的頭發(fā)已經(jīng)很長了,兩枚木簪能將盤起的長發(fā)牢牢固定住,既美觀又方便。

  來到水潭前,白卓用靈力凝聚出鋒利的刀刃,用靈力刀刃一點一點清理著面部。

  長發(fā)可以讓他隨意長著,而且白卓內(nèi)心對于蓄長發(fā)這件事并不抵觸,甚至是比較期待的。

  但是蓄長須就是另一回事了,現(xiàn)在既然要外出行走,不找到活人白卓是不打算再回來的。

  為了見面時的好印象,其實就是白卓自己想起來搭理自己的胡須了。

  上輩子比較宅的白卓,每每都要出門的時候才會想起搭理個人容貌。

  收拾好胡須,看著水潭中白白凈凈的自己,白卓不由感嘆“真帥”。

  散去掌中靈刃,調(diào)整了下劍匣在背后的位置,是的背負的時候相對舒服一些。

  抬步向著竹林外行去,中途回望了草屋一眼,臉上微笑浮現(xiàn)。

  這天下,我白卓,就要來了。

  ————————————————————————

  云岐——碗溪村。

  碗溪村坐落云岐山脈深處,依靠著一條小小溪流而居,小村的名字也因此而來,碗溪,碗溪村。

  自碗溪村想遠處眺望,白色的山峰,純潔的云朵,原本翠綠的山,此時變得雪白。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此時有時值冬日,即使有陽光照耀,溫度依舊很低很低。

  冬日野獸毛皮是不錯的御寒之物,故而在夏日秋日之前,村民便需要準備好足夠的過冬之物,溫暖的野獸毛皮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

  白卓看向不斷升起的炊煙,盤踞在小溪兩岸坐錯落有致房屋,這一切是那么的親切與美好。

  “終于,終于算是要見到活人了。”

  白卓離開竹林,可是走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一年的時間,處理樹還是樹。

  偶爾遇見幾只靈韻十足的野獸,去逗逗他們,算是白卓旅途中唯一的樂趣了。

  一年時間,白卓的腳程又極快。原本預(yù)計的兩三月腳程,卻整整走了一年的時間。

  這讓白卓十分懷疑,這方世界,是不是比地球大上很多。

  比地球大,那么相應(yīng)的引力也就會大上很多,旅途無聊的白卓想過通過觀察記錄石塊下落的速度與高度,繼而算出萬有引力常數(shù)。

  但是吧,這個事情不了了之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白卓忘記了計算的公式。別說萬有引力常量了,白卓連初略的重力加速度都忘記如何計算了。

  真的,學校學習的時候我所向無敵,離開學校之后我菜若木雞。

  小村看著很近,但白卓依舊花了半個時辰的樣子才趕到。

  碗溪村被小溪一分為二,也可以說是小溪穿過了碗溪村的中央地帶。

  初略估計,碗溪村有百人規(guī)模。

  村口被木柵欄圍著,其上還有不少尖銳的木刺,和一些照明用的火把,這些應(yīng)當是防御野獸之用。

  村口沒有木牌,白卓也就不知道小村的名字了。走到村口木門之處,白卓輕輕推開了木門。

  木門不高,約一米出頭的樣子,白卓能越過木門看向村里。

  也不知是為何,許多小村的村口都有一顆不小的老樹,老樹供人乘涼休息,這不,老樹之下正有一位老者,躺在長椅之上,悠閑的曬著太陽,喝著茶水。

  老者發(fā)須皆白,一看便是上了年紀的人,干枯粗糙的皮膚,身上還散發(fā)出一股若有似無的味道。

  白卓下意識的開啟了法眼,法眼之下,老者周身有極淡的灰色霧氣浮現(xiàn)。這是死氣,老人的日子不多了。

  推門聲吵醒了悠哉愜意的老人,老者半瞇雙眼,從頭到腳的打量著白卓。

  要知道,這樣的深山村落是極少有外人到訪的,如果附近沒有城鎮(zhèn)集市,這個小村子便需要自給自足。

  這樣封閉式的村落,像刺猬一樣,極度警惕外來之人。

  “老丈,這里是那啊,我是名大夫,在山林中尋找草藥一時入了迷,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兩個多月,方才來到此地?!?p>  “不知能否討碗水喝?”

  山林中迷路,失去了方向,說自己是一名醫(yī)者進山采藥方才落得如此境地,偶然間來到小村,合情合理。

  老者直起身子,開始細細的打量起白卓。

  白卓臉上滿是滄桑,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白卓的胡須又長出來了,二十多歲的青年再度變成了三十多歲的大叔。

  白卓身后背負著劍匣,結(jié)合白卓之前所說,老丈姑且認為這便是大夫的藥箱了。

  白色衣袍倒是干干凈凈,不像是久在山林之人。手掌白嫩纖細,衣袍也不是普通普通的衣物。

  大夫,不想。迷路兩月之人,這也看著不想。來到此處究竟為何,不過那人眼神倒算清明,應(yīng)當不是那為非作惡之人。

  姑且,分他一碗茶水。

  “大夫治病救人,都是這般辛苦的啊,來來來,我這別的沒有,一碗茶水也還是有的。”

  老者將手中葫蘆遞給白卓。

  沒錯,老丈是用葫蘆喝水的,沒有什么茶碗。

  白卓倒是沒有猶豫,接過老丈遞來的葫蘆,咕咚咕咚的喝了起來。

  說是茶水,其實是一些水果樹葉藥草這些沖泡之后的茶水,和金銀花,檸檬,這些東西泡水差不多。

  老丈的葫蘆是用一些藥草沖泡的,味道有一點點甜味,但是非常解渴,白卓喝出了薄荷和甘菊的味道。

  其實古代的大夫抓藥是一方面,更多時候便是將各種藥草用凈水沖泡,一般都是些,清熱去火,強身健體的效果。

  而且這些大夫大多也是用葫蘆裝著這些藥汁液,這也是懸壺濟世的由來,你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也是因此來說的。

  古時的藥丸,多為丹藥。其后是各種曬干的藥材。你去藥店抓藥,基本上也是一些干藥材,之后用來熬水喝的。

  “薄荷,甘菊?!?p>  “沸水沖服,提神醒腦,清熱解毒,淡淡的甜味,應(yīng)該是其中還加入了蜂蜜?!?p>  “老丈喝的不錯嘛,很養(yǎng)生。”

  老丈雙目一瞇,喲,有點意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