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欲取之
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呂云便是用自己的言和行在建立興國,他是興國君,所言有人應和傳播,所行有人追隨,這就是影響。
不得不說,榜樣的力量很大。做為興國最大最尊貴最有權(quán)勢的人,他的言行被人效仿,用行動來建設自己的家園。
人都是有私心的,沒有私心就算不得人了,至少不是凡人。
但這個私心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有的人看到好處便瘋搶,上個公交車都想要沖到最前,這種人在身邊有很多。不要去責怪他們,這些人其實都是很可愛的,是本性的展現(xiàn)。
還有與這種人相對的,他們在面對好處和利益時,總是懂的謙讓,從不爭搶?;蛟S有人在背后說他們傻,其實他們真的不傻,而是具備了大智若愚的智慧。
欲取之,先予之。
就拿劉邦來說,他表現(xiàn)的仁厚愛民,無非是想要獲得民眾的支持和愛戴,獲得了大眾的心,才會得到百姓的供養(yǎng)。事實證明他成功了,最終得到整個天下人的供養(yǎng)。
對比之下,項羽便差多了,吝嗇、摳搜、小氣這些性格絕對不是一個帝王應該有的。
東六國的失敗皆源于此,每一個諸侯國都在想著自己的利益,這樣是不能完成合縱的。如當時最強大的楚國、趙國都曾為縱約長,但他們并沒有做到身先士卒,沖鋒在最前。
后來的項羽為聯(lián)軍上將軍,在巨鹿之戰(zhàn)時,在進攻關(guān)中時,都是他自己的人(英布)沖鋒在前,其它的諸侯將就是跟著搖旗吶喊。假如項羽在成為上將軍后,聯(lián)軍到了函谷關(guān),因為害怕?lián)p失自己的兵將,讓田都、田安、申陽、司馬昂、張耳、臧荼等人做先鋒沖關(guān),立刻就會引來諸侯將的猜忌和不滿,進而產(chǎn)生分裂。
陳勝的義軍失敗便是如此,當他稱王之后,立馬就變得六親不認,對待一同起事的兄弟如同奴仆,他派人去攻打咸陽,自己卻在陳縣享樂。說實話這個真的不該,暴秦還沒有鏟除,革命尚未成功,你就懈怠了,怕死了,你的言行別人都看著呢。都是一塊兒起事的兄弟,你敢稱王,那我們也敢,武臣、韓廣便是。他們這些“無王侯將相之種”的人都敢稱王,那舊六國的田儋、趙歇、魏咎、景駒怎么就不能了呢?
好吧!在陳勝稱王的影響下,一下子出現(xiàn)了那么多的王。都是王,哪里還有誰比誰大,也就談不上誰聽誰的了。
假如,陳勝不稱王,他喊一句“現(xiàn)在不是稱王的時候,先鏟除暴秦再稱王”,或者來一句懷王熊心的約定“先入關(guān)中者王”,他的話一定比懷王熊心更有影響力。
什么都別說,你陳勝帶著人往前沖,絕對比吳廣,比周文更有影響力,一鼓作氣的攻破咸陽,殺掉秦二世、趙高。到時候再稱王,全天下的人哪個還敢不服你?
再說周文,十幾萬大軍到了戲下,距離咸陽不足百里,一日便可到達??伤隽耸裁??他下令大軍安營扎寨,不往前走了。
他為何會這樣做?
為何?周文真的傻?真的不懂兵貴神速?真的不知道一鼓作氣?不知道咸陽只有兩三萬兵?
大軍撲上去,推平咸陽城不費吹灰之力。
但他就是不走了,等待秦二世大赦驪山刑徒,等待章邯訓練刑徒,組建二十萬刑徒軍。
誰敢說周文的軍隊沒有斥候,沒有探子,沒有情報兵?
若是周文真的如此廢,他能一路滾雪球?qū)⒆约旱拇筌姅U大到十幾萬,能一路入關(guān)到達戲下?
他真正駐足不前的原因就是跟陳勝稱王、殺手下第一大將葛嬰、六親不認等有直接關(guān)系,他不確定自己滅掉秦朝之后,會不會功高震主被陳勝猜忌?他或許秘密派人回去和陳勝談條件了,向陳勝要個承諾,進入關(guān)中后給他也封個王。
假如真的有這種事,陳勝會答應嗎?估計不會,假如周文打進咸陽,滅了秦朝,再給他封王,陳勝絕對會擔心無法繼續(xù)控制周文。那樣的話,周文就不在是他陳勝的部將,而是獨立的王,覆滅暴秦的功德也不會再分給他陳勝了。
周文呢?得不到保證,得不到承諾,他憑什么要打入咸陽,憑什么要跟秦朝拼死。即便是勝了,還要面對因功高蓋主被猜忌被殺害的危險。
誰又能保證,他身邊的將軍就沒有陳勝的臥底(就像韓信身邊的曹參、灌嬰)?
周文身邊有沒有陳勝安插的人?
答案是百分百肯定的,不防備臣子的君王不是合格的君王。就說陳勝那個六親不認的德行,他對假王吳廣是什么態(tài)度?誰就敢理直氣壯的說田臧拿出的陳王詔書就真的是矯詔呢?
田臧在跟隨吳廣出兵前,有沒有得到過陳王的口諭,有沒有讓他在關(guān)鍵時刻便宜行事?有沒有承諾干掉吳廣后給他升官封爵?
不管有沒有,反正是田臧矯(陳王)詔殺了假王吳廣(真正跟陳勝一起起事的兄弟),他大將軍印信授給了殺自己兄弟的兇手。
陳勝的冷血、無情,很符合帝王的作風做派,但這個時間點真的不合適。怎么找也要等天下大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后再露出來才合適。
相比起來,劉邦比陳勝不知強出了多少倍。
“不要怪周文,也不要罵他,這鍋應該由陳勝來背?!?p> 沒文化真可怕,陳勝定然沒有讀過《列子》,也沒有讀過《莊子》、《老子》,若是他讀過,知道了“后其身而身先”、“持后而處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知道了什么叫“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身長則影長,身短則影短。名也者,響也;身也者,影也”的影響。
知道‘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的以身作則。
他就不會做出接二連三愚蠢而又錯誤的事情了。
“圣人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贝恕戎怼㈩A測之能,并非什么圣人神通,而是知識的力量。
在這個時代,有很多具備“先知”能力的人,比如宋義,在定陶看到項梁驕傲時,便斷定了他要失??;比如伍子胥,在吳王夫差放走勾踐時,就看到了吳國的滅亡;比如范增在看到項羽放走了漢王時,就看到了項羽被虜。
劉邦進入咸陽,他秋毫無犯,收買人心的舉動,擺明了就是欲吞天下。這樣的人為何還要留著?
真的不怪范增跳腳暴怒,他是真的被項羽氣壞了。他生氣的根本原因應該不是項羽放走了劉邦這件事,而是這件事折射出的一個真相‘項羽口里喊亞父,心中卻沒真的當他是亞父’,這個其實是最令人傷心的,也是最令人灰心的,喪氣的。
從那之后,范增還怎么去輔助項羽。他七十多的老頭子了,在求什么?功名富貴嗎?應該不是,他很大的可能是在施展心中的抱負。是他選擇了項羽,而不是項羽選擇了他。
一個人不管做出了什么選擇,也不管是選擇物,選擇事,選擇人,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選錯的時候,他會有恨,但絕對不會恨人,只會恨己,恨自己的錯負。
說范增在暴躁的時候罵項羽,實際上他是在罵自己更多一些。
敏感。
都是敏感的人,其實所有的人在感情上都是敏感的。
之所以有敏感,是因為在乎,越是在乎的人,越是讓你敏感,也越是能令你傷心。
范簡就是一個極度敏感的人,所以他一直在逃避,也在克制對他人產(chǎn)生感情。
“你怎么來了?”呂云風風火火的,精神處在極度的亢奮中,渾身都充滿了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
范簡笑道:“就是來看看你,現(xiàn)在呂總不是呂總了,我仿佛看到了治水的大禹。”
“哈哈哈哈,說對了,我心中就是住著一個大禹王,住著一個范仲淹?!?p> “范仲淹是誰?”
藐姑從沒聽說過這么個人,她盯著范簡,問道:“莫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