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春風入夢遲

第七章 觀禮

春風入夢遲 墨章 5098 2020-02-29 17:29:29

  凝櫻子骨氣清寒,聲音卻不柔弱,宣布典禮開始的寥寥四字,臺下聽來卻是十分的真切,沁心入腦無不如刀光劍影蕩氣回腸。凝櫻子不愧是留都的第一美人,觀其身而忘其人,觀其形而忘其身,觀其神而忘其形,骨態(tài)清瘦如太湖石奇而柔美,品咂之間不覺美出人際范疇,青絲俊逸氣佩蘭皋凝而不散,袖帶翻飛似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觀其眉如山峰聚秀,望其眼眸如水波橫晴,飄飄然如登仙,久不見而輕身忘我。

  莫說凡夫看了如夢如寐忘乎所以,饒是那婀娜多姿、柳腰玉面的妙女子,饒是那膚如凝脂、脂香粉艷的新嫁娘,任是看來都要慚愧而心生羨慕憐愛,直叫她不知是憐是妒。

  單說一樣功夫,卻就叫人為難。庸脂俗粉,往往色不極妍、態(tài)不極美、神氣更在有無之間。縱然有那顏色頗為可觀的,卻也是一種渾濁的美,只讓人欲念輒起精神盡失。人貴養(yǎng)精存神而凌照萬物,必自涵容而后乃生靈光。此等渾濁美態(tài),卻是反離人之上揚清氣,更不能拔擢人的境界,離真正的美遠矣遠矣。

  這凝櫻子則不然。她不妝而黛,不色而妍,不做身段而落處皆美神態(tài)盡出,人能觀其身形神氣而不生濁欲,還不僅此,其將人引入美的至高審美場域中,除卻見證真正的美之為美的純美境界,更在純粹美之境界中讓人達到高峰體驗最終出神忘我,這卻是附著道氣的大美境界,非修行者誰能至此,非修行之極端聰穎者誰能至此??梢娔龣炎映齾s顏色傾國傾城之外,道行更是莫測高深,而俗人不懂,直覺仙氣漫漫,飄然忘我。

  俗人不解其中款曲也屬正常。季安子素知這位女院長的超妙本事,卻縱是久見不怪,既見她今日情態(tài)勝過往常許多,也難免心中嘆服,一時心海如靈冥光照,詩興大發(fā)。稍默片刻,一闕《水龍吟》已就,遂倚聲歌吟唱道:

  古來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清凈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向玉霄東望,蓬萊晻靄,有云駕、驂鳳馭。行盡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飛絮。臨江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八表神游,浩然相對,酒酣箕踞。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wěn),約相將去。

  季安子雖不知道,卻能以詩接道,故而神會之處,也堪堪絕無僅有。

  十幾年來,留都人已很少見到雨季安的臨場即興了,這位譽滿天下而名重一都的風流名士久不露才,曾讓多少人為之扼腕而嘆息,今既歸來,誠然可樂也。這十數(shù)年來,季安子雖不乏篇著傳出,每年也必受邀來學院弁典作告辭,卻多半是艱澀煩難的理論研究,而標志性的極具性靈的名士風流、逞才任性卻無緣得見,不免讓人有英雄陌路在歲月面前低下頭的遐想,今日看來,季安子的功力不僅沒有衰頹,卻是老當益壯,其中更難得地因多出幾分歷史的厚重與藝術的圓熟而增色,正是廉頗老矣能飯五碗的明例。

  看見男神風采不減當年,留都人自然歡喜無二,而愛好文辭的人,此刻心頭更是洋溢著難以言狀的心情,而這,對于在文字上用力最深的哪個不曉得——其中更是不乏情難自禁而潸然落淚的。季安子一首《水龍吟》,多少許身文道的人心中的壯懷一時為之激蕩,這首詞雖不為他們而作,卻也不必為他們而作,知己相酬大多一點就通,知己難求得一無憾,引為神交也可無憾,眾人對此深有同感,這首詞說出的正是大家的心聲。正所謂思能接千載之遠,神能游萬仞之高,秉燭夜游尚且不能盡興,促膝長談仍嫌不足,此刻,除了贊嘆,還有什么呢?除了動容,還要什么呢?

  切不要小看這些動容落淚者,能縱情者其情必深,能會意詞中三昧者,其才也必不淺,所謂飛上枝頭皆鳳凰,看人豈可憑貌相,很多人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沒有才情,若是生逢其時,飛將軍封侯焉能不易,賈長沙治國豈無建樹,只要有資源培養(yǎng)有平臺發(fā)揮誰還不是個天才了。試看后排角落的那個更夫,你可知他也曾心高氣傲,也曾年少輕狂恃才傲物,也對那些無甚本事的資歷派十二分的瞧不上,他也寫有驚天名句,也有得天獨厚的稟賦,只不過為了所愛的人不得不戴上生活的緊箍,不得不將心愛的詩和遠方暫時放將下來,若看家中的詩稿,卻指不定比成人還高。

  生活換了一幅面孔,于是我們換了一幅面孔生活,但誰敢說這樣的不叫詩了——只要一心赤城、初心不改,始終便始終不離,詩不是落成的辭句,而是它本來就是我們生命中的骨血。

  除了感動得涕泗橫流的,臺下也有那一小撮不識貨的,在摸頭摸腦表示看不懂狀況,這大抵是京都來的人。卻看更夫前面的那兩個錦衣華服的小生,準是京城來的“二代”,可他們不知道的是,留都人馥郁繁華,那是要看才情的馥郁,是要講品味的繁華,絕不僅僅是出身富貴就算得的,這不單指那辭賦文章,更是因留都人文薈萃,留都人耳濡目染飽受熏陶,饒是田間老農(nóng)也知道以才情品性為第一流,而目徒有其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者為最下流。

  卻看那幾個不長眼的,還兀自談說教坊曲舞還以京都音韻相為齟齬詰難,卻不知早是留都人玩剩下的東西,當真是大言炎炎恬不知恥。他們哪里知道,季安子當年即是曲律大家,一本《芙蓉記》早將音聲變化推至極端。說也難怪,京都為了臉面上的虛榮和自卑,竟將此等神品妙品列入禁忌,甚或對季安子名滿天下的事實置之不顧,而捏造陷害污名季安先生,有識之士對此并不陌生,職是之故,學術和文化的南移終釀成必然態(tài)勢,說到底這也是京都人咎由自取。

  留都人寬厚而有涵養(yǎng),卻不因一小撮人影響了觀禮正事,而京都中流氓雖多,也還是有一些有眼力的,卻見不得此等人礙眼,其中一位貴公子雖著華衫而舉止頗有禮儀風度,揮手之間即見有人將那些東西驅逐出院,想來是更為顯貴的人物。卻見那人搭手施禮向旁側的一老者詢問:“季安子如此風神,卻如何不見作品刊印京都,不知其著作如何,其師承哪派而又宗該何人?”

  老者端看他一番,不覺嗤笑出來,卻“咳咳”咳嗽兩聲,轉而肅穆道:“公子是京都來的吧,瞧您雍榮華貴頗有風度,也不似一般人家的子弟,看你也是學者,既然來到留都,不知季安子卻是不該,只是看在你新來留都也沒有幾日,也頗解得風神,尚可原諒,我就與你說吧?!?p>  那華衫公子聽其語言先是一驚,這老者不僅一眼瞧出自己的屬地身份,還對自己來留都的時日長短也有計量,焉能不讓他訝異,于是又施一禮,聽他講說——卻一邊聽他講解,一邊察查其話語身份。

  一番簡單了解下來,華衫公子察覺出,原來這位老者乃是一位資深的季安子研究專家,頗是一位潛心學術的學者,只是見地有限,識斷偶有偏差,乃是格局不夠的緣故。因而稍加攀談,也就作罷。卻忽見這老者“誒呀”一揮拳掌,又緩緩慨嘆道:“險些誤了大事!”

  你道他說的大事為何?這老頭潛心學術研究不假,此番前來,卻更是為了一睹冷美人風采。這其中還有一層緣故是,老頭潛心學術研究用力過猛,晚來回顧人生,才想起青春遲暮一生風流竟缺了一段愛恨,因此來補。卻因才學超絕,也只好常來學院圍觀。

  華衫公子望其情憨態(tài)癡,一念只覺得荒唐好笑,再一念想來卻是泛起酸楚,深感其可堪喟嘆,而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意。當然,他不會覺得這樣的人生值得模仿,而只是對這些學術癡人和童心純情者一則有所致敬一則有所憐愛。

  華衫公子順著老者的視線而去,不覺寒氣襲來,但見高臺上凝櫻子正對季安子的大作致謝點評,其中舉止神情,一如前見,頗為令人心馳神往。隨后,凝櫻子不疾不徐,宣告弁典進入重要環(huán)節(jié)。

  根據(jù)往常慣例,典禮大致有三個流程,第一環(huán)節(jié)以季安子的學術報告為主,其次是凝櫻子的論衡時間,最后依據(jù)修學進度,集結老學員分發(fā)獎勵并恢復教學。只集結老學員?或有人要問,弁學典禮何以無新生招錄的安排。實際上,新生的招錄要在十日后才開始。

  清風學院除教學特殊外,招收學員也是相當嚴苛,前已有所述及,雖則年齡種族等都不限制而來者不拒,卻是非真才實學非潛力巨大而不要的。一寬一嚴,頗有網(wǎng)盡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意思,既要保證“野無遺賢”,也要保證優(yōu)中選優(yōu)。從章程也可看出,入校有兩種四道門檻。兩種是指要分初試和復試,初試由學院統(tǒng)一測試靈根慧眼,擇優(yōu)錄取進入復試。此外,學院對才華既露的和潛力巨大的也作了區(qū)分,就是要確保公平合理,不讓一個有能力的人才流落在外繼續(xù)凋零,故又有統(tǒng)招和特招兩種說法。不得不說,這清風學院就是不走尋常路。

  華衫公子聽周圍人議論教學,也覺得這清風學院的教學頗為有趣,只不知復試是何規(guī)矩,而特招是怎么個緣由,卻正在遐想之間,四周卻一時沸騰起來。華衫公子見四周人鼓掌如敲鑼,拍手如打鼓,也知弁典的第一個高潮來了,但見高臺上季安子先尊文道,依序躬身向四合致敬,觀眾對此,又是一片歡騰。

  雨季安:“列位,文道至今,已疲頹不振。季安無能,也只能聽之任之……”

  雨季安剛開口,熱鬧的人群瞬間安靜了下來,這是他們對大師的致敬。卻聽得他的話音傳出,四下更安靜了,不少人訝異得張口不下,仿佛能塞下一枚銅鈴,場面一時變得落針可聞。季安子振起文道,已是不爭的事實,留都如今郁文繁華即是明證,可季安子本人現(xiàn)在說文道不振,又自陳無為,確實駭人聽聞。

  雨季安繼續(xù)說道:“郁郁乎文,曾不為規(guī)矩所蔽,曾不為權力所拘,豈不聞為學有己、學以成人。往古橫渠有四句,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當真說出文道之精神,當真說出學人之至高理想。雖如此,亦不能阻止百二年后,而文道之精神一仍衰頹不振。為何?”

  既有圣賢可模擬學問,又有理想指引前導,這樣的文道且不說風行天下,至少也應是能知能行的,要知道,如果哪一個宗派能有大賢、又有理論,則教派必定大興,可橫渠先生出世也未能阻擊文道衰頹之形勢,卻是甚不合理?但,現(xiàn)實就是如此殘酷。眾人聽來,不覺悲從中來,也是頻頻搖頭。

  雨季安見大眾的焦慮起來,也不再多說,對于文道衰落,這不是普通人應該承擔的責任,所謂天才大能,就是要敢為天下而承擔,保護好每一個弱小者,正是天才大能們的責任??v然文道衰頹勢不可擋,他們也要做那力挽狂瀾、扶大廈于將傾的自不量力者。逆風而行,正是天才大能的真正含義。只要年輕人心中還有希望,生生不息,他們的承擔就不會沒有意義。民諺常說:天塌下來,高個要先先頂上,這是每個走上文道者的在先誓言。

  為了不引發(fā)過多情緒,雨季安放棄了鋪排講演和論述開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徑直拿出了結論:“莫問為何,其實文道之頹,實不由人做主,只不過如今作者已死,人卻只是個空無?!?p>  雨季安看著眾多茫然的表情,也不忍心繼續(xù)多說,卻道:“不過,大家也用不著悲切,正如沙灘上的臉,總是要被擦去的。”

  眾人一頭霧水,完全不知季安子所云為何,卻都側身搭問,也無甚么結果,只得左顧右盼尋找專家。一般而言,這是研究專家最喜歡的情形了,然而此刻,見有人圍攏過來,專家們卻是一個頭兩個大。華衫公子轉眸看向老頭,但見他回以微笑,也知道這是超出能力,無可如何了。

  正在這時,卻聽見后排有悲哭聲傳來,凝神細看,正是先前那更夫??此拥赜直制质茄诿娌蛔?,又是嚎啕不止,傷心之狀,如喪考妣,想來也是在文道嘔心瀝血不淺。不遠而外,一位女子呵呵撞入人群,看她素縷簡白,胸前卻亂涂上大朵紅花,原本清瘦嬌俏,卻偏偏要一身勁裝,一步一顫走來,更顯得衣襟單薄,不堪風雨。

  待她終于站定,胸前那朵紅暈清白起來,竟是一朵鮮紅如血的梅花。這女子柔柔弱弱,奇奇怪怪。又看她卻不似一人,身旁兩位青衣神采奕奕,也是淡如清露亭亭如荷的女子,看來給人清涼的感覺。這著白衣“戴紅花”的勁裝女子不是雨青禾又是何人,二位青衣不是劉子妍、吳淺竹又是何人。

  雨青禾看那更夫落淚,卻不無直言地道:“滴溜溜掉眼淚,你這文道還要不要了?”

  眾人聞此,卻投來訝怪眼神,口不言心想這女子怎能如此無情,見人動情卻不加寬慰也罷,惡語傷人真是不知禮數(shù)。雨青禾是誰,豈不知一般人會作何感想,卻不管他們,繼續(xù)道:“若是文道只值你這幾行清淚,怕這文道不敗落也是不行了。”

  聞言止不住怒氣騰騰,想要發(fā)作卻沒個著力點,只得依著雨青禾的話語,這也算是為文者的修養(yǎng)了——出師須有名,有理有利有節(jié),絕不犯渾。

  “撫琴意先臻,聽音心放平。臺上曲還未終,想必事還未竟,卻先急切做什么,這點耐心都沒有,索性不來也罷?!毕惹氨娙诉€道她年青不懂事,此番娓娓道來,卻是鞭辟入里。

  道理一通,眾人才能將文道之衰落懸置一旁,再次凝神矚目臺上的講演,卻聽見雨季安宣布言辭已經(jīng)完畢,才緩緩宣布接下來的內(nèi)容,將以戲幕的形式呈現(xiàn)。文道者不以文辭為手段,卻是為何?季安子堅持筆耕不輟,十年來報告無不是講演文辭、報告學術,為何突然改了門庭?——沒有人清楚,也不容思索,就見四周一時暗淡下來,唯有高臺上光影還在凝聚:

  開始四下死寂,并無任何動靜,卻不知從何處閃出一人,自號季安子,說要講演,卻并無話語。“季安子”僵住良久后,乃緩緩浸入陰影;一隊人上上下下,抬出來幾枚石頭,擺在前臺,像是雞冠,卻有說是鳳凰;又抬出來幾具尸骨,不是這邊腐爛了,就是那邊少些手腳,卻都殘破不全,惡臭熏天;又半晌,又有人抬出來不少物什,卻盡是些破衲衣服、咬過的瓜果、糜爛的米粥;又半晌,抬出來一堆醬料,灑得一地都是;。。。

墨章

希望大家無論是準備好了還是沒準備好的,都能住在自己的心海湖畔。曾記得陶南山:“既得琴中趣,何勞弦上音。”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