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六,辰時三刻。
昨天夜里下了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城里的空氣有些濕潤。
梁家與付家隔得并不遙遠(yuǎn),也就三四道街巷的距離。
梁洛走在去往六叔家的路上,鞋底上粘著些混雜草葉與灰塵的軟泥,走起路來軟綿綿的,稍有不慎就會滑倒。
叩了叩梨木門上的銅環(huán),稍等了片刻。
“吱忸”一聲,一位彎著腰的老仆拉開了大門。
梁洛還未開口,這位老人便說,“梁公子,老爺吩咐過,要我這些日子留點心,說是你會來拜訪。請進!這會兒,老爺正在堂前活動手腳?!?p> “牛爺爺,那我就去找六叔了?!?,梁洛也不耽擱抬腳跨過四寸的門檻,直往正堂而去。
正堂里,六叔正在扎著馬步,一掌推前,一掌蜷縮在背后,雙眼緊閉,看上去頗有些模樣。
梁洛也不打擾,踮起腳輕聲小步的靠在一旁的立柱旁,靜靜的觀賞著六叔的動作。
看的久了,梁洛便拿著六叔這一套動作跟自己的軍體拳來做比較。
前者綿長有余,剛猛不足,與軍體拳完全不是一個路數(shù),而且也不像四兩撥千斤的太極那樣綿里帶鋼。
梁洛越瞧,越覺得古怪,總感覺六叔的這一套動作中在壓制著什么。
六叔左掌掌心向前,然后手腕一寸寸的向下擺動,等到齊腰的時候,猛的向左一拍。
梁洛揉了揉眼睛,剛才好像真的看見了一些波紋狀的擾動。
不過,他還是按耐住了自己的好奇心,以后若是關(guān)系確定,六叔總會告訴自己的。
六叔緩緩收了動作,身軀一陣晃動,似有些體力不支,梁洛快步上前攙扶。
“老嘍,老嘍!”,六叔早已察覺梁洛的到來,把手搭在他的臂膀,撐著氣力坐在了椅子上,“洛兒與你父可是商量好了?”
梁洛點了點頭,玩笑道,“便是為了您這饞人的萬卷藏書,小子能不來偷,已經(jīng)是最好的結(jié)果?!?p> 六叔笑道,“既有求學(xué)之心,那就理當(dāng)如此?!?p> 這時,六叔的老仆拖著沉重的腳步,端來一杯清香四溢的淡茶走進了正堂。
“來,給為師奉茶?!保渡掌鹆松砩祥e散的氣息,雙目囧囧有神,氣勢迎面鋪開。
梁洛面容一肅,恭恭敬敬的接過牛爺爺手上的淡茶,奉給六叔,“老師,請喝茶。”
付生元接下了淡茶,嘗了一口就擱在茶桌上,繼續(xù)說道,“我們?nèi)寮易拥懿磺髞砩辉V諸財勢,只求生民安樂,萬世太平?!?p> 梁洛聽了這話,心中頗不以為然,但是面上并不反駁。
似是看出了梁洛的心思,付生元又道,“認(rèn)不認(rèn)同在你,傳不傳道在我。若是每位師父都讓學(xué)生逐財追勢,那又是何種情景?”
梁洛回道,“世風(fēng)日下,人心不古。強者愈強,弱者永無翻身之地?!?p> “太片面,人道逐生身發(fā)展,天道偏愛堆砌歷史。你呀,以后且看吧?!?,付生元搖了搖頭,臉上掛了些笑意,也算是對梁洛回答的肯定。
問答結(jié)束,梁洛才松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剛才似乎是經(jīng)歷了一場大考。
從入門的等待到問答,或許這才是六叔給予梁洛的最終試煉。
如若不是的話,為何牛爺爺會剛好在六叔結(jié)束的時候才來奉茶。
耐心與獨立思考,這或許就是老師今天給自己的第一課吧。
“老師,剛可是最后一考?”,梁洛最終還是沒忍住,問出了聲。
“你呀,終于還是有些少年意氣的?!保渡牧伺牧郝宓募绨蛘f道,“是有如何,不是又如何,前種因,后得果。我要收的徒弟是在日常生活中性格塑造的你,而不是因為某一刻超出常理的你?!?p> 梁洛仔細(xì)琢磨了一下,小聲嘟囔道,“就知道讀書人的心眼多?!?p> 付生元聽罷哈哈大笑,一旁的老仆的眼睛里也止不住了笑意。
接著,付生元便帶著梁洛一邊游覽起自家的藏書樓,一邊聊著些梁洛感興趣的話題。
藏書樓一共兩層,坐落在付家庭院的北角。
每一層都是三個房間,兩層總共六間。
第一層是三間是按照時間分別放置書籍。
甲號房里都是些古書,大部分是竹簡成書,原本缺頁蟲蛀的不少,不過書旁都一一擺放著手抄本。
付生元拿起一本《草本雜物考》,笑著對梁洛說道,“說起來我兒與你家還頗有淵源,當(dāng)初你父四處搜求醫(yī)書的時候,為師尚在外為官,我兒付景還借出了這本古書予你父?!?p> 梁洛有些歉然的回道,“小子幼時思慮過多,實是愧對父母,讓他們操勞至此?!?p> 付生元點點頭,繼續(xù)領(lǐng)著梁洛游覽藏書樓。
乙號房大多是皮毛粗麻之類材質(zhì)的書卷。
付生元介紹道,“這里是中古百家爭鳴遺產(chǎn)的百萬分之一,你當(dāng)多讀?!?p> 丙號房則大多是錦帛石刻之類。
梁洛問道,“這些可是近古?”
付生元點點頭,有些惋惜的說道,“遠(yuǎn)中近的多少歷史,人物,風(fēng)貌都隨時間默默消散,我這藏書樓也僅僅是滄海一粟?!?p> 說罷付生元抬腳帶著梁洛上二層,一一領(lǐng)略了二樓丁午己三房的藏書。
這三房已經(jīng)是紙質(zhì)藏書,雖然紙的材質(zhì)有粗有細(xì),但是以文字為載體的思想與文化的傳播已經(jīng)大大加速。
單單從數(shù)量上就能對比的出來,一樓的藏書粗略算來才不到百十本,而二樓的藏書已經(jīng)過了三千這個數(shù)。
當(dāng)然付家的藏書無實際過萬,這個傳說也無傷大雅,平常人家收藏上百十本都算的上書香名邸了,更何況這里。
“洛兒,為師且為你布置上一個任務(wù)?!?,付生元指著三本丁號房第一排書架上的三本說道,“下午之內(nèi)讀完三本書,且與為師講一講咱們燕國的生存之道?!?p> 梁洛從書架上抽出三本書,定睛一看。
《淮水物考》,《韓史》,《二水三山游記》
“燕國被北方夏國,西方魏國,南方宋國,東方齊國,四國包圍在正中央。地勢西高東低,國內(nèi)燕山,合山,房山三座山脈時合時分?;此?,洛水河道密碎自北向東南偏轉(zhuǎn)。生民不易,你且讀過這三本書,大略的有個概念,然后想一想燕國是如何在前朝韓國的軀體上開疆拓土,生存下來的?!?p> 梁洛苦笑,他拜師進學(xué)的目的只是想認(rèn)知世界,而不是被老師布置作業(yè)寫作業(yè)的。
“徒兒明白?!?,梁洛硬著頭皮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