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豪和李有才做下,酒瓶已經放在了桌子上。
漆黑的瓶身,透著光澤,和現(xiàn)在的啤酒瓶很相似,不過啤酒瓶是玻璃的,這個瓶子是琉璃的。瓶身上的酒標保存很完好。
注冊,商標,汾酒,晉泉汾酒公司,此杏花村汾酒前在美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晉江.....
酒標很好,就像新的一樣,只是由于保存的問題,酒衣有些殘破。
但是,最令人興奮的就是,瓶口的密封非常好,這就意味著里面的酒是可以喝的,這是十分難得可貴的。
馬自豪還是十分興奮的,只是不露聲色。
看著面前的父子,馬自豪問道,“一共幾瓶?”
“四瓶,都是門前頭的大樹底下挖出來的?!?p> “這肯定是好東西?!?p> 感受老頭張了張嘴,還沒說話,短發(fā)青年酒強先開口。
“嗯。”,馬自豪點點頭,古玩圈最不能聽的就是故事,但是根據(jù)瓶子上的酒標和酒瓶來看,他們應該是沒說謊東西。東西是對的,那么就下來是價格。
“東西我有興趣,你想買多少錢?!?p> “八萬。”
“多少錢?”
“八萬!
“八萬日元?”
“八萬塊人民幣。”
“我和你講,這可是汾酒的,就是比茅臺差一點的好酒。民國的茅臺可是要兩萬三一瓶的?!?p> 聽了價格,馬自豪案子搖搖頭,這還真是貪婪啊,不但貪婪,而且愚蠢,連最基本的功課都沒有做明白。
網(wǎng)上杏花村汾酒空的酒瓶的價格就要六千一個,兩萬按理說是個很合理的價格??此坪芎侠淼膬r格卻被最后的一句話暴露了。
1875年,王家三兄弟投資成立了汾酒作坊——“寶泉益”字號。1915年,王家兩兄弟撤出股份,“寶泉益”酒坊轉由三弟王協(xié)卿接手。王協(xié)卿接手之后,再次聘請楊得齡先生為總掌柜,全面整合,大力整頓,產品以SX省政府官方推薦的名義,參加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一舉奪得博覽會的最高獎——甲等大獎章。
這也是中國酒獲得的唯一一個巴拿馬金獎(民國時期),至于茅臺,碰瓷而已,可以說一直到2006年為止,汾酒都是中國最好的酒。
在這其中,還有一場鬧劇發(fā)生。
酒業(yè)大佬茅臺的“金獎”軌跡
【敬畏歷史】
1915年,中國政府組團參加了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會后由賽會監(jiān)督陳琪編著了《中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記實》并由近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鄭孝胥題寫書名,是當時官方最權威的記載巴拿馬賽會的史料,書中記載:貴州公署選送的茅臺酒榮獲——銀牌獎章。
傳統(tǒng)思維中金、銀、銅就是高、中、低;一等、二等、三等的代名詞,故《中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記實》一書中的銀牌獎章被前輩理所當然的定位成二等獎。這次獲獎史實在1939年由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發(fā)行的《貴州經濟》一書中也有體現(xiàn),書中介紹茅臺酒時寫道:“曾于民國四年世界物品展覽會,榮和燒房送酒展覽,得有二等獎狀獎章”。
并在1975年之前出產的茅臺酒背標上明確標注:“曾于公元1915年在巴拿馬賽會評為世界名酒第二位”,透出了茅臺人的淳樸,彰顯了老牌名酒的風范。
?。?967年茅臺酒背標)
【模糊概念】
1975年以后,也許茅臺覺得“二等獎狀獎章”、“世界名酒第二位”有點“丟份兒”,遂將背標說明模糊為“一九一五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獎章、獎狀”,避而不談等級、排序,直至2005年。
?。?987年茅臺酒背標)
【無所顧忌】
2005年以后茅臺集團得到飛速發(fā)展,行業(yè)地位不斷提升。巴拿馬紀念大會也開到了人民大會堂。此時的茅臺也許覺得使用了三十年的“獎章、獎狀”背標已無法與不斷膨脹的國酒地位相匹配,竟然在會場打出了“紀念茅臺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90周年”的會標,公然將“銀牌獎章”、“世界名酒第二位”、“獎章、獎狀”更改為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令人驚愕。
?。?013年茅臺酒背標)
此后的產品背標打出“茅臺酒歷史悠久,是中華文化酒的典型代表,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后,多次獲得國際金獎”
所以,無論怎么看,基本所有的汾酒老酒都比茅臺更有價值。這么基本的常識都沒有了解,這不是愚蠢是什么。
那么,在他心中,汾酒的價值遠不如茅臺的前提下,把汾酒的價格提到和茅臺同樣的價格,只能說是他的貪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