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那些年爺爺講的故事

35.甘泉

那些年爺爺講的故事 斗南恒沙 2591 2020-03-13 07:57:00

  老家是住在山腰上,一般農(nóng)村選擇住處,最最看中的是有水源,畢竟不可缺少嘛。

  說來也奇怪,家旁邊是一大片竹林,竹林旁是一條水溝。往上走100多米沒有水,往下走100多米也沒有水,只有我家旁邊有一股“冬暖夏涼”還帶著甜甜味道的泉水。一年四季都不斷流,哪怕最最干旱的年代。

  所以,我家吃水極其方便,用一根塑料水管將水汲回家就好了。我家往上的鄰居就只能肩挑手提吃水了,我還幫隔壁孤零零的陳奶奶提過很多次水呢!

  “不懂就要問”,這句話放在學校,我多半左耳進右耳出,放在這里,我就奉為至理名言了。于是,在爺爺閑暇的時候開始纏著他問緣由。

  爺爺喜歡在家門口擺個竹椅,一邊搖扇子乘涼,一邊看天邊彩霞與滿天星辰替換。心情好的時候,會給在一旁眼巴巴看著他的我講一些故事,當然很多時候是我纏出來的。

  我們家族的祖籍是在湖南,現(xiàn)在都還有家族祠堂,每一輩都還是嚴格按照派行取名。比如我爺爺輩的中間字是“先”,我爸爸輩的中間字是“志”,我同輩的中間字是“道”,我下一輩的中間字是“承”等等。整個村子基本都是同姓人,一聊起天來準是幾代內(nèi)的親戚,所以我到現(xiàn)在單身也是有道理的。(眾人:這有神馬關系!我:關系大了去了!神馬近水樓臺先得月,神馬兔子窩邊草都跟我沒半毛錢關系好吧?!眾人:回神回神,繼續(xù)講故事?。。?p>  扯遠了,哈哈,回正題。所以,我很小的時候,爺爺就帶我去看過我家祖先的墳墓,說是這山上所有人都是他們的子孫后代。祖先的墳墓修得很奇怪,沒有墓碑,也不是墳墓的形狀。只是在山前修了一個正正方方,一方高一方低的形狀(有點兒像立體的梯形),最前面是石頭磊出來的,方向正朝著湖南。

  因為有囑咐,祖先的墳墓才免遭我們小孩子整天爬上爬下,跳來跳去的命運。每年清明時節(jié),我都會準備一串純白色的吊子去祭奠下祖先。

  祖先并不是自愿從家族搬出來的,而是傳說中“湖廣填四川”時被強制押上來的。官兵們只負責把人遷移過來,可不管死活生存問題。在遷移的時候,死了不少人這是后話。

  我們祖先當時帶著懷孕的妻子和一個七歲的幼子,速度肯定就跟不上大部隊,官兵們?yōu)榱私徊睿幸鉄o意就把祖先三人給落下了。眼看妻子的肚子越來越大,走過的地方又是窮鄉(xiāng)僻壤,毫無人煙,大部隊也看不見影了,祖先有些急了。祖先妻子感到很愧疚,也有些害怕,畢竟為了生存,丟下她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她擔心的事情并沒有發(fā)生,祖先是一個很重情義的人,他感謝妻子在困境中的不離不棄。原來祖先在家族中過得并不風光,因為身世一度被家族排斥,是祖先妻子不顧家人反對堅持和他在一起,甚至不惜與家人決裂。這些祖先都默默記在心上,所以即便面臨著生死關頭,也沒有猶豫過,小心翼翼地護著懷孕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三人慢慢地走著,天黑了就找個山洞休息,餓了就吃干糧和在附近挖的野菜,渴了就在清晨收集點兒露水。一路走來,帶的干糧逐漸沒了,妻子也開始走不動了,祖先也有些手足無措了。

  看著妻子一臉憔悴,還強顏歡笑安慰自己,孩子也懂事沒哭沒鬧,祖先覺得自己作為一家之主卻讓家人遭罪很是無顏面對父老鄉(xiāng)親。在夜里獨自一人,低聲哭泣,深深的無力感幾乎壓垮了這個堅強的男人。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祖先的堅韌和無力或許感染了附近的神靈吧,不遠處的竹林里突然閃現(xiàn)出幾道金光,然后就消失不見了。祖先跑過去一看究竟,就發(fā)現(xiàn)竹林里有一道清澈的泉水正潺潺流出。用手捧了一捧,喝了一口,一股清甜的味道充斥整個口腔,一時神清氣爽。于是喝了個痛快,畢竟早上能收集的露水并不多,而他都讓給妻子孩子喝了。甘泉的甜美,讓他的疲憊一掃而光,他趕緊掏出水壺,將水壺裝滿,跑到妻子身邊將剛才發(fā)生的事情說了出來,并表示此處有神靈相助,可以定居。

  妻子看到附近全是山,沒有一絲人煙,還是有些猶豫的。但是丈夫都決定了,而且自己也快臨盆了,于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祖先三人在甘泉旁邊用樹枝搭了個草棚住了下來。祖先原本就是個勤快人,一番收拾下來,終于有點兒家的感覺了。祖先帶著農(nóng)具,將附近的地都翻了一遍,撒上了種子。妻子在家收拾東西,準備飯菜。孩子則在附近玩耍,有時給父親送送飯。日子開始平淡而幸福起來,直到妻子臨盆。

  祖先再怎么厲害,畢竟只是個男人,對妻子生產(chǎn)這種事情,完完全全是門外漢。聽著妻子痛苦的呻吟,祖先急得團團轉。情急之下,祖先撲通一聲跪在了甘泉旁邊。“神仙大人,是您的甘泉救了我們一家人,現(xiàn)在求求您再救救我的妻子,求您了!求您了!求您了!”祖先很虔誠地磕了三個響頭。

  突然聽到一個老婆婆的聲音:“小伙子,你跪那兒做什么?”祖先抬頭一看,發(fā)現(xiàn)是個面目慈祥的老婆婆,于是將妻子臨盆的事情說了。老婆婆說她年輕時候是個接生婆,可以幫忙。祖先特別高興,帶著老婆婆去見了妻子。在天快要黑了,祖先才聽到嬰兒的哭聲。沖進去一看,白白胖胖的菇?jīng)觯貏e開心,現(xiàn)在兒女雙全了!妻子雖然很虛弱,臉色還是有些紅潤。祖先很感激老婆婆,等高興勁兒一過才發(fā)現(xiàn)老婆婆早就離開了。祖先和妻子都很遺憾,說是沒能感謝老婆婆救命之恩。

  第二天祖先起床勞作,發(fā)現(xiàn)竹林莫名枯萎了一大半!心里一靜,再想想妻子的情況,頓時就明白了。認認真真磕了幾個頭,從此嚴令所有人不許砍竹林的竹子。所以,一直到我們現(xiàn)在,家旁邊都還是一大片郁郁蔥蔥的竹林,每次風吹過,都會莎啦啦響,像極了人的低語。

  說到這兒,我想起了隔壁陳奶奶的兒子段木匠。陳奶奶年輕喪偶,帶著年幼的兒子搬來我們村,房子都是村里人幫忙修的。兒子長大后當了木匠,做著小家具什么的。大伙兒都讓他別砍我家附近的竹林,要用竹子去遠點兒的地方弄。他剛開始還聽,后來估計是覺得麻煩就直接在我家旁邊砍了,還說付錢給我們。爺爺死活不肯收,說最好別砍,會遭譴責的。段叔叔覺得爺爺危言聳聽,不收錢更方便。我挺喜歡段叔叔的,因為他那兒有數(shù)不清的小玩意兒,雖然在他看來不過是些邊角料。

  我天天往他家跑,爺爺也沒阻止。不知道是我錯覺還是什么,總覺得他家沒我家亮堂,陰森森的感覺,尤其不喜歡進他家門。一般玩也就在地壩里,后來覺得太壓抑了,就拿著玩具就跑回家玩。

  我上中學是在離村子比較遠的縣城里,聽家里人說段叔叔去世了,整個人都驚呆了。段叔叔才四十多點兒吧,還沒再婚怎么就去世了(結過婚有一個兒子,第一故事里面的鄰家哥哥)。家里讓我周末回去看看,直到站在段叔叔墳前我才真正相信了這個事實。家里人說是因為一個女人想不開死的,女人也不知是哪兒人,段叔叔去世也沒見到她。

  一陣風吹過,竹林嘩啦啦響,我卻背后一寒。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