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北風疾

第十二章 正旦朝儀

北風疾 咪尤 3270 2020-06-13 20:02:38

  寶順二十一年。

  年初一。

  京中文武百官,按例輪值回京述職的封疆大吏,凡四品以上,朱紫兩色將太和金鑾殿內(nèi)塞得滿滿當當,品階稍低些的甚至都排出了殿外。

  御前侍衛(wèi)護衛(wèi)在殿內(nèi)及丹陛兩側(cè),近衛(wèi)軍鐵甲衛(wèi)自丹墀至午門分列而立。

  盔明甲亮,刀光耀眼,竟是一派肅殺之氣。

  辰時剛至。

  靜鞭響徹。

  景帝蕭鴻辰步入太和殿內(nèi)。

  照這些年的例,這是蕭鴻辰一年間唯一一次在太和金鑾殿露面的日子。

  所謂正旦朝儀,多少年便是如下情景——

  群臣跪拜,山呼萬歲,朝服錦衣,鼓樂融融。

  輔政裕親王蕭仲康出列上前,代百官向皇帝陛下祝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群臣又拜。

  其后嚴國公嚴守臣,代百官向皇帝陛下賀禧新春,祝陛下福壽無疆。

  群臣再拜。

  景帝蕭鴻辰自有一番吉祥寄語,至此算是禮成。

  然而。

  今朝。

  這按例百官一瞻天顏之后便各回府衙封印歸家,在這難得的年節(jié)休沐期間盡享天倫的朝儀,卻好似一時半會結(jié)束不了。

  而且忽然變得有意思起來。

  殿內(nèi)這些國之重臣無一不是昨夜守歲遲睡,天未亮便又趕至宮中,原本皆是面帶菜恙之色,此時卻一個個格外精神。

  這與蘇赫這位御前侍衛(wèi)統(tǒng)領(lǐng)首次置身太和金鑾殿前排而立無關(guān)。

  而是因為景帝蕭鴻辰的正旦圣昭,竟然根本沒機會進行下去……

  嚴守臣代百官朝賀之后,便跪倒在御駕龍案之前,張口便是一番拖沓冗長的奏請……即便蘇赫也聽的明白,國公嚴守臣代群臣在這正旦之日當廷請立儲君!

  此時在蕭鴻辰眼前,卻是多么熟悉的場景……

  以往在這金鑾殿中他們便是這般做的,就是如此這般給他難堪。

  從前他無心朝政,遇到此等狀況便當廷大怒,甩袖退朝。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

  他目視階下右側(cè)身著墨麒麟朝服,赳赳而立的蘇赫……

  又看一眼左班列中,聽聞嚴守臣竟然在此時奏請,顯得極為意外又有些誠惶的秦王蕭曜……

  蕭鴻辰于是不怒。

  他也未起身。

  僅是緩緩向后靠坐在龍椅之上。

  不叫起。

  他沉聲道一聲,“都抬起頭來?!?p>  金鑾殿中,便亮起了無數(shù)雙眼睛。

  他好整以暇的自殿內(nèi)文武官員的臉面上一一看過,這其間有很多他不熟悉的面目,他似乎想要一個接一個的認下他們的容貌長相。

  這些就是他的廷下之臣。

  這一看,就足足有一炷香的時間。

  嚴守臣便當廷跪了一炷香的時間。

  “按例,今日不議政。往日,朕也不臨朝。各位臣工辛苦。”蕭鴻辰將手置于龍案之上,心平氣和的言道,“既然嚴國公有所請,那便當廷議一議吧?!?p>  他抬手一指蕭仲康,“裕親王,意下如何?說來聽聽聽?!?p>  蕭仲康回視身后一眼,晃一晃身子,出列跪俯在嚴守臣身側(cè),“回稟陛下。臣無所意。涉及國本,茲事體大,皆由陛下乾綱獨斷。”

  蕭仲康方自言罷,便有大臣列出班位,跪倒在嚴守臣身后。

  “如嚴國公奏請,為社稷安定,江山永固,臣懇請陛下早立儲君?!?p>  有大臣當廷出列,快步上前,跪倒在蕭仲康身后。

  “陛下春秋隆盛,國柞延綿。立儲乃國之大事,需由陛下圣心獨裁。裕親王所奏與老臣不謀而合,臣附議。”

  “臣附議?!?p>  “臣附議?!?p>  ……

  蕭鴻辰看著殿內(nèi)階下陸續(xù)跪倒在嚴蕭二人身后的十數(shù)位重臣,內(nèi)閣軍機包括朝中九卿、六部尚書紛紛出班……

  他心中不禁冷笑連連。

  這就是他的朝臣。

  就在這大殿之中,就在他的座前,他們不顧廉恥,也無絲毫的忌憚,公然結(jié)黨而列。

  那種厭倦的情緒頓時又再度泛上他的心頭……

  卻瞥一眼,他看到廷前的蘇赫。

  “蘇統(tǒng)領(lǐng),你如今一品武職在身,領(lǐng)鑾儀衛(wèi)大將軍,自當為朕分憂,言說幾句吧?!?p>  ……

  自從進得殿來,便有一員白發(fā)老將始終對他怒目相視,蘇赫自然識得這位便是禁軍統(tǒng)領(lǐng)郝戰(zhàn)郝將軍。

  他哪里管得了那么多,既然你看我,那便我看你,只比誰眼睛大他又怕過誰人……

  是以二人正在大眼瞪小眼之際,蘇赫這才意識到景帝蕭鴻辰是在問自己話……

  殿中便響起一陣陣的竊笑之聲。

  鑾儀衛(wèi)大將軍?

  前朝沒有,今朝沒有,后世怕也不會有……

  即非統(tǒng)御三軍的驃騎大將軍,輔國大將軍,鎮(zhèn)軍大將軍。

  也不是獨領(lǐng)一軍鎮(zhèn)守四方的征西大將軍,鎮(zhèn)南大將軍,御北大將軍,疾東大將軍,撫遠大將軍。

  皇帝陛下的鑾儀,何曾需要大將軍統(tǒng)御?

  在朝臣眼里,這鑾儀衛(wèi)大將軍只應(yīng)賜予宦官佞臣,不過徒增笑柄爾。

  所以,此時的鑾儀衛(wèi)大將軍蘇赫,便是這天下間最大的笑話……

  ……

  蕭鴻辰見蘇赫此時傻頭傻腦,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樣,面色便是一沉。

  “位列金鑾殿,蘇統(tǒng)領(lǐng)卻言不能出,莫非尸位素餐之輩?!”

  “天可汗?!碧K赫踏出一步,“臣實在不知道有什么可說的……”

  蕭洪辰當即怒道,“嗯?!廷議國儲,社稷之重,什么叫不知道有什么可說的?!”

  “天可汗何時將帝位傳給自己的皇子,傳給哪位皇子,這是天可汗自己說了算……”蘇赫看著跪了一地的朝臣,不解的搖了搖頭,“這和他們有什么關(guān)系?這大過年的,不回去照看自家的老婆兒子,反倒來操心天可汗的家事……真是吃飽了撐的?!?p>  殿內(nèi)頓時就響起一陣陣的唏噓。

  這位蘇統(tǒng)領(lǐng)言辭粗鄙,當廷大放厥詞,幾位御史臺的御史便要沖出來呵斥彈劾……

  卻聽蘇赫繼續(xù)言道,“大夏是什么規(guī)矩我不清楚……在我們北狄,如若有人膽敢妄議王位傳承,即便是王公貴族,從來便是一律格殺當場!”

  他便赫然回身,看著殿內(nèi)一干重臣,“天可汗此時要殺誰,臣,責無旁貸,這就親手取了他的腦袋?!?p>  他話音方落,只是很隨意的一揮手,殿內(nèi)御前侍衛(wèi)便紛紛踏前一步,甲胄晃動間一個個手按刀柄,雖無怒喝,也無怒視……

  太和金鑾殿內(nèi)頓時鴉雀無聲。

  “你放肆!”蕭鴻辰不禁拍案而起。

  他指著蘇赫大怒道,“這里是金鑾重地,滿朝臣工面前你居然言語如此桀驁……這是你的腦袋不想要了!”

  “臣想要?!碧K赫輕描淡寫的說一句,隨即踏步至御座前的金鶴旁側(cè),面向滿朝文武滿不在乎的扶刀而立,將蕭鴻辰牢牢護住。

  “你……跪下。”見他此狀,蕭鴻辰撫額搖頭道。

  “臣,遵旨。”蘇赫這才轉(zhuǎn)身,向蕭鴻辰單膝跪倒。

  “陛下!臣有一言!”自殿外腳步匆匆踏入一人,正是新任京兆尹魏思勤。

  四品之身,他實在無法位列殿內(nèi),是以入得殿來他便朗聲道,“蘇大人雖然出言不遜,然則臣細思之卻覺得蘇大人所言頗有幾分道理?!?p>  “講來?!笔掵櫝綇?fù)又緩坐與龍椅之上。

  “狄蠻之地尚且知曉側(cè)立儲位不可妄議,后繼何人皆由番王自專度之……反觀我泱泱天朝卻在正旦朝儀之時于儲君之位爭議不休,這豈不讓人汗顏,令天下嘩然。”魏思勤跪奏道,“微臣不過末節(jié)小吏,所奏之言若有不妥,請陛下降罪責罰。”

  蕭鴻辰一言不發(fā)的目視群臣,便有左都御史梁廣正出列附議,之后在殿內(nèi)眾臣詫異的目光中,禮部尚書亦出列稱京兆尹魏思勤言之有理。

  ……

  “好個飛揚跋扈的蘇大人。實乃臣這幾十年未曾見過的橫行霸道?!眹朗爻疾唤凶云穑舷抡C朝服,面沉如鐵的對蘇赫道,“蘇大人御前侍衛(wèi)統(tǒng)領(lǐng)任上的頭一件事,就是將侍衛(wèi)的儀仗佩刀換做寒光逼人的織秋刀,為的就是今日要在朝堂之上砍諸位大臣的腦袋方便?”

  他拿手點指蘇赫,“蘇大人要不要效仿秦二世之趙高,牽鹿進殿,讓殿內(nèi)臣工辨識是否馬也?真是何其狂妄!何其謬哉!”

  卻也不屑與蘇赫多言,嚴守臣復(fù)又面對蕭鴻辰奏稟道,“陛下天子,君權(quán)神授,秉承天意治理天下。豈能以彈丸番王之陋儀自度之。天家事,天下事,自古如此。去春夏之交大澇,秋冬之際久旱無雨雪,天下萬民流離失所,哀嚎苦熬,乃是陛下向天祈之,方有天眷大雪覆蓋華夏中原。去歲各省州府屢有奏報,百姓已有諸多蜚語,言天象異變皆是由國柞無續(xù),社稷不穩(wěn),遲遲未立儲位而來。陛下可覽閱歸檔奏呈,以查臣之肺腑之言是否虛妄。”

  他復(fù)又跪倒在龍座之前,“陛下,側(cè)立儲位宜早不宜遲,否則唯恐宵小亂民,竊此為由,為煽亂之謀,從此禍亂天下?!?p>  蕭仲康聞言,不禁于大殿之中朗聲大笑。

  他望向身側(cè)的嚴守臣,“如嚴國公所奏,如若陛下今日不立儲位,則將天下大亂?這未免太過危言聳聽了吧……”

  “哦?那么親王殿下以為如何?”

  蕭仲康卻不答他,只向景帝拜服道,“陛下,臣以為,以史為鑒,從來朝議立儲便是亂象起始!逢此正旦圣典,嚴國公當廷議儲實在居心叵測……”

  “夠了!”蕭鴻辰厲聲喝止他繼續(xù)言說下去。

  他的目光隨即雷霆萬鈞的掃向始終一言不發(fā)的秦王蕭曜。

  蕭曜早已是周身冷汗涔涔,隨著這道凌厲的目光,他當即出列跪倒,深俯其首……

  他一句話也不敢講。

  他一句話也不能講。

  “各位愛卿請起身吧?!笔掵櫝缴詈粢豢跉?。

  “立儲需上告于天,昭告寰宇,不可不慎。諸位皆是一片公心,只為大夏江山穩(wěn)固,朕感念之。國公所言極是,天家事,天下事,有什么要說的都寫折子奏報上來,待國公與裕親王匯總各處意見之后,再議。退朝?!?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