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鄱陽城南碼頭附近,街旁一個食攤,其上畫著“鯰魚咬竹筒”的招幌迎風招展,攤前排起長隊,可見生意十分火爆。
食攤伙計有十個,個個忙得不可開交,堆得比人高的蒸籠頻繁開啟,伙計不斷把各層蒸籠中的食物拿出來,又把新的食物放進去。
新的食物,不是現(xiàn)做,而是在別處做好、煮熟,然后用推車推來,在食攤的蒸籠里加熱、保溫。
不遠處的一個店鋪,有人在往門楣上掛木制招牌,這個嶄新的木制招牌上,畫著一尾大鯰魚,口中咬著一根竹筒。
在食攤前排隊的人們,見著如此情景,問伙計:“喲呵,你們這是要把食攤變成食肆??!”
“嗯啊,生意好嘛,占的地方就大....”伙計們一邊忙碌,一邊向客人們解釋。
“再說了,食攤沒遮擋,刮風下雨的,讓老主顧們排隊,那可不好?!?p> “等新店開張,客人們就能在店里優(yōu)哉游哉等著,小的們就會把要的魚飯、魚丸、魚卷端上來,那不好么?”
“對了,本店新推出的三文魚,大伙可得嘗嘗,肉質(zhì)好,又有彈性,吃在嘴里,那味道不得了,每份都是三文,可不貴?!?p> 排隊的客人們聽著聽著來了興致:“三文魚?這是什么魚?之前可沒聽說過呀?”
伙計不厭其煩的解釋:“就是每份三文的意思,無論是竹筒魚飯,還是魚丸、魚卷,每份三文,便宜又實在,吃進肚里,就會覺得這三文錢花得值!”
開張不算久的“大鲇彭”食攤,一開始賣的是竹筒魚飯,一份三文錢,好吃又實惠,所以生意火爆,眼見著就要變成有店鋪的食肆。
如今,“大鲇彭”又推出了新的花樣,那就是魚丸、魚卷,經(jīng)過幾日的“新品上市優(yōu)惠推廣”,新老顧客都說好。
據(jù)說還有魚糕即將“問世”,這讓“大鲇彭”食攤的人氣愈發(fā)火爆,每日排隊的人都很多,除非下大雨,否則食攤絕不停業(yè)。
如此火爆的人氣,當然引得“左鄰右舍”眼熱,于是乎,也有食攤、食肆開始做竹筒魚飯。
但無論別人怎么模仿,總有一點做不到,那就是價格。
“大鲇彭”的竹筒魚飯,學起來很容易,但按著“大鲇彭”的分量來做竹筒魚飯,沒有誰能把成本壓到每份三文甚至更低。
所以,即便效仿者很多,有許多食肆推出了花樣百出的竹筒魚飯或者竹筒飯,因為價格的原因,依舊競爭不過“大鲇彭”。
現(xiàn)在,“大鲇彭”的食攤要變成食肆,推出新品魚丸、魚卷,同樣是三文一份,口號就是“吃三文魚,就到大鲇彭”,讓其他商家頭疼不已。
魚丸、魚卷,做法不是秘密,就是把魚肉剁碎,剁成魚糜,然后制作魚丸、魚卷,沒什么難度。
但關(guān)鍵是成本,按照“大鲇彭”三文魚的分量,一串魚丸六個,效仿者無論怎么降低成本,都做不到每份三文還有得賺,魚卷同樣如此。
因為制作魚糜耗時耗力,小工是要工錢的,成本再怎么降,也降不到那么低。
毫無疑問,“大鲇彭”降低成本的同時又能保持食物口味的絕招不止一個,否則光是降低原材料(魚肉、竹筒、竹簽)的成本,根本就做不到“三文一份”還有得賺。
這些絕招是什么?
許多商家都想知道,但“大鲇彭”的東主大鲇彭,家里人多勢眾,其父又是有名的魚主,其“侄”又是郡游軍尉,所以沒人敢動歪腦筋。
而且,據(jù)說“大鲇彭”在鄱口也開了食肆,同樣買三文魚,也就是每份三文的竹筒魚飯、魚丸、魚卷等。
。。。。。。
午后,鄱陽城南“大鲇彭”食肆對面,一家裝潢不錯的食肆二樓雅間里,一個衣著講究的小胖子趴在窗口,饒有趣味的看著對面“大鲇彭”門面。
身邊,幾個隨從恭敬的站著,大氣不敢出。
“大鲇彭”的生意很火爆,食肆里人滿為患,伙計們忙里忙外,忙得幾乎是腳不沾地。
許多客人在食肆里就坐、用餐,此即為“堂食”,又有人在柜臺前排隊,等著買“三文魚”然后帶走,此即為“外帶”。
小胖子逛街時發(fā)現(xiàn)“大鲇彭”的生意火爆,又聽了“三文魚”的名氣,于是被勾起饞蟲,想要一飽口福。
但食肆里都是身份卑微的食客,他不屑于和草民混坐在一起,也不可能和這些人一起排隊,于是到了對面的食肆,讓隨從去對面買“三文魚”。
不一會,小胖子看見自己的隨從從“大鲇彭”出來,兩只手都拎著籃子,往這邊過來,心知“三文魚”已經(jīng)買到,于是坐回位置。
又過了一會,隨從拎著籃子入內(nèi),其他人幫著把籃子里的食物拿出來,放在盤子里,端到小胖子面前,畢恭畢敬的說:
“郎君,這就是三文魚,請品嘗?!?p> 小胖子看著眼前的竹筒魚飯、魚丸串和魚卷串,狐疑的說:“魚呢?三文魚呢?”
那個跑腿的隨從趕緊解釋:“郎君,這就是三文魚了,每份三文,都有魚肉,所以喚作‘三文魚’。”
“什么?三文一份?三文一份的食物能吃?狗都不吃,你買來給我吃!”
小胖子瞬間變臉,氣得臉色通紅,嚇得那隨從撲通一聲跪下:
“郎君!小人先前不知道這是三文一份的狗食,還以為是什么沒見過的魚,喚作三文魚,所...郎君饒命?。?!”
隨從話還沒有說完,就見小胖子拿起筷子,看樣子是要用筷子戳人,嚇得不住求饒。
這位喜怒無常,高興的時候可以賞金鋌,生氣的時候可以喊打喊殺,打得下人遍體鱗傷,隨從們都見識過了,所以成日里擔驚受怕。
小胖子拿著筷子,看著跪地求饒的隨從,又看看眼前擺著的竹筒魚飯等食物,嘴角抽搐,看樣子氣得不輕。
良久,他把筷子往地上一扔:“哼,鄱陽城里無趣得緊!沒好玩的,沒好吃的!”
逃過一劫的隨從,還有其他人趕緊附和:“郎君說的是,鄱陽是什么地方,如何能與建康比。”
“建康也不好玩!”
小胖子嘟囔著,氣鼓鼓坐下:“阿耶這也不許,哪兒也不許,阿娘也是,阿姨也是,總是說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出個門都要管!”
“在襄陽,我連城外有何好去處都不知道!”
“這里,比襄陽還無趣!”
小胖子繼續(xù)嘟囔著,隨從們后背發(fā)涼,只怕自己被這位毒打泄憤,又不能不說話,只能小聲勸:“郎君,大王和王妃,還有院主,都是擔心郎君出意外不是...”
“意外?哪來那么多意外?”
小胖子氣鼓鼓,只顧著生氣,下意識拿起碟子上一串魚丸吃起來。
吃著吃著,驚嘆:“哎,這魚丸味道不錯啊?”
隨從們不知該怎么附和,想著方才對方還罵“狗都不吃”,便說:“郎君,街頭食肆做的魚丸,哪里比得上王府里做的魚丸?”
“當然比不上?!毙∨肿右贿呎f,一邊吃魚丸,“但是也不錯,魚丸吃在嘴里很有嚼勁,還可以?!?p> 隨從們看著小胖子把一串魚丸吃完,然后又開始吃魚卷,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魚卷,意猶未盡,便開始吃竹筒魚飯。
同樣吃得津津有味。
隨從見著這位把買來的“三文魚”都吃完了,試探著問:“郎君,這三文魚果然不如王府里做的飯菜好吧?”
“當然比不過,不過呢,也蠻好吃的,畢竟三文一份嘛,能做出這味道,不錯了?!毙∨肿訚M意的說著,想了想,又說:
“你,再去買兩份,每份都和剛才一樣?!?p> 隨從提醒:“郎君,一下子買這么多,怕是吃不完?!?p> “誰說我現(xiàn)在要吃?我要帶回去,給阿姨也嘗嘗!”
阿姨,即庶出子女對自己生母的稱呼,隨從趕緊奉承:“是,小人明白,院主知道郎君如此有孝心,定然歡喜不已?!?p> 小胖子聽得這么說,臉上露出自豪的表情,隨后有些不耐煩:“啰嗦,快去買,若去晚了買不到,看我怎么收拾你!”
“是,小人馬上去買!”
小胖子又趴在窗口邊,看著對面生意火爆的“大鲇彭”,自言自語著,旁人不敢打擾。
良久,他回過頭問:“那個魚梁吏呢?找到人沒有?”
一名隨從問:“郎君說的是李笠?”
“是啊,就是他,人呢?找到了么?”
“回郎君,小的問清楚了,那李笠得了三個月假,回家養(yǎng)傷去了..啊,他家不在鄱陽城,在鄱口那邊呢?!?p> “是么?”小胖子喃喃著,“三個月,怎么那么久?”
“回郎君,傷筋動骨一百天,據(jù)說那李笠在牢里被打得夠嗆,肯定要三個月養(yǎng)傷。”
“被打得那么慘啊...”小胖子坐回座位,呆坐一會,又開始嚷嚷:“你們都是沒用的!都想不出什么好玩的主意!”
“連個魚梁吏都不如!”
“郎君息怒,三個月時間也沒多久,這不都過了大半?想來那李笠,也該差不多該回郡廨服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