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廳內(nèi)李凌和眾人劍拔弩張,站在李凌身旁大的夏侯嬰,卻悄悄沖著廳前護衛(wèi)使了一個顏色,那護衛(wèi)緊接著便匆匆離去,這等小動作,甚至連李凌都沒有注意到,更別提那些認為夏侯嬰只是一介馬夫的劉表舊臣了。
“我原以為公乃正義之士,卻不曾想今日居然使用如此卑劣之手段,將我等囚禁于此,還以家眷作為威脅,手段實在有些下流?!?p> 就在此時,一名身穿藍衣謀士模樣之人上前說話,對于此人,李凌還是有些印象的,就在昨夜,這人還以白起選擇跟隨李凌為依據(jù),替李凌說過好話,他可是高平城內(nèi)第一個替自己說話的人,李凌又豈能沒點印象?
對于這樣的人發(fā)出的質(zhì)疑,李凌知道應該好好勸說,不能再一味耍橫了,只要回答得當,這便是收人心的機會。
“敢問何為正義?”
“正義自當是公道正直,正確合理,同時又深明大義!”
“好一個公道正直深明大義!在我看來,當今這亂世,最大的義便是保萬民之安康,解蒼生之囹圄。不知先生是否認可我這說法?”
“此乃天下之大義,有理。”
“那敢問先生,為達成這種大義而使用一些非常手段,又是否是正義之舉?”
“這......”
看著那謀士遲疑,李凌知道自己說對了點,而這人顯然也是個聰明人,明顯已經(jīng)猜到了自己接下來想說什么。
按照李凌這種解釋,他完全可以扯自己是為了大義采取的非常手段,所以將眾人囚禁于此,反倒成了正義之舉了,而相對的,若是他李凌是正義的,那廳內(nèi)之人豈不是都成了邪惡之輩?
考慮到這些,那謀士自然不敢再繼續(xù)接話。
“這大義之詞,誰都可說,但高舉大義之旗,卻不行仁義之事,那便不是大義,而是掛羊頭賣狗日,如此表里不一之人,又有何資格談大義二字!”
藍衣之人無言,站在其身旁的身著黃衣之人又上前搭腔。
武將大多脾氣秉性耿直,說話直來直去,說得通就說,說不通就打,沒那么多彎彎繞繞,但與這些文人謀士對起來,卻又是另一番景象,李凌可不是什么辯論家,顯然接下來要有他頭疼的了。
“按照你這意思,我今天采取這些非常手段,便是表里不一,便是沒有資格談大義二字咯?”
陰陽怪氣綿里藏針,這黃衣之人看起來和那藍衣人相貌上甚至還有些相似,沒想到這內(nèi)心卻是完全不同啊。暗自一聲感嘆,李凌不免謹慎了起來。
“究竟是君子還是小人,自己心里最清楚!”
“啟稟主公,典將軍說剛剛有人想要將此劍通過典將軍轉(zhuǎn)交主公?!?p> 這一次,李凌總算是注意到了那夏侯嬰的小動作,夏侯嬰在那黃衣人話音剛落之時便不知道沖著廳外比劃了一下什么,隨后一個侍衛(wèi)便雙手托著一把劍走到了議事廳內(nèi),雙膝跪地。
此劍一出,李凌瞬間就明白了夏侯嬰的想法,而議事廳內(nèi)的眾人在看到此劍之后,瞬間臉色大變。
“君子,小人,好一個心中清楚!”
完全沒有想到這夏侯嬰居然如此聰明,而且已經(jīng)提前留好了后手,現(xiàn)在這把劍柄鑲嵌一枚紅寶石的直佩劍送到李凌的面前,李凌知道是時候開始表演了。
對夏侯嬰施以贊賞的眼神之后,李凌起身拿過那柄劍,一邊把玩一邊在議事廳內(nèi)晃悠,看似無心實則一直在仔細觀察著每個人的反應。
此劍不是別的,正是那劉表的佩劍,當然,那劉表并不會什么功夫也不是武將,這柄佩劍其實只是起到一個裝飾的作用而已。
“想我先前追隨劉裕,便是看重了劉裕仁義,事實也證明了劉裕的確仁義,為了彭城八萬百姓的安危大義,也為了報典韋將軍一再舍命相救的恩情,獨自面對那呂布三萬鐵騎,以身證道,實乃大仁大義!”
拿著劉表的劍,卻在這樣的時刻提起劉裕,心機深重的人已經(jīng)面色凝重開始猜測李凌到底要干什么,但反觀那些武將,卻都是紛紛點頭,劉裕的所作所為的確是讓人佩服。
“反觀這劉表!與劉裕也算交情甚好,我與典韋將軍攜劉裕書信前來投奔,并未提及報仇,只是舟車勞頓想要暫時找一個落腳之所,休息之后便離開!可是那劉表如何?非但沒有讓我們?nèi)氤?,甚至還要大庭廣眾之下贈與黃金,呵呵,這般做派,要我看實打?qū)嵉膫尉?!?p> “你憑什么如此污蔑我主!我主不讓你們?nèi)氤?,是為了這高平十余萬百姓,此乃大義!我主贈與你等黃金,乃是因與劉裕私交甚好,乃是大仁!如此大仁大義,你居然污蔑我主是偽君子,我看你才是真小人!”
又是那黃衣謀士,說的話看似有理有據(jù),不說那般文臣如何,反正武將們此時又成了磕頭雞,又贊同起那人的言論來。
“污蔑?那呂布舉不義之兵三萬,以屠城威脅,劉裕以身證道才是大義,而劉表如何?對不義之人畢恭畢敬,卻對大義之人這般冷漠!不讓入城看似為高平百姓,實則只為保全自身,不敢與不義之人一較高下!而后贈典韋將軍黃金,卻又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看似仁義,實則是為了禍水東引,欲置典韋將軍于死地!那諸葛亮隨后便急忙出城,僅帶兩名隨從,攜帶黃金與劉表的投降書信,前往呂布處!這是要與那不義之人狼狽為奸,如此小人還敢妄稱仁義,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你血口噴人!諸葛亮出城的確是去找那呂奉先,但并不是去投降的!”
臥槽,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諸葛亮不在城內(nèi),李凌猜個八九不離十應該是去找呂布去了,至于那黃金和投降的書信,李凌完全是胡扯的,在他看來黃忠不知道,應該其他的文臣武將知道實情的也不多。
可讓李凌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居然有人跳了出來,等于變相承認了諸葛亮去與呂布和談的事情,這等時候說出來這樣的事情,完全實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