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
“疫情無情人有情”,這個早上,歆歆跟她的同事們、患者們吃了一頓特殊的早餐,吃上了山東人民捐贈的煎餅、蝦醬和大蔥,喝上了XJ和NMG朋友們捐贈的盒裝牛奶。
給江寧市捐贈煎餅、大蔥的這些農(nóng)民朋友們,用樸實的話兒告訴江寧市的人們,大蔥是解毒殺菌的,讓大家多吃些大蔥,增強身體抵抗力,共同抵御疫情。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過程,是人生必由之路,人生苦短,生老病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無法選擇,也無法逃避,唯做得就是順乎自然,珍愛生命,戰(zhàn)勝病魔。
這次疫情,許多生命無聲無息得離開了人世,電視上播報的冰冷的死亡數(shù)字,那不是數(shù)字,那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生命。
同樣,生死相依,周而復始,在疫情陰霾壓城之時,一個個鮮活的新生兒也來到了這個世界。
在這個特殊時期,江寧市各醫(yī)院婦產(chǎn)科室外,在父母滿懷欣喜的翹首期盼中,在新生兒一聲聲清脆無比的啼哭聲中,觸動著人們心底最柔軟、最細膩的情感,那是新生兒在向世人昭示,他們來了。
在無情的疫情面前,這些新生兒的父母非常珍重得把給嬰兒取名的權利,托付給接生的醫(yī)者,這些精心呵護嬰兒的醫(yī)者們。
被醫(yī)護人員取名為壯壯、苗苗、健健、康康的新生兒們,是一個個生命的力量,這種生命的力量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在疫區(qū)重城讓人們看到了希望、活力和期待。
七樓,云暖工作的住院部,醫(yī)護人員不辭辛苦忙碌著,患者積極配合著醫(yī)者的治療,在與無情的病魔默默抗爭著,患者家屬們盡心盡力照顧著患病的親人,他們之間的互動,看似平凡而普通,卻包含著人間大愛。
今天讓云暖感動得是一位87歲的老人,在他60歲患重癥的兒子,被醫(yī)護人員用推車推進重癥病房之前。
他跟云暖要來了紙和筆,給兒子寫了句“要活下來”四個字,把紙條塞進了兒子腦袋下面,給兒子鼓勵加油。
這位耄耋老人在這之前,一直寸步不離得守護在兒子身邊,他告訴云暖:“我已經(jīng)87歲了,早已經(jīng)看透了生死,但如果病魔想要帶走我兒子,我絕不允許,絕不答應。”
看著蹣跚的老人扶著拐杖,從他那干癟的嘴巴說出這句話時,頭戴防護罩的云暖又感動得留下了熱淚,危難之時,人性的光輝再次感染著他。
這個外形清秀但堅強樂觀的漢子,在前來援助江寧的這段日子,前30年加起來的眼淚,都沒有這段時間流的淚水多,他感覺在江寧市援醫(yī)的日子里,他流完了一生的淚水。
在參與抗擊疫情期間,他們這些醫(yī)護人員在忙碌奔波,晝夜不停,用無聲的行動感動著、感染著周圍的人們。
但身患重病的患者及其親人們齊心協(xié)力,抗擊病魔的那一刻,又何嘗不讓他們這些醫(yī)者感動落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