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北主的那些往事
“胡說!胡說!”那名女孩立刻把頭抬起,大聲地嚷道,“他騙人!他騙人!他明明是……”
“快把月英小姐帶下去!”袁紹揚聲一喝,打斷了那名女孩的叫嚷,順便地瞪向那兩名辦事不利的仆役們,“讓外人瞧見,像甚么樣子!”
那兩名仆役們打個哆嗦,連忙地應(yīng)了一聲,這才放心大膽地沖向諸葛亮的身前——
“月英小姐,快回府罷!”一名仆役生硬地勸說,“回府之后,這便帶你回老家!”
一提「回老家」這三個字,明顯打動了那名女孩。
兩眼一亮,那名女孩頓時透出喜意,松開了諸葛亮,追問:“真的嗎?真的嗎?——只要回府,就帶月英回家?……你們可別誆人!”
“小的哪敢???”眼見女孩的神情略微地松動,那名仆役賣力地勸道,“您要回家,總不能不坐馬車罷?——回府之后,這便給你備上馬車去……否則,您在外面,哪里能坐得到馬車呢?”
這也就欺負欺負那名女孩懵懂不知事。
若是換成年長的女子,哪里就能輕易地被人唬住呢?
諸葛亮一言不發(fā),周瑜亦保持沉默,袁紹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眾人也不敢亂插一句話。
不由分說地,那兩名仆役們半是哄勸,半是強硬地帶走了那名女孩。
那名女孩終是離開了。
疑似進府之后,隱約地傳來那名女孩的憤怒之聲——或許是他諸葛亮聽錯了罷?豎起兩耳,諸葛亮再去細聽,卻是甚么雜聲也聽不見了。
適當(dāng)?shù)蒯尫乓唤z好奇,諸葛亮眨眼道:“她是袁公的親戚么?——她叫甚么名字,看起來相當(dāng)活潑啊!”
袁紹古怪地瞥了一瞥諸葛亮,摁下內(nèi)心的吐槽,苦惱道:“她姓黃,名月英,只才十歲,向來好動,倒讓小先生見笑了……紹一直替她發(fā)愁,都沒個嫻雅的模樣,將來可要怎么辦喲~”
說得好不坦然自若,仿佛黃月英真是袁紹的遠房親戚。
并且——
這話也極其直白,活像袁紹還要替黃月英拉媒似的!
諸葛亮忍不住地安慰道:“袁公一代霸主,家中親眷亦不會遜色,月英小姐還小,待她長大了,自會成為袁公滿意的嫻雅模樣,到時您還會發(fā)愁么?”
這下,袁紹真真驚奇地再瞧了一瞧諸葛亮。
諸葛亮目不斜視,一臉認(rèn)真。
諸葛亮都能猜出袁紹的想法:他諸葛亮莫不是眼瞎了?——此等女孩哪有甚么美人胚子可言?更別提甚么嫻雅了!
的確。
黃月英不是美人。
諸葛亮也不覺黃月英是個美人,然而……
一場鬧劇,來得快,去得更快,正當(dāng)袁紹張口,歉意道:“讓小先生和小將軍久等了……進府說話?!?p> 話音剛落,便見遠處跑來一位風(fēng)塵仆仆的士兵,邊喊邊喊,喊道:“報——報——主公,主公,呂布那廝又來了!他帶人……”
那位士兵很有眼色,一見眾人驚疑連連地看向他,立即明白了自身的處境——毫不猶豫地,那位士兵果斷地住口,并從懷里抽出一份文書,朝袁紹晃了一晃!
袁紹示意諸葛亮和周瑜他們先進府去,爾后才在眾文士武將們的擁簇下,同意那位士兵的靠近。
那位士兵倒也干脆,先將文書遞給袁紹,再在袁紹耳邊附聲地說明——因路過袁紹的身邊,諸葛亮和周瑜不自覺地豎起雙耳,勉勉強強地聽見以下幾個字來:
“呂布……嫉恨……洗劫……奪貂……”
諸葛亮:“……”
皺了皺眉,諸葛亮瞟了一瞟袁紹和那位士兵低聲交流的身影,快速地踏進鄴府。
甫一進府,諸葛亮便被鄴府的雍容華貴徹底地耀華了眼:放眼望去,府內(nèi)的院子就讓諸葛亮生出了一絲他或許走進了街市的念頭——
這太大了罷?
左望望,右看看,幾乎都看不到房屋……全是各種漂亮的植被與山石水池,活脫脫一座新修的花園,白玉砌成的地面,干干凈凈地,沒有一粒塵埃!
不遠處,還有幾座涼亭,亭內(nèi)坐有一群文士們,他們正在一邊飲酒,一邊賞花。
此時,正逢秋末,梅花含苞欲放,散發(fā)一股淡淡的香氣,配合幽靜的四周,別有風(fēng)情。
繞過那片花園,諸葛亮和周瑜才看見各種房屋終于映入眼簾。
那些房屋皆是紅門白墻黑瓦,門前一左一右,必放兩只石獅子,配上兩壇花木,顯得別有風(fēng)味。
若有柵欄,那必由上好的木材所制,表面光滑潔白,不落富麗俗套。
……諸葛亮簡直快要看不過來了。
這種大手筆的府邸,就算是昔日大漢天子居住著的洛陽宮殿,怕也不逞多讓罷?
出神片刻,諸葛亮被周瑜叫回了神——卻聽周瑜道:“亮弟,方才為兄似是聽到呂布……你可認(rèn)得呂布是誰?”
諸葛亮眼皮跳了一跳,對于周瑜時不時地占他便宜,仍舊有所芥蒂,但他卻能完美地掩飾,至少能讓周瑜挑不出明面上的破綻——定了定神,諸葛亮虛心地問道:“周……周家兄長,你認(rèn)識呂布?呂布是誰?”
突然,周瑜瞄向身后走來的一個文士,客客氣氣地攔住了那個文士,討好地鞠了個躬,拱手道:“沮先生,您可知呂布是誰?——剛才公瑾聽到那位士兵提到了呂布,公瑾只覺隱隱在哪聽過,卻甚無印象……?”
諸葛亮:“……”
諸葛亮抽了抽嘴。
便見那個文士瞄了一瞄諸葛亮,又瞅了一瞅周瑜,淡聲道:“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乃為一代莽將。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了董卓;又與董卓誓為父子,但又再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后被董卓舊部李傕等人擊敗,依附袁公;可又不滿袁公,故而現(xiàn)在算是依附河內(nèi)的張揚——他還心懷不滿,仍舊時常地掠奪樂平郡和常山郡一帶,就仗著樂平郡和常山郡與鄴城相距甚遠……換授來說,也是主公太軟,看在河內(nèi)太守的面子上才不予追究,否則大軍北上,焉有他呂布囂張的份兒?”
聽罷,周瑜滿面驚嘆,適時地附和道:“袁公心懷寬廣,不愧是北主,但愿呂布將軍能夠早點迷途知返?!?p> 忽聽又一文士哈哈大笑,笑道:“非也,非也,授所言偏頗也?!?p> 聲如玉碎,頗為好聽。
諸葛亮和周瑜一愣,尋聲望去,就見那一文士神采飛揚,眼神炯炯,快步地走來,輕拍沮授的肩膀,反問:“你莫不是忘了貂蟬夫人?”
貂蟬夫人?
相繼揚眉,諸葛亮和周瑜難得地八卦心起,齊齊地盯向那一文士。
那一文士被盯得打個哆嗦,干笑幾聲,說道:“在下姓郭,名嘉……咳~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說來話長,咱們邊走邊說罷?”
言罷,郭嘉,那一文士,先是拉上不情不愿的沮授,再是陪同諸葛亮和周瑜,并在四名婢女的帶領(lǐng)下,直朝諸葛亮和周瑜他們的客居走去。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昔日,洛陽不曾被焚燒,主公雖在黃巾之亂初露鋒芒,卻非要以游俠的身份,游歷整個洛陽!并在一次宴會之中,用一首詩「明月幾時有」而震驚了全場,由此結(jié)識了一代文學(xué)大家蔡邕先生……對了,「明月幾時有」你們聽過沒?”
乍聽郭嘉的詢問,諸葛亮和周瑜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
輕輕地嘆息,郭嘉清了清嗓音,不由地憶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