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禹趕跑了共工之后,這才認(rèn)真開始工作。他比他的父親果然要更聰明。他一方面用息壤來堙障洪水,叫一只大黑烏龜把息壤背在背上,跟隨在他的后面行走。這樣,他就把極深的洪泉填平了,把人類住居的土地加高了、那特別加高起來的,就成為我們今天四方的名山。一方面他又疏導(dǎo)川河,叫應(yīng)龍走在前面,拿他的尾巴畫地。應(yīng)龍尾巴指引的地方,禹所開鑿的河川的道路就跟著它走,讓水流一直流向東方的汪洋大海,就成為我們今天的大江大河。
禹治水到黃河,正站在高崖上觀察水勢,忽然看見一個長人,白白的臉孔,魚的身子,從翻騰的水波里跳躍出來,自說是河精,其實就是河伯,給了禹一塊水淋淋的大青石頭,又轉(zhuǎn)身跳進(jìn)水波里不見了。禹把那塊石頭仔細(xì)看了一看,上面天然長著一些彎彎曲曲的線條形的花紋,聰明的禹,用不著去請教別人,一看全都明白了:原來是一幅治水的地圖。
從此他治水既有應(yīng)龍拿尾巴開路,又有地圖做全盤工程的參考,就更加有了信心和把握了。禹治水不但得到了“河圖”——就是河伯送給他的那塊記載著河川道路的大青石頭,還得到了另外一樣寶貴東西:玉簡。
那是當(dāng)禹開鑿龍門山的時候,有一天,偶然到了一個大巖洞里,巖洞深得很,越走越黑暗,到后來簡直寸步難行了,禹只得打了火把進(jìn)去。卻看見前面有一個東西閃閃發(fā)光,后來那發(fā)光的東西把整個巖洞都照亮了,仔細(xì)一看,原來是一條大黑蛇,約有十丈長,頭上生有角,嘴里銜了一顆夜明珠,在前面給禹帶路。禹就丟了火把,跟著大黑蛇走。走了好一會兒,到了一個開朗光明的地方,似乎是一座殿堂,有一些穿黑衣服的人簇?fù)碇粋€人臉蛇身的神坐在殿堂中央。禹一看這神的形狀,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禹便問他:
“你莫非是華胥氏的兒子伏羲嗎?”
“對??!”蛇身人臉的神說:“我就是那九河神女華胥氏的兒子伏羲?。 彼麄儍扇艘徽勂饋?,都感覺很是親切。伏羲幼年時候吃過洪水的虧,對于治水的禹所做的偉大工作,表示非常欽佩,愿意盡他的力量來幫一點(diǎn)忙。于是,便從懷里掏出一支玉簡交給禹,這是一種形狀像竹片的玉器,有一尺二寸長,說是拿了這東西去,就可以度量大地。禹后來果然將它帶在身邊,平定了水土
龍門山據(jù)說原是一座大山,它和呂梁山的山脈連接著,位置在今山西省和陜西省交界的地方,恰恰擋住黃河的去路,使黃河的水流到這里流不過去,只好倒回頭往上流,水神乘勢掀起巨浪,因此洪水泛濫,把上流的孟門山都淹沒了。
禹從積石山(在青海)疏導(dǎo)黃河到這里,就用他的神力把龍門山開辟為兩,使它分跨在黃河的東西兩岸,像兩扇門,讓河水從懸崖峭壁間奔流而下,因此,禹就把這個地方取名叫龍門。據(jù)說,江海的大魚到一定時間便都要集合在這山崖下面,舉行跳高比賽,跳過去的便能成龍升天,跳不過的便只好碰一鼻子灰,咕嘟著腮幫子仍舊轉(zhuǎn)來做魚。
又有說在龍門的附近有一條澗,叫鯉魚澗,澗里最多的是鯉魚,這些鯉魚從洞穴里跑出來三個月,就得逆流渡到龍門的上游去,有本領(lǐng)渡過去的就會變成龍,否則還是得碰個鼻青臉腫回轉(zhuǎn)來
龍門的下游幾百里的地方,是有名的三門峽,相傳也是禹開鑿的。禹把一座擋住河道的山破成幾段,使河水分流,包繞著山經(jīng)過,好像三道門,所以叫做三門。“三門”各有名字:“鬼門”、“神門”、“人門”?!罢驹邳S河兩岸的陡崖上俯瞰河谷,只見大河從上游浩浩蕩蕩地奔流過來,越往東,水勢越急,剛剛流進(jìn)三門峽,便被兩座石島迎面劈開,劈成驚心動魄的三股急流。
這三股急流又被兩岸突出的巖石緊緊卡住,瞬時間三股急流又?jǐn)Q成一股,一起從一百二十公尺寬的小豁口硬沖出去,直震得滿峽谷一片雷聲,在三門峽,禹王治水的遺跡附近有七口石井,是禹王鑿三門峽時挖的水井,所以三門峽又叫“七井三門”;鬼門島的崖頭上有兩個圓坑,活像一對馬蹄印,卻比井口還大,叫做“馬蹄窩”,據(jù)說是禹王開砥柱,躍馬過三門時馬的前蹄在這里打了一個滑溜踩下的足印。三門峽上游又有禹王廟,從前“放溜”過山峽的艄公們都先要在這里歇腳,給禹王燒香許愿,放鞭炮,飽吃飽喝一頓,然后才駕著木船在洶涌奔騰的急流里,從巖石中箭也似地穿花而過,是否能夠僥幸渡過三門,或是在巖頭上碰個稀爛,全在眨眼間的功夫。
禹治理洪水,曾經(jīng)三次到桐柏山,可是那地方總是刮大風(fēng),打大雷,石頭嘯叫,樹木哀號,使治水的工程簡直無法施展。禹知道是妖物作怪,發(fā)了怒,便召集天下群神,叫他們想辦法除妖。有一些神不大愿意出力,禹便把他們拘囚起來,其余的這才通同合力在淮水和渦水之間擒獲了一個水怪叫無支祁的。
這怪善于應(yīng)對言語,形狀像猿猴,額頭高,鼻梁低,白腦袋,青身子,牙齒雪亮,眼睛閃耀出金光,力量大過九只象,頸脖子伸出來有百尺長,但他的身軀卻伶俐輕便,雖然被擒獲了,他還在那里橫蹦豎跳,沒一刻安靜。禹拿他沒有辦法,便叫天神童律去制服他,童律制服不住,又叫烏木由去,烏木由也還是不行,最后才被庚辰制服了。庚辰制服他的時候,各種山精水怪聚集起來奔走號叫的有好幾千,庚辰拿一把大戟趕走他們,怪物失助,這才降休。于是用大鐵鎖鎖在他的頸脖上,給他的鼻孔穿上了金鈴,將他壓在龜山腳下。禹的治水工作這才順利地進(jìn)行下去,淮水從此才能夠平安地流入海中
禹治水到了巫山三峽,在導(dǎo)引水路的一群龍中,有一條龍錯行了水路,民夫們就在那里錯誤地施工,開鑿出一道峽谷。結(jié)果后來發(fā)現(xiàn)這道峽谷完全是不必要的,禹很生氣,就把這條蠢龍在一座山崖上斬了,用來儆戒其他引水的龍。直到現(xiàn)在巫山縣還有“錯開峽”、“斬龍臺”這樣的古跡。
巫山、又叫云雨山,或叫靈山,天帝的神仙藥一共有八櫥,全都安放在這里。附近有一條可以吞吃大鹿的黑蛇,常想來偷吃神藥。天帝特地派遣了一只鳳凰屬的黃鳥,在這里看守著神藥,防止貪婪的黑蛇偷吃。有巫咸、巫即、巫朌、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等十個巫師,從這里上天下地,做溝通神人間關(guān)系的工作。山上各種寶貴的藥草都有,巫師們也順便采取一些來制煉神藥
禹治水到這里,正在叫人砍伐林木、疏通水道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在一處光禿禿的紅色山崖上,不知是何方的精靈故弄玄虛,竟化生出一棵非常名貴的欒木樹來。黃色的莖干,紅色的枝條,青色的葉子,長得高高大大的,自有一種非凡的氣概。最可寶貴的,是這樹的花和果實,都是很好的藥材,可以拿它來制煉神藥。后來各方的天帝知道了,就派人來釆取這樹的花果去制藥,這也算是禹在巫山治水的一段小小的插曲。
治理洪水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人民群眾和各方的天神都來幫助禹。有一個叫做伯益或伯翳的天神,在幫助禹治理洪水的工作中,功勞最大。他是天上的神鳥燕子的子孫后代,或者他本人就是一只燕子,他常帶著人民,打著火把,把山林水澤中因洪水而長得過于繁茂的草木焚燒掉,使害人的禽獸無處藏身,只好遠(yuǎn)遠(yuǎn)地逃遁讓人民能夠安居樂業(yè)'。他又懂得各種鳥獸的性情和語言,治水成功以后,他便去幫助舜馴服鳥獸,許多野禽野獸都給他管教得服服帖帖的。
舜帝爺聽說后很歡喜,就把姚姓(舜的宗族)的一個姑娘嫁給他,賜他姓嬴,據(jù)說,他后來就成了秦國王族的祖先。他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叫大廉,另外一個兒子叫若木。大廉又叫鳥俗氏,他的玄孫孟戲和仲衍,完全是鳥雀的形軀,卻說人的話,可見他們確實是天神的子孫后代。
禹治洪水,直到三十歲,還沒有結(jié)婚。當(dāng)他走到涂山,在那里做治水工作的時候,他心里就想:“我的年齡已經(jīng)很大了,將要有什么東西來昭示我吧?”果然,就有一只九條尾巴的白狐貍來到他的面前,搖擺著像掃帚般的毛蓮蓬的尾巴。這種狐貍,生活在東方君子國附近的青丘國,和龍、鳳、麒麟等同屬于吉祥的生物
禹一見這九尾白狐,不禁就想起涂山當(dāng)?shù)亓鱾鞯囊皇酌耖g歌謠,大意說:“誰見了九條尾巴的白狐貍,誰就可以做國王;誰娶了涂山的女兒,誰就可以家道興旺。”禹想.?“這狐貍的出現(xiàn)和民間歌謠的流傳,或者就應(yīng)驗著我將要在涂山這里結(jié)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