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零一章 吾黨與有罪焉

我真是大昏君 樣樣稀松 2065 2020-02-28 19:18:00

  《大明論壇》被輕輕放下,旋即又被人拿起讀看,幾個貢士各有所思,一時無語。

  李三才朝野聞名,被緝捕押入詔獄,這等大事也登載于報,并附有李三才的簡歷,以及眾臣為其申辯的奏疏。

  “性不能持廉,貪應(yīng)該是確定的。”文震孟皺著眉頭說道:“但以緹騎緝捕,未為妥當?!?p>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在等待殿試的多半個月的時間里,在京城的貢士們也通過什么詩會、聚會、野游等漸漸熟識,志氣機投的便更加頻繁地聚在一起。

  這個茶樓便是其中一個聚會場所,文震孟,福建黃道周,江西傅冠,夷陵文安之,河南劉理順,慈溪馮元飆,盧象升等,經(jīng)常在此談詩論詞,議論國家大事。

  自然,《大明論壇》便成了貢士們獲知消息的主要渠道,每期一出,必聚之分析談?wù)摗?p>  對于文震孟的看法,黃道周并不贊同,開口說道:“貪就是貪,有罪則捕,又遑論刑部和緹騎?”

  劉理順在睢州曾師事袁可立,既有袁可立的剛直,會試考中后又受到袁可立的教誨,對于黨爭甚是厭惡,看問題的角度又不一樣。

  “眾多官員為其申辯,亦乃奇觀耳!”帶著幾分嘲諷,劉理順說道:“案情未明,結(jié)果未出,真不知他們是如何想的?”

  文安之眨著眼睛說道:“劉兄以為這是黨庇曲護?在下也覺得奇怪?!?p>  文震孟說道:“聽說罪名乃是‘大奸似忠’和‘貪偽險橫’,此乃老調(diào)重彈,所以才會有眾多官員為其申辯吧!”

  “當年便因引李三才入閣,而引起黨爭?!眲⒗眄樥f道:“何況,雖是老調(diào)重彈,可當時也未查察,未加確定?!?p>  “難道緝捕李三才入獄,又是黨爭?”文震孟也有些不太確定了,皺起了眉頭。

  傅冠看著報紙,耳朵聽著眾人議論,突然呵呵笑了兩聲,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你們看到這篇文章了嗎?”傅冠指點著說道:“此報非滿篇皆是李三才,還有蕺山先生的《與周年友書》呢!在下給你們念上一念??!”

  蕺山先生,便是劉宗周,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學(xué)大師,也是宋明理學(xué)(心學(xué))的大家。

  他開創(chuàng)的蕺山學(xué)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xué)史上影響巨大。清初大儒黃宗羲、陳確、張履祥等都是這一學(xué)派的傳人。

  此時,劉宗周家居三年后,于天啟繼位后被起用,官職為禮部主事,以“慎獨”為宗旨,學(xué)術(shù)思想已成熟,聲名遠揚。

  雖然因為贊賞顧憲之的思想,劉宗周被視為東林黨人,但他對黨同伐異之風(fēng)行,人心日下、士風(fēng)日險,極為痛切。

  “今天下事日大壞,莫論在中在外,皆急需匡救,以緩須臾之決裂……吾黨與有罪焉,不可盡諉于奸黨……”

  “吾輩出處語默之間,亦多可議。往往從身名起見,不能真心為國家……”

  “……只顧自家博取好名,不以國家為念,若天下一旦土崩瓦解,將死無葬身之地也。所云吾黨之罪,在宋人之上,不為虛也!”

  傅冠朗朗讀完,環(huán)視同年,笑道:“此時刊載,極有深意??!化偏黨而歸于蕩平,不以門戶分邪正。蕺山先生此論,亦是老調(diào)重彈乎?”

  “化偏黨而歸于蕩平,不以門戶分邪正”,是劉宗周四年前所上的《修正學(xué)以淑人心以培養(yǎng)國家元氣疏》中的話,言猶在耳,卻還是黨爭不斷。

  而劉宗周三年后的自省,則更加言辭激烈,“吾黨與有罪焉”,“吾黨之罪,在宋人之上”,可謂深刻以極。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黃道周撫掌笑道:“據(jù)傳《大明論壇》乃圣上派人編撰,若如此,即可見圣意如何了?!?p>  劉理順嘿然笑道:“黨爭之禍,其罪昭然。黨內(nèi)亦有此深刻反省,不如其黨人又作何想?”

  文震孟沉思不語,與他一樣陷入思索的,不乏其人。

  ……………

  此時的劉宗周府宅,蕺山先生把報紙放在桌案,苦笑搖頭不止。

  李三才案已經(jīng)是滿城風(fēng)雨,為其申辯的官員連篇上疏,可他的文章一刊載,等于被推到了風(fēng)口浪尖上。

  你個二五仔,大家正齊心協(xié)力撈人呢,你來個“吾黨之罪,在宋人之上”,分明是搞分裂,窩里斗嘛!

  可以想見,同僚官員們會以什么樣的眼神看他,會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他。

  圣上啊,您對黨爭深惡痛絕,又何苦把微臣推到前面?

  劉宗周只腹誹了一句,便恨不得扇自己兩嘴巴。一個孔孟之徒,豈敢怨恨君父?

  思之再三,劉宗周提筆鋪紙,準備辭職回家。

  說起來,劉宗周是不喜官場的,他更愿意治書講學(xué),幾次起復(fù)也頗為勉強。

  “……不佞少而讀書,即恥為凡夫。既通籍,每抱耿耿,思一報君父,畢致身之義。吾儕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萬物一體,亦會為此曹著忙……昔韓退之中廢,作《進學(xué)解》以自勵,遂成名儒,其吾儕今日之謂乎!”

  劉宗周突然停筆,自失地一笑。想到解官后能潛心學(xué)問、擺落世事的糾紛,完成他的《人譜》,竟是心情輕松。寫的這什么玩藝兒,不象求去奏疏?。?p>  重新?lián)Q紙,劉宗周思索半晌,提筆開寫,“禮部主事臣劉宗周謹奏:世道之衰也,士大夫不知禮義為何物,往往知進而不知退。及其變也……伏惟陛下恩準?!?p>  ………………

  乾清宮大殿內(nèi),朱由校正在召見徐光啟等人。

  鏟屎官張裕兒抱著貓咪站在殿邊,不時偷眼瞅那幾個碧眼黃須的怪人,聽他們說有些怪異的北京官話。低頭看看白娘娘,倒覺得有點相象呢!

  貴撈?龜勞?鬼佬?!嗯,皇爺就是笑著這么發(fā)音的,鬼老!

  張裕兒嘴唇翕動,無聲地重復(fù)糾正著發(fā)音。等到自覺已經(jīng)掌握,丫頭又心中納悶:為啥叫鬼老,不叫老鬼嘞?

  少年皇帝不知道殿旁臭丫頭在想什么,只是滿足她的好奇,才讓她留在那兒看老外的。

  他的臉上帶著和熙的笑容,手中擺弄著望遠鏡,不時頜首,正與“鬼佬”們相談甚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