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戲說三國之關羽日記

第四十九章:嗚呼云長

戲說三國之關羽日記 猋巽 1661 2021-06-29 16:28:47

  今天收到一個驚人的消息:云長死了,荊州被孫權占了!

  這TM是真的嗎?可能嗎?自主公起事以來,一直都是劉、關、張一體的,幾十年了,從黃巾軍到呂布、官渡、赤壁、漢中......,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誅顏良殺文丑、千里走單騎、掛印封金、刮骨療毒、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凡此種種,云長在我蜀漢那一直就是一面旗幟,在當今世上那也是神一樣的存在,就這樣死了?當真是世事難料,想了一晚上,隨后也釋然了,云長縱橫一生,最后鎮(zhèn)守一方成為諸侯,但終歸是武將,或許,武將最好的歸宿就是死在戰(zhàn)場之上,沒什么好可惜的,死在他刀下的武將也不少了,再見云長。

  云長為什么會死?總歸還是性格問題,太牛了不好,這個世界上沒幾個人是他瞧得上的,孫權為什么不顧及劉備的面子堅決要殺了關羽,除了斬草除根的考慮,多少也摻雜了個人好惡在里面,前面一個勁的給關羽拍馬屁唱高調當孫子,甚至不惜把閨女嫁給他當兒媳婦,這關羽不領情倒也算了,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給好臉,他要在劉備面前表現對孫權的恨也不用這么賣力,這同時也顯示出兄弟感情也不是100%的鐵,云長還是擔心劉備不信任,其實回想起來,孫權和關羽真的沒什么深仇大恨,但凡云長和孫權處的好一些,哪怕只停留在面子上,我想今天這個結果也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孫權抓了關羽,關起來不就完了,干嘛要做的這么絕?

  另外,劉封孟達為什么不發(fā)救兵?關羽和其他將領的關系我也是早有耳聞,除了劉備、張飛,其他任何人那都是不服的,當然,我也應該算一個,好歹也算是創(chuàng)業(yè)的元老,即便是諸葛亮這種文官第一的角色,云長也是不服氣的,時不時的要挑戰(zhàn)一下,所以說啊,沒哪個同僚能跟他尿到一起,跟荊州近在咫尺的劉封孟達哥倆的關系,那是可想而知,劉封怎么也算是劉備的干兒子,平時被關羽指喝來喝去的狗都不如,敗走麥城寫信求救也沒個求人的姿態(tài),那意思是你劉封孟達趕緊發(fā)兵過來救老子,要是動作慢了有你們好看。這口氣人家能救嗎?老子忍你很久了,今天終于逮著機會了,新仇舊恨一起算,人家已經很客氣了,假裝沒聽見,真要是再做的絕一點,直接納投名狀,反水,那情況更糟。

  孫權殺了關公,那是做好了跟劉備決裂的準備,也標志著東吳的戰(zhàn)略方面發(fā)生重大轉向,從吳蜀聯盟抗曹到真正的三國鼎立,東吳在獲取了荊襄之地以后確實實力大增,有了足夠的資本去獨立抗衡魏、蜀。孫權這么一操作可把曹操樂壞了,漢中的一口鳥氣終于是吐順暢了,當初劉備占蜀、漢中,還坐擁荊州,那勢力已經差不多可以趕超曹魏了,孫權這么一弄,局面又發(fā)生了變化,蜀漢剛燃起的火焰被澆了一盆涼水,諸葛亮當初規(guī)劃的“天下有變,則東西兩面各出一支兵馬......”的設想現在瘸了一條腿了,東北的出兵點丟了。從這一點上講,云長雖然身死,其實罪過大了,丟了荊州可以說是動搖了國本。

  孫權殺了關羽得了荊州之地,是痛快了,可接下來馬上就需考慮如何應對劉備的報復,張昭給出了個主意:把關羽的人頭送到曹操那去。據說能起到避禍的目的,我智商正常,但怎么也想不明白這樣到底怎樣避禍。曹操也不傻,直接按王侯的規(guī)格給葬在了洛陽,這種規(guī)格是云長應得的,想當初漢壽亭侯那也是朝廷親自頒授的,曹操和云長也算是老朋友了,惺惺相惜,我想曹操看到云長落此下場也是傷感的,若是當初沒有千里走單騎,何至于此啊,云長!或許天下早就平定了。

  云長死了,我們這邊是全亂,主公是一天三哭,都知道劉備喜歡哭,以前是不是真哭不知道,但這一次,那肯定是真的傷心了,眾所周知,桃園三結義,同生共死,現在三缺一了,怎么辦?拋去私人感情,吃了這么大一虧,真的沒有退路了,丟了那么大一塊地方,云長怎么說也是二把手了,一個國家的二把手被人殺了,這叫人怎么回頭?怎么回旋?這年頭諸侯割據,丟城池不是什么丟人的事,但二把手被人殺了,這個就完全無法接受,比黃忠殺夏侯淵還要嚴重,除了戰(zhàn)爭別無選擇!主公是哭著喊著要出兵跟孫權玩命,但這么大的軍事行動不是過家家,得好好規(guī)劃一下,先給關公把喪事辦了再說吧,說實話,現在出兵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大家都心知肚明,但這個時候誰也不能反駁出兵,關乎政治正確,就連一貫主張聯吳抗曹的諸葛亮都沒法反對,形勢逼人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