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的兩千四百年日記

第132章 張良的引薦

我的兩千四百年日記 吾御 2514 2021-03-08 00:43:48

  “幫吾?還是先驗明正身再說?!睆埩純芍谎劬Χ⒅壮锌戳似蹋澳阏f你乃是驪山宮之人,驪山宮吾倒是熟稔,卻沒聽過荊軻的義弟荊赤的名號...”

  “哦,你與驪山宮的人相熟?”易承繼續(xù)道:“我當年離開驪山宮時,驪山宮宮主乃是淳于髡的孫女淳嘗芳,墨家義堂堂主白起死后,我便輾轉(zhuǎn)各地游歷,后來道門理綜隱派門主成蟜公子將門主之位傳于韓非之后,我就再與驪山宮無甚聯(lián)系,此番已過去四十余年,當世恐怕確實無人記得我?!?p>  聽到易承這么說,張良的一雙眼睛愈發(fā)明亮。

  “若真如你所言,你隨吾見一人,便可知你所說真假?!?p>  易承一愣,四十年已過,還能記得自己的,恐怕只能是驪山老母秦伶,長老鐘無艷等人,可是驪山宮在秦國境內(nèi),距離此地有上千里,張良這能要帶自己去見誰?

  “在此之前,吾還不能給你松綁,得罪了?!睆埩颊f著就把易承的手從床板上捆到身后,然后在易承的腳上也綁上了一段短繩,這才把易承從床上扶起來。

  “子房兄要帶我去見誰?”

  “到了你便知曉?!?p>  見張良沒有告訴自己的意思,易承也不再詢問。

  張良起身從一旁的木柜中取出一塊竹簡,然后拿起桌案上的毛筆在上面寫了些東西,又將竹簡端正地放在了案幾上,易承看不到內(nèi)容,不過想必是張良留給張蕤的行蹤消息。

  “院外有馬車,你隨吾來。”張良吩咐,易承點了點頭,下了床,跟著張良朝外面走。

  推開院門,外面的陽光有些刺眼,易承適應了一會,這才發(fā)現(xiàn)此處竟是一處裝修十分精致的大戶人家院落。

  院落很大,長寬四丈有余,周邊有花壇假山,其中花草繁茂,只是道路上的枯葉很多,看起來許久未曾有人打掃。

  這種規(guī)模和樣式的建筑,不像是在荒郊野外,倒是像在城中的樣子,難道自己并未被他們綁出城,而是還在臨淄城里?

  跟著張良來到宅院的東南角,那里有一處馬棚,馬棚外停著一輛有些破舊的紅漆木馬車,張良將馬牽出來,系好拉車的繩套然后對易承道:“上車吧,路上還請荊兄弟莫要有逃走的心思,否則后果難料。”

  易承點點頭,他現(xiàn)在也確實沒想過逃跑,甚至還有些期待張良帶他要見的人究竟是誰。

  秦伶?鐘無艷?淳嘗芳?還是甘羅甘茂?

  馬車駛出府邸大門,透過馬車的車窗,易承果然看到了熟悉的街道,這應該是臨淄城西北城墻根下的居民區(qū),沒想到張良居然在這里還有一處居所。

  馬車很快便出了城,張良坐在車轅上架著馬車一路疾馳,易承看到車窗外的農(nóng)田快速地向后倒去。

  “這是要去哪?”易承問道。

  “蘭陵縣?!睆埩贾苯哟鸬馈?p>  蘭陵縣...易承默默念叨了一遍,蘭陵縣是距離臨淄城不過三十里的一處屬縣,曾是魯國的次室亭,因其地南靠蘭陵山,因此得名蘭陵。

  這是個很小的縣邑,易承細細思索了一番也想不起來什么人會在這里。

  因為此處是齊國國都,所以馳道完善,一路上道路通暢,只行駛了小半日的時間,不到午時,馬車就駛到了蘭陵縣主縣的大道上。

  蘭陵縣雖然是個小縣邑,不過畢竟地靠臨淄,商業(yè)也算繁華,主街道兩旁,還有不少糧店布店。

  張良駕著馬車穿過了蘭陵縣的主干道,繼續(xù)朝前行駛,轉(zhuǎn)過幾個岔路,竟然駛?cè)肓艘粭l進山的道路。

  “這是要去哪?”易承看著漸漸開始爬坡的山道問道。

  “到了此處,你還不知道吾要帶你見誰?”張良的嘴角微微翹起,轉(zhuǎn)頭打量著被拴在車窗前的易承輕笑道。

  易承仔細想了想,覺得自己確實沒有來過這里,遂搖了搖頭。

  張良也不再說話,只是轉(zhuǎn)過頭去,繼續(xù)安心駕車。

  山道不算崎嶇,此處的山路也如同當年驪山宮的山道一般,被人修繕的十分平坦,馬車盤繞著上山,又行駛了小半個時辰,馬車就停在了一處修建在山中的府邸大門前。

  “到了?!睆埩汲谅暤馈?p>  透過馬車車窗,易承就看到一座樣式古樸的府邸大門橫亙在面前的山腰上,門匾上寫著‘問道廬’三個大字,大門兩側(cè)蒼松翠柏,石階上也有青苔的印痕,看起來頗有種世外隱居之地的感覺。

  張良先接易承下馬,然后又將馬繩拴在大門外的套馬轅木上,這才走到府邸門前,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叩響大門上的銅環(huán)栓。

  “咚咚咚”,幾聲之后,大門便很快被打開,一名四五十歲年紀身穿灰色素袍儒服,頭戴青色管家帽模樣的老者在門后露出了身影。

  這老者開門一看到張良,眉眼竟是笑的擠到一起。

  “子房先生!”老者笑道。

  “張叔,許久未見?!睆埩甲隽艘灰?。

  “哎呀,子房先生有小半年未曾來府上了吧,老爺平日里經(jīng)常念叨子房,如今子房先生來了,老爺想必也甚為歡喜?!?p>  張良慨然道:“這半年多來良多在外走動,確實不曾拜謁老師,說來慚愧,此次前來,還是因為有事叨擾?!?p>  老管家笑著點頭道:“無妨無妨,你能來就是好事,門外不便,有事進來說吧?!闭f著,他又看了一眼張良身后的易承問道:“這位是...”

  “這位乃是吾帶來要見師尊的客人?!?p>  老管家看了看易承手上和腳上綁著的繩子,瞇了瞇眼睛,這才道:“來即是客,請隨老仆進府。”

  易承很好奇究竟是誰能在這種山地修建如此巨大的府邸,而且從方才的對話中,這座府邸的主人竟是張良的師傅。

  難道是黃石公?

  歷史上對黃石公的記載大多語焉不詳,各種神話傳說頻出,而且易承活了這幾輩子,從未聽說過黃石公的名諱,更沒有與之有什么交集,張良怎么會帶他見這個人?

  帶著滿心的疑惑,易承已經(jīng)跟著張良和老管家穿過了府邸的前堂,進入到了府邸的后宅,后宅處有一片竹林,在翠竹掩映中有一座竹制的閣樓聳立在不遠處。

  “老爺今天還在書房整理古卷,這陣子老爺經(jīng)常在書齋中一待就是一整日,時常長吁短嘆,感慨時日無多,待會張良先生見到老爺,老仆還希望先生能勸勸老爺,莫要這般辛苦。”在走到一處竹林環(huán)繞的雅居前,老管家瞅著張良鄭重地說道。

  “嗯?!睆埩悸犅?,微微頷首道:“張叔一心為師尊所慮,吾乃知曉,待會見到師尊,自會盡到學生本分?!?p>  聽到張良答應,老管家這才點點頭,然后走到竹屋前面,輕敲房門,對著里面喊道:“老爺,張良先生和一位小友前來求見?!?p>  片刻,一個系著青絲帶身穿青衣的年輕人便推開了竹屋的房門,朝著張良和易承道:“師尊準你們進來?!?p>  見到師尊同意,張良和易承便一起踏上了竹制閣樓的階梯,走進了面前這棟竹屋。

  剛一進屋,易承就被面前堆積如山的紙質(zhì)書籍震驚了一番,竹屋從外面看雖然不是很大,可里面卻別有洞天,整間屋子的四面全都擺著高高的書架,在那些書架上,擺著滿滿紙質(zhì)的書籍,目及之處,不下上百本,頗有些后世圖書館的感覺。

  “子房來了。”一個蒼老的聲音從房間中的一扇屏風后面?zhèn)鱽怼?p>  而后,易承就看到一個面容十分熟悉的老者,在一名年輕人的攙扶下緩緩從屏風后走了出來。

吾御

因為成績的關系,拖更許久,如果不能完本,終究是個遺憾,所以下定決心,一定要將本書完本才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