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卿合捂嘴笑了起來,道:“母親也說過,女孩未出閣的時候風(fēng)花雪月,出閣后,迎面砸來一堆事兒,哪還有心情怡樂?”
霍玉嬌暗暗翻了個白眼,這是母親說你的話吧!你與弟弟整日彈琴作詩,下棋作畫,后宅全靠母親管著,你倒是活的自在逍遙。
秦眉壽撇嘴道:“我們哪有你的好福氣,管著府里一攤事兒,上面有婆母壓著,左右還有妯娌要拉攏,下頭一群孩子鬧騰,唉!風(fēng)花雪月不敢想??!”
霍玉嬌不愿說這個話題,便問弟妹怎么沒把明安帶來,難得吳家別院宴客,以后還不知能不能進(jìn)來玩呢!
謝卿合便說明安回府去了,說是府中選了人給她相看。
“呀!明安妹妹今年幾歲?相看的什么人家?”秦眉壽問。
謝卿合氣餒道:“唉!明安妹妹多好的人兒,偏偏因在宮中伺候......放出宮,年紀(jì)過了,能選什么人家?這次說是寒門子弟,因苦讀誤了婚期,還不是沒錢,娶不上媳婦的?!?p> “上次相看的是個鰥夫,這次......明安妹妹似是......不甚滿意?!?p> 程欣妍突然福至心靈,道:“你們可知道華彥先生?華彥先生也是誤了婚期,不過,卻不是寒門子弟能比的,若是明安妹妹不嫌棄,我倒是愿意做個媒人?!?p> 眾人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又開始說起保媒的規(guī)矩來,話題扯著扯著就跑遠(yuǎn)了,說起了聘禮,嫁妝,又扯到了兒女身上,女人說起孩子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日子一晃到了臘月二十,皇上封了筆,衙門封印不再辦公,各府忙著送年禮,攀交情。程欣妍帶著孩子回了國公府準(zhǔn)備過年。
王氏拿著禮單讓她看,“東平老王妃差人送了年禮來,論理,我是小輩,又帶著大妹妹管家,該添上兩成回禮,可......夫人特意讓藍(lán)嬤嬤給我送了禮單來,你瞧瞧,是不是太......”
“哈!”程欣妍被石夫人氣笑了,“太過了是吧!這哪是回禮?送禮求事的也不至于如此吧!”
王氏便指著單子上,孔雀織金的料子道:“這個是大妹妹的陪嫁,怎么夫人要送給老太妃?”
程欣妍眼睛仔細(xì)看了一遍單子,說:“孔雀織金的料子,兩張玄狐皮子,軟紅綃紗,芙蓉玉雕花擺件,都是大妹妹嫁妝里的好東西,她怎么舍得?”
那芙蓉玉擺件名為桃花塢,是極難得的好東西,即便放在宮里也是珍品。上一世這件桃花塢在吳玟死后,她的女兒帶了回來,整日對著擺件與石夫人一起睹物思人。
哈!我重生改了一些事情,也不至于錯的離譜吧!夫人最疼愛女兒,卻舍得把女兒嫁妝里的好東西送人?是不是哪里不對??!
王氏又道:“你看后面,一方端硯是國公爺庫里的,一方蘭花澄泥硯是國公爺說,湖兒進(jìn)學(xué)了,賞給湖兒的。我怕湖兒毛毛躁躁打碎了,一直放在庫里沒拿出來?!?p> 程欣妍嘴角抽了抽,吳璔苦讀了這么多年,號稱最得國公爺喜歡,愛讀書的好兒子,竟然連個硯臺角都沒賞過他。
“這份單子......大嫂??!我是管事丫鬟拿鑰匙,聽差不管事兒。你是有婆母的管家奶奶,管事不越權(quán)。把單子給國公爺過目吧!”程欣妍心說,你找我來看什么,我也做不得主?。?p> 王氏氣的跺腳,卻不敢去找國公爺說,又差人請來吳玟,把單子給吳玟看。
吳玟看過后,愣了半晌沒反應(yīng),還是薛嬤嬤拉了拉她的衣袖,吳玟才回過神,眼睛含著淚花,氣的雙手直哆嗦。
嘖嘖!程欣妍心道,你喊吳玟來做什么?這位除了會生氣,能有什么法子?
“母親怎么能這么對我?”吳玟捂著臉哭了起來。
程欣妍彈了一下裙子,站起身道:“要不......還是請老爺示下吧!”
吳玟紅著眼睛點頭,王氏這才差了齊嬤嬤去外書房尋國公爺。
定國公拿著禮單,怒氣沖沖的去了榮恩院,進(jìn)屋看見起身迎他的石氏,一巴掌扇在了石氏臉上,把單子摔在了地上。
“你打量我不知道?我去南邊抗倭,你就跟穆家的老太妃勾搭上了,玟兒出生后,你仿佛失心瘋了一般,把府里搬空了往東平王府送,你說,穆家的老婆子抓著你什么把柄了?”
石氏哆嗦著不敢說話,低著頭讓人看不到她受驚后發(fā)白的臉色。藍(lán)嬤嬤端著茶碗進(jìn)來,悄悄放在廳上,剛想退出去,又站住了,走到香爐前點上夫人平時舍不得用的香料,小心撇了國公爺一眼,無聲無息的退了出去。
“你不說也沒關(guān)系,我派人去查,別讓我知道你做了什么齷齪事......哼!為了子女,我不能休了你,但,你這般年紀(jì),也該活夠了,早早去了,也能讓子女省心。”
吳岱山眼神冰冷,他少年時與石氏相識,定親后偶有來往,眼前的石氏與他記憶中的石云婉判若兩人。
石氏癱坐在地,眼神渙散,不知是在看哪里,也不知她在想什么。
吳岱山厭惡的說:“以后后宅的事情,你不許插手,好好的在榮恩院待著?!?p> 吳岱山立刻后,讓人看守榮恩院大門,榮恩院都靜的仿佛沒住人一般。
藍(lán)嬤嬤進(jìn)屋扶起了癱軟在地的夫人,伺候夫人躺下歇息,她才退出來,從小角門出了院子,一路小跑去尋齊嬤嬤說話了。
國公爺要弄死夫人?。∵@事兒......夫人死了她一家子人怎么活?她是榮恩院的下人生死就在國公爺一念間,能救她的只有面軟心慈的大奶奶。
國公爺住在沐恩院,不知從哪弄了一個年輕女人來,伺候在沐恩院給國公爺做了通房。
石氏病著,年夜宴上便是王氏帶著大家守夜。
初一忙著祭祖,午飯給源兒吃了長壽面,匆忙讓源兒抓了周,府里派了賞錢,王氏讓大廚房做了長壽面和點心,往族里送了一圈,算是給源兒過周歲了。
國公府沒有要回門的女兒,初二,程欣妍自發(fā)自覺的帶孩子回了娘家。吳珅自然帶著王氏回了娘家。吳岱山十萬個不愿意,還是問了石氏,要不要回娘家去看看。
石氏自從父母離世后,幾乎過年沒回去娘家過。今年也是一樣,嫂子來說教了她一通,她心里的氣還沒消,回去娘家做什么?
保敬侯府沒有一個人愿意讓石氏回來,自從石氏傳出惡婆婆的名聲,對石家的女兒影響頗大,本來議親的女孩因石氏被人百般挑剔,甚至好好的親事,因石氏的緣故給攪黃了。
吳璔不在家,程欣妍帶著孩子在娘家住了一日。哥哥帶著嫂子回娘家去了,她不住一日,見不到嫂子的面了。
王氏把湖兒,濂兒留在了王家。正月里各家宴會不斷,王氏忙的焦頭爛額,直到正月十五才得歇口氣,讓吳珅把孩子接了回來,晚上一起過元宵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