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州平除了告知崔超、趙普他們關(guān)于盧植可能將出任冀州牧的消息。
還談到了趙普在京城的名聲。
盧植在回京述職后,在多個場合提及趙普深謀遠(yuǎn)慮,料事如神。并將他是如何幫崔氏安平義軍屢次獲勝編成故事,在京師廣為傳唱。
在一次給太學(xué)生講學(xué)時,還透露趙普識人斷才可比許劭,如果哪日他來了京城,你們可找他給出評語,定然分毫不差。
經(jīng)過盧植有計劃,刻意的宣揚(yáng),趙普最近在洛中一帶的熱度一時無二。
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的世家子袁紹在京師廣交豪杰,收攬人心,儼然年輕士人的領(lǐng)袖,論京中人士談?wù)摰臒岫榷疾荒芡漤棻场?p> 事跡傳入宮中,連漢靈帝都想要見見被盧植如此推崇的人到底是什么樣。
拋開盧植有計劃的宣揚(yáng),作為主人公的趙普,的確也足夠引人側(cè)目。
提前判斷不日張角必反,戰(zhàn)亂將波及七州二十八郡。讓崔氏及早開倉賑濟(jì)百姓招募鄉(xiāng)勇,在漫天黃潮中,得保安平蠡吾不失。而后,發(fā)掘高覽,建議重用,使崔超得一員悍將。
蠡吾保衛(wèi)戰(zhàn)提議夜襲敵營取得平叛的第一次大勝。
巨鹿之戰(zhàn),押注盧植必勝。果斷提議突襲廣宗斷去張角后路,致使張氏兄弟無路可逃,最終敗亡冀北。
然后,推選郭典、劉備,認(rèn)定兩個必可擊敗張寶,最后果然大獲全勝。
等等一系列建議,判斷之準(zhǔn),識人之明,堪稱“神人”并不為過。
連崔州平隨意提及自己師從趙普,學(xué)習(xí)音律,在在眾多郎官之中都備受推崇。
趙普不知由此帶來的名聲是好是壞,但覺得盧植多少有點操之過急了。
歷史上的盧植因為被誣陷,沉寂了一段時間。即便因為皇甫嵩力保,最后官復(fù)尚書,但聲望和影響力大不如前了。
此次平叛,因為趙普不聲不響冒充黃巾軍,殺掉了左豐。
平定黃巾軍盧植功勞最大。朝廷封賞是其次,他的個人聲望達(dá)到頂峰這點肯定是無疑的。
以盧植想要匡扶天下的志向,或許,他想要借此做出些大事來,而這大事就需要趙普這個臂助,所以他才提前造聲勢。
這個大事趙普猜想大概率是誅宦。
但他認(rèn)為誅宦暫時是不可行的。他作為后世人,顯然對于靈帝的德性看得最清楚,他就是生前透支大漢生命,貪圖享樂,死后不管洪水滔天的昏君。
誅宦等同于殺掉幫他聚攏財富,供他玩樂的臂膀,他怎么可能會同意?
“安定怎么看完信心情反倒沉重了?”崔超有些不解,“難不成還真是被名聲所累?”
趙普嘆了口氣,他不知道聲名著于京華是好是壞。但還不至于為此憂心,而是想到洛中那位深宮中的帝王。
任何時代想要改變大勢,扭轉(zhuǎn)時局,其實都挺難的。
比如這漢靈帝,即便是他是個好皇帝,想要勵精圖治??伤^位太早,大權(quán)俱在宦官之手,如果不是和曹節(jié)等人沆瀣一氣。
可能又是一個早夭的帝王。
退一步講,他成年后突然醒悟,想要盡心治理天下,成就百世基業(yè)。
想要收攏權(quán)力就要依仗外戚,除非這個外戚是霍光,否則又是宦官外戚二人傳。但現(xiàn)在外戚是何進(jìn),歷史證明他完全靠不住。
這就是個人在歷史大潮中的無奈之處,哪怕你是皇帝。
但是勵精圖治難,揮霍享樂那就太簡單了。這也正是那些中常侍們樂于見到的。
這樣的皇帝才會讓他們掌大權(quán),論濟(jì)世安邦,開疆拓土,這些太監(jiān)們一無用處。但幫助皇帝及時行樂他們的專長。
這點無論外戚,還是士人那根本是望塵莫及。
趙普到了這個時代,想要逆轉(zhuǎn)局勢,那是何其之難,所以,他才會臉色越來越難看。
而且,如果沒有意外,這個冬天,涼州就該反了。
“普是想到我們?nèi)绱私吡Π捕ǖ胤剑R將軍親力親為做救火州牧,可京城的圣上,或許隨便一個舉動,我們可就前功盡棄了?!?p> 這話原是不假,但說出來就有大逆不道的意思。
崔超臉色嚴(yán)肅道:“這屋里就我們?nèi)诉€好,這話我們聽聽也就罷了。以后可切莫再提,若是被小人所知,別說你一個郡丞,就是三公那也得掉腦袋?!?p> 趙普本是吐槽宣泄一下情緒,說完也意識到有些不妥,如果這時有個小吏在,捅了出去,那他真就只能亡命三國了。
還談什么扶大廈于將傾!
此刻當(dāng)真不比后世,因為議論時政,抨擊朝廷而被定罪的天下名士海了去了。
他趙普此刻算得了什么?
“是我一時糊涂了?!壁w普拱手道。
自今天起,趙普便開始就職他不太樂意的郡丞,每日安排趙云閱讀典籍。可不用想他也知道,那小子從他一出門就悄悄溜走了。
好在,趙云總還給他留了一些臉面,他晚上總還會裝模裝樣一下。
隨著時間推進(jìn),京師那邊陸陸續(xù)續(xù)傳來消息。
朝廷對平亂功臣冊封蓋棺論定。
盧植此次封左車騎將軍,定鄉(xiāng)侯,領(lǐng)冀州牧,是為最大功臣?;矢︶苑庥臆囼T將軍,槐里侯,南陽太守。
朱儁比他們功勞稍小,未領(lǐng)將軍職位,封錢塘侯,河內(nèi)太守。
除了三大功臣之外,各地參與平叛的義軍,也都有封賞。且都早于盧植等人,只是漢時畢竟通訊不便,現(xiàn)在才傳及各州郡。
崔超等人不提。
劉備因破張寶有功,被盧植表奏為九江太守。
曹操獲封濟(jì)南相。
在淮、泗等地募集鄉(xiāng)勇的孫堅,先后跟隨皇甫嵩和朱儁平叛,被封別部司馬。
這三人俱是漢末風(fēng)云人物,三國的奠基之人,都隨著黃巾之亂活躍于歷史舞臺。
此刻,除了趙普怕是都想不到,任他袁紹四世三公,大將軍何進(jìn)權(quán)勢熏天,都不及這三人是開創(chuàng)時代的天命之人。
只是趙普眼下還無暇想太久遠(yuǎn)的事??へ┑墓ぷ鳜嵥槊β?,加之多事之秋,各縣鄉(xiāng)里可謂事故頻發(fā)。鄉(xiāng)里無法解決就傳達(dá)到縣令、縣長(大戶縣為縣令,小戶縣為縣長),他們也無力解決的話,就全部積壓在趙普這里。
其實論及解決這些民生問題,各縣鄉(xiāng)里之間的矛盾。趙普是遠(yuǎn)不及李博的。
李博人情世故通達(dá),而且大戶出身卻家道中落,過得其實是寒門生活,因此對大戶寒門之間的爭執(zhí),可謂理解通透。
趙普不得已常常請他幫忙解決,非是如此,他這郡丞一天跑斷腿,也忙不完涉及十多縣的事務(wù)。
不覺間冬天到了,朝廷冊封的冀州牧也自京師前來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