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后拖著疲乏的身軀,卻滿懷將要修煉的興奮,回后宮歇息。
花雨重回御書房,這一朝宰相之職,不僅僅是權(quán)力,還是責(zé)任和束縛。
萬萬黎民生死福祉,皆在他一人之手,朝政之事,幾乎牽扯住了他所有精力。
看著又堆起來的一摞摞奏章,花雨不禁皺眉。
看來,得趕緊物色輔政之臣了,否則,終日陷于這朝政之事,修煉必會被拖下。
“來人!”
“宰相大人!”
“我欲重開科舉,為朝取士,不限門第,你去告訴三公一聲。”
“是!”
有三公造勢,重開科舉不難,但是,花云今日帶來的消息,也需早作準(zhǔn)備。
“傳令東征軍隊(duì),東征已畢,只需留下邊軍駐守,所有校尉以上將領(lǐng),回朝論功行賞?!?p> “是!”
明亮的燭燈之下,花雨提起精神,認(rèn)真批閱每一份奏章。
翌日早朝,三公聯(lián)袂請奏:為穩(wěn)朝綱,理治山河,請開科舉取士,以充國朝之人才。
如今這朝堂,乃是花雨的一言堂,不服的,早已被清理出去。
今日有三公請奏,花雨點(diǎn)頭,眾臣自然表示全力支持。
取士之責(zé),也順理成章落在了三公身上。
只不過,三公只領(lǐng)其名,不管其事?!?p> 真正掌管此事的,卻是被花雨從慈航靜齋要來的師妃暄。
慈航靜齋輔佐李世民的謀劃,出師未捷身先死。
花雨要師妃暄入朝為官,也正合劍谷心意,自然也是大力支持。
一月后,東征諸將歸朝,花雨率神弩軍于東城門相迎。
本有些心思的將領(lǐng),見了這擺明強(qiáng)勢示威的陣仗,也不由將心思咽了下去。
“諸位將軍為我大隋開疆拓土,乃是我大隋的大功臣。
陛下雖不幸罹難,但諸位的功勞,大隋永不會忘記。
今日,本相便代表大隋,為東征之將士,論功行賞!”
“謝宰相大人!”
數(shù)百將領(lǐng),升職的升職,進(jìn)爵的進(jìn)爵。
其中,李伊道更是被明目張膽地重點(diǎn)偏愛,連升五級。
封正四品上“上都護(hù)府副都護(hù)”,掌軍五萬,與李世民共鎮(zhèn)都城長安。
封賞過后,大量實(shí)權(quán)將軍被卸去兵權(quán),歸入武散官。
東征大帥魚俱羅封輔國大將軍,賜入殿議政,暫掌兵部。
有這位老將軍掌管兵事,一些將領(lǐng)的心思也輕易被消弭。
又三月,北部邊境烽煙未熄,大隋境內(nèi)卻逐漸有謠言傳出:
大隋宰相花雨竊王朝權(quán)柄,有不臣之心。
此謠言傳入花雨耳中,花雨只是莫名一笑,吩咐道:
“不要阻止,可以幫他們傳得更曲折離奇一點(diǎn)?!?p> “是!”
在此之際,花雨穩(wěn)坐皇宮之內(nèi)。
日夜批閱奏章,梳理朝政,愈加得心應(yīng)手。
科舉所取三千士子,皆為宰相門生,分封十九州三百余縣,以小吏之身而報(bào)效天下。
有花雨坐鎮(zhèn),巡檢衛(wèi)安民,朝廷百官、州縣吏員施政地方。
各地宗派世家隱然不出,大隋朝廷之勢逐漸凝聚、壯大。
寒來暑往,一載時(shí)光,已是匆匆而過。
御書房中,年歲二十一的花雨,略顯清秀的臉龐上也蓄起了短須。
近兩載掌朝綱、理政事,讓他的心境打磨地更加圓融。
深沉如海的眼神直直能透入人的心底,一身威嚴(yán)氣勢,讓整個(gè)御書房都充滿了肅穆之感。
“宰相大人?!?p> 一道聽在耳中,便已感覺到發(fā)聲之人的青春活力和喜悅輕松之情的聲音傳來。
花雨抬首望去,臉上浮現(xiàn)笑容,房中的威嚴(yán)肅穆之感頓如冰雪笑容,變得輕松起來。
“琬晶,娘娘,你們怎么來了?”
一位面容極美,帶著幾分清貴高傲的年輕女子走了進(jìn)來。
她臉上帶著隨意的笑容,掃了掃花雨面前案幾上一兩尺高的奏章。
挽著穿了一身清閑錦衣的蕭皇后,走到花雨面前。
撇了撇嘴,道:
“真沒意思,你整天不是批閱奏章,就是處理朝事,悶都悶死了,難怪老的那么快?!?p> 一旁笑盈盈的蕭皇后,頓時(shí)輕拍了下她的手,還妙目風(fēng)情地微瞪了她一眼。
她立時(shí)翻個(gè)白眼,扭過頭,不屑地道:
“琬晶就知道,只要一說小雨子你就護(hù)他,哼?!?p> 蕭皇后明眸微移,眼神滑向其他地方。
面上升起淡淡紅暈,輕輕一扭這琬晶的胳膊。
“你這死丫頭,什么都敢胡說?!?p> 花雨也不由眼神微微漂移了一下,隨即故作怒樣,看著琬晶斥道:
“你再這樣口無遮攔,我就讓美仙把你帶回琉球。
咳咳,娘娘,她一向天真爛漫,滿嘴胡說八道,還望你不要介意?!?p> 單琬晶不由更是翻起了白眼,滿眼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