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悠悠長青

第十八章 郎下明月幾何知

悠悠長青 牛書三章 2274 2019-11-10 10:15:10

  群臣望向左相,不僅懵逼,還有震驚,說撕破臉就真動手。

  總要考慮一下王上他老人家吧!上次血腥場面和面容,都能回想起來,宛如歷歷在目。

  此刻群臣有些相互對視,還有的把持著神態(tài),老神在在,閉目養(yǎng)神,說白了就是不想趟著渾水。

  左相一脈,眼中傳神,按照昨日對論安排。

  刑部參知杜釀趕忙站出,朗聲道:“臣認為左相大人引經(jīng)據(jù)典,條條在理,若是我國如此行事被他國知曉,也會成天下的笑柄”

  “臣也認為二位大人在理,我郎國自開國以來,一直都是有功封賞,這…”兵部司馬站出說道,可突然發(fā)覺自己剛想需要有不合適,看到左相投來說下去目光,便壯著膽氣開口:“這…王爺寸功未力,又如何服眾?”

  此刻別人或許看不到,方靜的臉上已經(jīng)猙獰到面目全非,恨不得當場斬殺這些人。

  而這些人根本不知道,他們能坐上這些官職,都是牛文一點點積攢起來。

  尤其是兵部司馬,掌管戰(zhàn)馬日常維護,還有北方的戰(zhàn)馬銷路,被左相拿去都是牛文安排的。

  因為牛文太了解左相了,此人貪,但貪的非常有尺度,不拿百姓一絲針線,貪是自己倒蹬的商業(yè)利潤。

  牛文也深知弊端,但真的沒有辦法,前世自己只是個普通人而已,雖是知識大爆炸年代,可誰不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月光族。

  即便在逆天,也只能是在這方世界中一邊學一邊積累,稍有不慎就是萬丈深淵,自己只為了活下去罷了。

  牛文也不回身,對著方靜輕輕搖頭,自己還挺感興趣他們說什么呢!

  “老臣附議,諸位大人所言深合民意啊”一個七老八十的老者站了出來,但這人自然不是左相的人。

  這老者乃是老宗正,掌管郎國皇室人員信息以及重大刪封等。

  牛文聽到聲音后,撤了撤嘴角,第一個念頭就是:這老頭還活著呢?

  自己小時候剛出生還尿過他一身,把這老頭子高興的不得了。

  算算時間,這老頭子也有八十高齡了吧!這時代八十可真了不起。

  但年齡太嚇人了,看來將來還是和靜姐商議個整個退休政策吧,牛文如實想著。

  朝堂上,左相一脈的人差不多站出來了完了,還是有些沒有發(fā)話的,至于如何看出來太簡單了。

  小部分人面如土色,抖如篩糠,一看就知道是不是了。

  牛文沒在聽到任何異聲后,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已經(jīng)思索組織好的語言正要說出來的時候。

  老神在在的右相站出,恭敬朗聲道:“老臣附議”

  這下宛如平地驚雷,右相歷經(jīng)三代,忠君愛民愛國,一直都是歷代王上鐵桿粉絲,任何決定無條件的支持。

  方靜此刻突然冷靜下來了,左相反對有情可原,右相表示不滿,那就值得考慮一番了。

  今日這并肩王無論撤還是留,必須要出個結(jié)果,滿朝文武超過半數(shù)外加兩相,即便靠著王上威壓,恐怕也很難妥協(xié),只不過就怕著身份敗露,從而影響接下來的計劃。

  方靜擔憂的看向牛文,只見他搖頭,眼神中帶著自信,便知心中有數(shù),自己配合好即可,故作怒氣哼聲道:“說!還有誰有附議?”

  堂下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站出來的群臣是真的害怕,王上的雷厲風行以及心狠手辣程度,已經(jīng)領教過了。

  若非觸及原則底線,王上一般都不在意;反之,那恨不得株連九族。

  “講??!剛剛不是挺能講的??!”

  整個大殿內(nèi),回蕩著方靜的怒吼聲。

  “請王上恕罪”群臣趕忙跪地拜倒,有幾個嚇得瑟瑟發(fā)抖,竟然還有腥臭味兒。

  牛文見狀,看著跪地群臣,想到這火候差不多了,自己也該出場了。

  “請王上息怒”牛文朗聲道:“諸位大人對本王不滿可以理解,本王寸功未力何德何能坐著并肩王?在下深感慚愧”

  假裝自己左右思索一翻,對著方靜道:“不如這樣,我和諸位大人打個賭如何?王上做個見證人如何?”

  “你們先起來!”

  “喏…”

  方靜瞅向牛文,這葫蘆到底賣的什么藥???即便自己在不解,但還要面上的演戲還要到位。

  “不知賭什么?孤如何做這個證人?”

  牛文轉(zhuǎn)身面對群臣,朗聲一字一句說道:“一年內(nèi)不動一兵一卒拿下汾州,三年內(nèi)武力吞并秦國”

  “狂妄?。?!”

  “真是年輕不知所謂!!”

  “豎子短見...”

  朝堂謾罵指摘之聲不覺于耳,群臣嗤之以鼻,郎國才多大,說白就是個彈丸之地而已。

  方靜從珠簾外望向牛文,眉頭緊皺,這是不是太夸張了些,一共四年時間侵占一州一國之地,太過緊張了,不說汾洲,秦國乃是坐擁十一州大國。

  郎國哪里敢和秦國同日而語,就連人口基數(shù)都不是同一個層次。

  方靜左思右想也得不到答案,想罷牛文自有打算。

  堂下,右相蕭旭眉頭緊皺,其實真的沒想害牛文,這孩子那日在城門迎接的時候,就已經(jīng)認出來了,無論在如何偽裝也無法改變。

  蕭旭是看著牛文長大的,二人可是有著孺慕之情,慢慢的,到了說話的年紀,更加顯示出才智不凡,不僅學習能力快,有時候還言辭犀利,逐漸地也成為亦師亦友。

  看著自己孩子此刻處在風頭浪尖之上,柳河晝勢大,不可硬抗,若非郎國財政緊緊的攥在手里,指不定郎國早就換姓了,如今正是緊張時刻,兵部權利上的爭奪愈演愈烈。

  柳河晝在兵部肆意妄為,拿捏著軍需司馬,而自己緊握調(diào)遣之權,偌大的兵部被二人爭的死去活來,此刻再出什么幺蛾子,目前手里沒有底牌,若是發(fā)生變故,難免自己捉襟見肘。

  蕭旭思來想去,還是尋求平穩(wěn)之道,扎扎實實的步步為營方為上策。

  柳河晝面帶微笑,看向牛文如看孩子一般,笑著開口道:“并肩王所言為國之心可嘉,但不能好高騖遠,要謹言慎行才是年輕人應該學習的”

  牛文聽罷,也懶得解釋,自信道:“多謝柳相好意,這等功勞是否抵得上并肩王這個稱號?”

  蕭旭搖頭嘆息不已,這孩子怎么還起勁兒呢?正想張口勸導。

  柳河晝突然笑容滿面,那是發(fā)自內(nèi)心奸計得逞的笑,連忙答應道:“當然,此等功勞可謂是驚天動地,別說并肩王,一字并肩王都配得上。”

  朝堂之上嘩然一片,如此一說,間接同意賭注成立。

  方靜雖說沉默不語,內(nèi)心七上八下,見證人不得不做了,但也不是那么好做的,看來是到自己說話的時候了。

  “既然二位同意,那就簽下竹簡文證吧”方靜輕捂額頭,有些無可奈何,自己好來也是一國王上,弄得群臣之間涇渭分明,挫敗感油然而生,這到底真的是父王的決定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